摘 要:历史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充满新鲜感的课程,这是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历史这门课程。对于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等概念,学生并不能完全掌握,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穿插各种辅助性的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以达到精确掌握历史知识的目的。本文通过对课堂中历史故事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教师如何更好地结合故事与课堂,以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历史故事;历史教学;应用
学生们从小便开始听大人们讲关于历史事件的各种故事,但是这些故事中往往包含人们主观的猜测与个人色彩,便知识当成故事来听。直到真正在课堂中接触到这门课程的时候,老师才以一种客观的角度带领学生理解故事中真正的内容,体会历史给人们带来的深刻的感受,体会历史给人们带来的警醒。
一、 历史故事对于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生道路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時期,他们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在各方面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因此在这个阶段所接触到的知识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学史使人明智,历史作为一门由无数大小历史事件构成的学科,历史教学应当把握住中学生思维从具体到抽象过渡这个时期的特征,教师应当科学全面地在教学中穿插适当的历史故事,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知识素养。
(一)历史故事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学习不应当是一件完成任务式的工作,而应当充满了乐趣,应当满足一种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教学目的。但是历史课堂缺乏实践性,因此引入课堂故事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提升课堂乐趣的十分重要的方法。在课堂中,教师通过讲述历史故事的方法,将晦涩难懂的历史理论知识与实际发生过的历史实践联系起来,缩短历史与现实间的差距,让学生有更好的代入感。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阶段,不管是中国古代史还是现代史,抑或是世界史,能精彩讲述的历史故事如天上繁星,数不胜数,特别是诸如“围魏救赵”“三顾茅庐”等成语故事,更是引人入胜,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历史故事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对于学生来说,历史课程中讲述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距较远,大多显得枯燥乏味而且缺少灵活性。但是其涉及的范围又十分广泛,如果教师不能掌握合适的教学方法,就会导致学生只是片面地接受课本中的知识,而无法全面的思考问题。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相关的历史故事,就会将一个个片面的点串接起来形成一条线,最终达到铺开一个面的效果。例如两宋时期的社会特征:民族政权并立,导致这一现象存在的背景——两宋的武装力量薄弱,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和”,这一个面就需要诸多点来连接。从北宋赵匡胤的“黄袍加身”的故事背景到“重文轻武”政策的长期实施,再到南宋爱国将领“岳飞的屈死”。将各种历史知识通过故事的方式串联起来,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历史事件中的联系,自己发现历史背后存在的更深层次的意义,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仅对于历史学科来说是如此,对于任何一门科目来说,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历史故事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往今来有很多名言警句都在告诉我们学习历史对于人生观的培养有着重大的作用。对于现阶段的教育来说,各方面都在大力倡导将学生的知识和思维结合起来教师通过在历史课堂上的教学,让学生学习每一个时代不同的时代特征,让学生理解不同的社会背景,理解当时的社会和人文风情。这些方面的学习,有利于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懂得明辨是非,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也应当选取优秀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从中学习其中优秀的人物(如唐太宗、毛泽东、邓小平、林肯等)优秀品德,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二、 应用历史故事应当注意的原则
历史故事的应用不仅仅只是在课堂上讲一个故事这么简单,为了配合教师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注意历史故事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对于历史课程来说,上课时教师引用的历史故事并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教师首先要确保故事的真实性,如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和真实三国事件的异同,不能将一些虚构的文学作品当真实历史事件讲述,更不能为了教学目的而随意编造故事。否则不但对于课堂教学没有帮助,反而会使得学生记住错误的历史事件,与教学目的截然相反。因此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时,一定要注意故事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做到实事求是,给学生呈现出历史的真实面貌。其次,故事的选择要有趣生动。讲故事本身就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选择故事方面一定要选取有趣的历史故事,不要适得其反。
(二)要注意历史故事的针对性
课堂中的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了教学而服务的,因此在选取历史故事这一方面也要注意有针对性。所选取的历史故事要和课堂内容相关,让学生知道这些东西之间是有关联的,而不是平白无故的讲这个故事。在讲故事的时候要将故事内容和课本知识之间做衔接,从教学目标的角度进行延伸,将课外内容和课本中的知识进行合理恰当的衔接。总之教师在讲故事时一定要注意和课堂的相关性,和课堂内容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更加有质量的教学目标。
三、 课堂中应用历史故事的有效策略
(一)将故事作为引入环节,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讲故事对于课堂引入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学生课间休息之后,在上课最初的时间段内无法很快的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历史故事作为一个有效的导入环节,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面。等到故事讲完的时候,学生的状态也就稳定下来了,可以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在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三国鼎立》这篇课文进行讲解,但是学生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并不熟悉,因此就需要用相关的历史故事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三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社会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述官渡之战的故事来引入课堂。官渡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大破袁军,双方兵力悬殊,但尽管在这样的条件下,曹操还能够战胜,而又因为这次战争,使得袁绍兵败抑郁而死,曹操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最后达到了北方的统一。教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顺便向学生提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少的一方可以战胜人多的一方,这中间可以体现出战争双方怎样的气势和策略,从中又能看出来这两方将领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从而引出正式的课文内容,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共同思考,从而达到打开课堂的效果。
(二)将故事作为延伸课堂的一种手段
历史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多,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单凭书本上的知识远远不能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有时候要学习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时,课本中的事例也不能够全面地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对于教师来说,这方面的知识不好讲解,对于学生来说也并不容易理解。因此就要通过讲述故事的方法将课程内容进行拓展,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课文中的知识点,达到全方位掌握知识的目标。
例如在部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涉及了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三位历史人物。为了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中的作用,更好地了解人物性格,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进行拓展。例如前些年拍摄的关于武则天和唐太宗等的影视剧,例如《隋唐演义》等,让学生了解到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的善用人才。还可以讲述当时开放的社会风情,社会经济高度繁荣,也可以讲述开元盛世的盛大场景,让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唐朝时期的繁荣鼎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唐太宗当时所采取的各方面的措施,让学生明白正是因为这些举措,才能在当时有这样繁荣的景象,让学生记住这些伟大的举措,加深对课本中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三)将历史故事作为课后拓展的一种方式
在学习完一篇课程之后,教师应当让学生对于课程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但是做习题这种方式显得十分生硬,还有可能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收集相关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故事,等到下一次上课的时候请同学给大家分享,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学生在课后也没有放松学习,而且还拓宽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同学们的知识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时,当时的历史背景,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都是课堂中需要了解并掌握的知识点,因此教师便可以将这项任务留给学生,让学生课下去找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在课上分享给同学们,看谁能又快又准地将这一事件讲给大家听。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寻找方向,例如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或者是关天培的英勇事迹。让学生们通过对这些沉重的历史事件的学习,了解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的国情,同时也要了解到当时有那么多伟大的人物为了国家的命运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结语
学习历史,不但要懂得过去发生的事情,更是要将历史中学到的道理用到现实生活中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更好地生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英雄人物抑或平民英雄等身上发生的感人故事让学生铭记历史,奉献当下。应当牢记历史带给我们的使命感,更要将这份使命感与感动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努力成为更加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谭海峰.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青年时代,2015(24):230.
[2]金玲.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2(19).
[3]孙洪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32):80.
[4]李燕琴.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6(6):12.
作者简介:廖小娟,中学一级,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第三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