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霞
[摘 要]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它们之间各具意义,但又有所交集。学校教育改革要求围绕核心素养实现转型,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学校、社会等方面都应有不同的举措。在美术核心素养下,把图像识读与心理学相结合,通过创设相应的情境来进行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走进课堂、走近名画。
[关键词]最后的晚餐;初中美术;名画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5-0018-02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宗教题材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其以圣经为题材,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极为精细,因此被誉为文艺复兴之先河。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这幅作品的深刻含义与审美价值,笔者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年龄特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采用将名画与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展开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天黑请闭眼”,让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带着问题和好奇心加入到游戏中,在游戏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与剖析《最后的晚餐》,从而更为有效地进行教学。
一、营造神秘教学氛围,引起学生好奇,进行初步审美判断
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选择与判断的能力,如果教学内容对学生没有任何的吸引力,那么学生的课堂表现可想而知。美术课程中的欣赏课比较枯燥,而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对于学生而言晦涩难懂,因此教师在上该内容的欣赏课时,可以尝试营造神秘的宗教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通过对名画的解读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宗教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使美术课堂显示充分的活力。在《最后的晚餐》这一课中,教师首先播放宗教音乐,在哀伤深沉的音乐氛围下,按照故事的前后顺序展示一幅幅和耶稣有关的图片。教师适时提出宗教画的定义,接下来说明在宗教画中,最为有名的作品是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然后提出问题:究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称为“最后的晚餐”?如果你是一名画家,将要如何描绘?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接着教师出示多位画家的同题材绘画,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神秘氛围中,开启思考的大门。
二、通过比较,设置层层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细致观察
通过对比,让学生真正了解到《最后的晚餐》这幅作品的伟大之处,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对美的发现与认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美,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效率。在欣赏《最后的晚餐》时,教师可出示在达·芬奇之前别的画家画的《最后的晚餐》,再出示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然后播放一段短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何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如此珍贵,它究竟珍贵在哪里呢?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让学生分析达·芬奇作品与其他作品的异同之处,进而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为下一教学环节埋下伏笔。
三、采用游戏情境教学策略,诱导学生进行深度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分析《最后的晚餐》,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游戏的第一步,可借助时下最流行的“天黑请闭眼”游戏,模拟《最后的晚餐》中的场景,假设耶稣为即将被杀之人,让学生对画中每个人的表情和动作表现进行分析,找出叛徒犹大。游戏深深吸引了学生,同时激起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作品进行了分析讨论和总结,收集到了更多的线索。当教师引领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进行剖析,一层层剥开表象看到真相,学生就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同时也会对达·芬奇的超高画技产生崇敬心理,懂得为何这个作品能成为世界名画。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既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最后的晚餐》中的巧妙设计,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互相发言增进彼此间的协作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整个探究教学的过程符合了新课改的要求,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游戏情境,可以让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最后的晚餐》这一作品的了解,使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图像认识。
四、注重美术表现,培养学生图像识读能力
教师应化繁为简,用图形来说话。排除《最后的晚餐》中的其他因素,回归到图像的本质,就会发现达·芬奇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导演,画面中的每个人,都安排得如此巧妙。我们弱化所有细节,只留下简单的几何图形之后,就会惊讶地发现:《最后的晚餐》里出现了两个明显的三角形,一个是正三角形,一个是斜三角形。这时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不同的三角形分别表现了不同的人不同的心理状态,然后让学生再观察其他的形状。桌子的方形,它的稳定和人物的动态形成对比,一动一静。以很稳定的三角形为中心,两边形成了对比,一边是波涛汹涌,一边是归然不动。画家通过形体的对比,如正与斜、动与静、直与曲等构成了整个画面的戏剧冲突。画家通过几何图形展示出戏剧般的冲突,并为学生完美地呈现出了变化与统一,这正是形式美的法则,也是核心素养中的美术表现。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最后的晚餐》的构图过程中,有效地借助多媒体将复杂的图形逐渐简化成几何形,然后将几何形的《最后的晚餐》展现在学生面前。本来学生觉得特别复杂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就变得简单了很多。教师顺势进行小结,更好地深化美术教学主题,使学生认识到《最后的晚餐》是世界上无可争议的名作,有很多可以学习之处。
五、解析画家的人文理想,深化对文化的理解
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画家表达的人文情感,也可以利用不同时期画家画出的耶稣形象,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最后的晚餐》的画家的审美。学生通过对比知道,当时的达·芬奇克服了怎样的偏见,将耶稣还原为人,把他从神坛上请了下来,这正是达·芬奇的人文理想的体现,达·芬奇在画中关注人的存在,而否定了神的统治地位。教师可以向学生进一步讲解《最后的晚餐》是如何体现出画家的人文思想的,并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漫画的理解。学生通过探究,会发现画中光的不同,通过从窗户照进来的光,展现了耶稣的光明磊落,不像其他作品中的耶稣需借助头顶加光圈的做法,这直接彰显出达·芬奇的人文主义思想。还有通过室内的黯淡与室外的光明、门徒的紧张与耶稣的淡定等形成的对比,展现出达·芬奇的人文精神。学生在倾听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最后的晚餐》的理解。达·芬奇对新事物的强烈感知、永不消退的创造能力、表现美的新方式、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生活态度等都是他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六、进行扩展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也是一个艺术创作的活动,在进行欣赏课时,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创新教学方式,并深入探究作品,了解作品对我们现代人的启示和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的晚餐》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但是学生很难理解那個时期的背景,教师不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最后的晚餐》,然后借助信息技术展现现代人创作的《最后的晚餐》。这样可让学生学习现代人的创新精神,真正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课后扩展。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内不可能有充分的展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可以借助学校的有限条件,充分地利用黑板报、校园橱窗、校园广播等硬件设施,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美术创作活动去中,开启学生学习美术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美术创作任务,充分地体验成功,进而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一节美术欣赏课,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要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在美术核心素养的指导下从某一方面开始进行探究,由点及面,这样才能形成有效课堂。要注重学生现实的变化和实际的获得感,着眼学生实际,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邱健.论达·芬奇与《最后的晚餐》如何决断:基于现象学方法的存在论研究[J]. 艺术探索,2013(4):77-80.
[2] 任东升,郑帆.餐桌上的戏台:《最后的晚餐》流水宴[J]. 世界文化,2015(11):25-27.
[3] 王佳.浅谈中西方绘画美学和哲学的异同:以《最后的晚餐》《韩熙载夜宴图》为例[J].艺术科技, 2014(2):153.
[4] 张乐.论《最后的晚餐》的形象塑造和写实风格[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4(2):109-111.
[5] 俞熔.从《最后的晚餐》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风格的发展与成就[J]. 科技信息,2011(20):268+271.
(责任编辑 柳 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