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雅馨,杜欢欢,席占国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河南省骨科医院 1.功能检查科,2.颈肩腰腿痛二科,河南灵宝 450016)
目前,随着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成熟运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预后得到了大幅改善,其镇痛快、效果好、创伤轻,得到了医患的一致认可[1]。但术后部分患者存在明显的残余疼痛,以腰部为主。本研究采用超声引导关节突关节阻滞治疗PKP术后残余疼痛,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纳入标准:(1)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经PKP术治疗2 d后仍残留明显疼痛,需进行镇痛治疗;(3)术后X线片检查显示椎体高度恢复良好,无明显骨水泥渗漏;(4)无麻醉药、糖皮质激素药物等过敏史。排除标准:(1)脊柱肿瘤、结核、严重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疼痛;(2)严重肥胖、腰部皮肤病等影响穿刺;(3)治疗依从性较差或病历资料不全。本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9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74例PKP术后残余疼痛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关节突关节阻滞治疗。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降钙素、骨化三醇、钙剂等进行规范化抗骨质疏松治疗;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初始剂量为每日400 mg, 每日2次,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必要时可再加服200 mg,连续治疗1周。
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关节突关节阻滞治疗,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垫高约20 cm,保持腰椎适当前屈,保证腰椎不侧屈有利于显示关节突关节间隙及穿刺。根据症状与体征评估选择患者拟阻滞治疗的节段,压痛明显处做皮肤标记,下方距离最近关节突关节作为本次治疗的注射点。超声扫查相应节段并进行腰椎关节突关节定位,再次做皮肤标记点以确定穿刺路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超声纵切或横切图像,均行平面内进针。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再次扫查穿刺关节突关节并将超声探头固定。进针点采用0.5%盐酸利多卡因局麻,22 G腰穿针由后外侧向前内侧进针,直至超声图像下靠近关节突关节面的关节间隙。注入2 mL阻滞液(2%盐酸利多卡因、复方倍他米松、甲钴胺注射液按5∶5∶1配制),注射结束后穿刺点碘伏消毒并按压2 min,一周治疗1次,共治疗1次。
疼痛缓解率:采用VAS评分[2],总分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疼痛改善率=(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100%,于治疗后1 d、3 d、1周评定;McGill疼痛问卷(MPQ)[3]:治疗前后、治疗后1 d、3 d、1周评定,包括PRI、VAS和PPI评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
观察组治疗后1 d、3 d、1周的疼痛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治疗后,MPQ问卷中PRI、VAS和PP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疼痛缓解率比较
表3 两组MPQ问卷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治疗1 d比较bP<0.05,与治疗3 d比较c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PKP术通过可扩张球囊复位骨折,随后注入骨水泥以稳定椎体,恢复椎体高度,骨水泥释放热能还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使得大部分患者的疼痛症状快速缓解,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腰骶部残余疼痛症状,发生率为2% ~ 15%[4]。向醒等[5]认为,PKP术后残余疼痛主要有以下原因:韧带、肌肉、关节突关节等软组织退变;沿脊椎关节突分布着脊神经后支分出的内侧支走行,PKP术中关节突关节囊受外界刺激后可能导致相应肌肉、神经一过性损伤而引起疼痛;关节突、关节囊受机械性刺激后出现无菌性炎症,刺激周围神经末梢而引发疼痛。关节突关节阻滞是治疗腰腿疼痛的重要手段,相比于盲穿,影像学引导定位更佳精准,可使药物获得靶向治疗作用,缩短起效时间[6]。既往腰椎关节突关节阻滞靶点定位主要选择X线或CT引导,但前者受结构重叠的影响且具有放射损害,后者精确性好但辐射大、操作复杂,不能实时显像[7]。因此,本研究在实时超声下进行责任关节突关节穿刺及注射,定位准确且无辐射伤害。本研究治疗后1 d、3 d、1周疼痛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则证实关节突关节阻滞具有快速镇痛的优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MPQ问卷中PRI、VAS和PP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超声引导关节突关节阻滞治疗PKP术后残余疼痛效果更好。本研究阻滞液由盐酸利多卡因、复方倍他米松、甲钴胺注射液组成。其中盐酸利多卡因对疼痛部位产生直接镇痛作用,较药物镇痛更加迅速;复方倍他米松主要降低疼痛部位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神经水肿,对局部无菌性炎症渗出和浸润具有抑制作用[8]。甲钴胺主要起到神经修复及神经营养作用,促进关节突关节周围神经及神经末梢一过性损伤后的修复效果[9]。总之,观察组较对照组具有更快速、良好的镇痛效果,与超声引导下准确的关节突关节定位以及镇痛、抗炎及神经营养药物直达关节突关节间隙发挥快速镇痛、抗炎作用具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