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脉自西向东绵延上千公里后,在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停住了脚步。高山继续往东南延伸,在连接横断山脉的伯舒拉岭地带,察隅河、独龙江、怒江等河流将高山撕开一道道口子,从深山峡谷间奔涌向东。于是,中国西藏东南部呈现出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西藏江南”察隅。
察隅,藏语意为“片状石之地”。这里高山耸立,河谷纵横,密林千里。茶马古道支线——丙(丙中洛)察(察瓦龙)察(察隅)路大部分路段在其境内。察隅,令人惊叹之余更平添了几分向往。
察隅被德姆拉雪山、伯舒拉岭等山脉环绕,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与高原冷空气在此相会,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观。这里平均海拔2800米,最低处海拔仅有600多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垂直落差悬殊,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和山地河谷地貌。
作为茶马古道滇藏线的支线,沿着险峻的怒江峡谷,云南的茶叶经贡山县(丙中洛)、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运送到林芝和拉萨等地。溜索惊险,古道漫漫,马帮将一个个村落串联为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如今,逼仄的悬崖古道不再,滇藏新通道“丙察察线”,受到众多国内外自驾爱好者的追捧。
从察瓦龙乡出发,沿着怒江逆流而上,翻越通顶拉山口,逐渐会看到一座神圣的雪山挺立于天际之间,这就是著名的梅里雪山。这里是西藏察隅县与云南德钦县的交界地带,西坡山脚的甲兴村是距离梅里雪山最近的村庄,随着丙察察线路的贯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开始尝试进入这里。他们不惧艰辛,一路风尘,只为一睹梅里雪山的神奇与甲兴村的静谧。
察隅是藏在深山密林间的诱惑,千百年间,封闭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气候环境,使察隅成为很难抵达的诗和远方。如今,随着省道201线和滇藏新通道的开通,察隅正成为越来越多人能够到达的地方。
察隅河是察隅县的母亲河,它发源于德姆拉雪山,全长295公里。印度洋水汽沿着察隅河一路北上,为察隅带来丰富的降水和温润的气候,在河谷及周边山地形成西藏少有的亚热带气候,因此察隅被称为“西藏的江南”。
以前,察隅神秘的美,令人向往;现在,察隅百转千回的味道,让人痴迷和回味。
同样,依靠地理物产酿制美酒的地方,还有察瓦龙乡的拉卡村。察瓦龙,藏语意为“炎热的峡谷”。这里山高谷深,属于怒江干热河谷地带,这种西藏罕见的气候为仙人掌的生长创造了条件,绵延在峡谷两岸的仙人掌密密簇簇,也为酿制仙人掌果酒提供了野生原材料。
烧一壶清泉水,沏一杯察隅茶,斜倚在院子里,看杯中绿叶沉下又回升,任密林鸟鸣风拂。远处是云卷云舒的淡然,近处是青翠欲滴的苍山,这是察隅最好的打开方式。
(據新华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