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慧教育示范区 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0-06-26 06:26冯安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东城区区域信息化

冯安华

东城区位于首都中轴线东侧,是北京市文物古迹最为密集的区域,集中体现了古都皇城文化与民俗文化的魅力。东城区教育底蕴深厚,拥有一批百年老校名校。在首都“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下,东城区作为“中央政务服务重要承载区、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北京高端服务业重要基地、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区”,正在构筑“两轴一带两园区”的新空间格局。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作为全国首批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智慧教育示范区”,东城区教育近年来推出一系列教育改革特别是信息化建设新举措,在高位平台上更加注重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周玉玲

北京市东城区政协第十四届委员,现任东城区教育委员会主任、东城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多年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教育+”的理念,倡导启动“健康·成长2020工程”和“文化·传承2030工程”等。

记    者:东城区是北京市教育先进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也走在全市的前列。教育行政管理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有示范效应,请介绍东城区在这方面的建设情况。

周玉玲:东城区教育系统已经建成涵盖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直属单位的区域光纤城域网,骨干节点万兆互联,学校节点千兆上联到骨干节点,互联网出口统一管理,总带宽达到8.5G,中小学校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建立了区域行政管理办公平台,实现机关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建立了区域网站集群,实现学校网站统一安全运行保障;建立了区域综合数据汇集机制和管理平台,支持区域教育决策等一系列重大工作;建立了区域视频会议系统,高效、安全、可靠地保障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政令畅通。

在东城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引领下,进一步强化以“数据大脑”为核心的智能化建设,面向教师升级网上教研、网上授课的网络教学空间,面向中小学生完善多方参与、自主学习的网络学习空间。同时,整合国家、市、区三级数字教育资源,方便学生及教师使用。在教育核心数据建设上,对接国家、市、区三级教育平台及数据,全面普及集學习、工作、数据、资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教师、学生个人全息空间。通过区级统一认证平台,实现区域办公、东教书香、数字德育等平台的用户账号一站式登录。平台建设聚焦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学生学习方式创新、教师教学方式创新。为有志开展深入研究的教师提供互相协作与资源获取方面的高端网络支持。

记    者: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互联共享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优势之一。东城区有许多优质的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从不同层面整合这些资源可以增强综合育人效果,这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也与您倡导的“教育+”理念相契合,请介绍这方面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情况。

周玉玲:东城区教委制定了“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遵循“强基础、可持续”“抓生态、精资源”“简管理、优教学”“育创新、促融合”的建设目标,形成了基于市、区、校三级的东城区教育资源生态模式。

一是与市级资源平台开放融合,形成市区共建的工作机制和融合方案。充分利用市级资源种类齐全、来源广泛、体系完备的优势,将市级平台优质的课程提供给区域教师和学生使用。二是实现区域数据标准和人员账号统一。成立东城区基础教育大数据实验室,提出了以资产化管理模式推进全区教育数据建设的信息化发展理念;确立以教育数据资产化管理为核心,以教育大数据应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工作新思路;形成了一套结构清晰、初具规模的综合教育数据资源体系及教育数据的汇聚机制。面对新中高考改革,开展区域统筹、各校协同,完成集学生未来职业能力测试、选班排课、教师及学生管理的新中高考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解决新中高考背景下的初中、高中选科排课难题,效果良好。三是扶植学校按需发展,探索教育信息化新模式。学校在遵循区域数据及人员标准的前提下,为保证学校特色教学理念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对于优质的教学资源,区域进行资金支持及技术保障,将其在区域范围推广。在全区内形成了基于互联网的“双课堂”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课程改革模式及翻转课堂、平板课堂等一批“互联网+”与大数据环境下的有效教与学的模式。

记    者:教师的教学信息化能力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展的“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更说明这一点。据了解,东城区在此期间比较好地开展了线上教学并取得较好的效果,请介绍东城区加强教师信息素养方面的经验与举措。

周玉玲:东城区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方面,针对教师教学信息化能力的提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区域教师发展档案,其内容涵盖教师成长轨迹、业务能力、绩效考评等,为各项目业务系统提供权威、一致、准确的数据支撑,在确保信息隐私与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全方位应用教师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数据,开展教师专业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定期为每位教师推送一份数字化的“绩效发展报告”,为教师反思与总结提供参考。试点探索基于数据的教师“绩效发展报告”与教师发展档案的教师骨干与职称评定、学校年度绩效评定及其他教师相关评价项目,让相关评价更全面、更透明、更智能。二是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专业技能和信息素养。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建立一套能够激发教师主动性的长效培养机制。通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课程教学改革、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等多方面工作,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打造一支精于教学、掌握技术、擅于研究的创新型教师队伍。三是在“十三五”期间东城区启动“在现代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合作研究”项目。鼓励教师从技术手段、课堂形态、课程形态、评价内容等方面,深入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规律。四是为教师发展搭建成长平台。借助东城区的数字资源体系,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东兴杯”评选、“双百”评选、“微课”评选等项目,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展示机会。

记    者:东城区在积极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请结合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展的线上“停课不停学”的经验与问题,谈谈东城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设想。

周玉玲:东城区将继续落实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规划,推动教育现代化。提升大数据支持下的现代教育治理水平,构建“1+7+N”的智慧教育总体框架,即“1”指1个核心——东城教育“数据大脑”,作为东城现代教育治理、智慧决策和应急处置的指挥中枢,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现代治理/精准教学”思维,创新运用教育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构建的人工智能中枢平台,整合汇集实体空间(学校、班级等)、虚拟学习空间与混合学习空间的数据,让数据辅助管理者思考、决策,为智慧决策、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与个性化服务提供数据依据;“7”指基础信息化环境建设工程、教与学变革创新工程、教育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评價与测评工程、未来学习空间建设工程、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工程、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工程等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七大工程;“N”指建设若干所“未来学校”,积极探索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校园中的融合应用,选取有条件、有意愿的学校,建设5~10所“未来学校”,引领区域的智慧教育发展。

探索信息化融合创新教学新模式,围绕基于项目的主动学习、技术支持下的深度学习、突破校园的无边界学习等开展教学实践。开展依托虚拟学习空间与传统课堂的教学创新,破解班级授课制下的因材施教、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实践、项目化教学、STEAM教学等当前教育改革的难点焦点问题,形成“课程、空间、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创新体系,推动智能新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深度应用,加强基于网络的混合式教学。通过网络建立家校合作共育新模式。

依托东城区青少年学院课程体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探索课程体系的重塑,推动特色课程、人工智能课程、跨学科项目课程等的建设,构建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基地,为学生搭建创新作品展示平台。

以教育数据挖掘应用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质健康、学业成绩、德育活动,及教师业务、基础设备设施等数据的互联共享,逐步形成多维度的学生综合电子档案、教师发展电子档案、学校管理数据档案,实现生生有“数字成长报告”、师师有“绩效发展报告”、校校有“管理数据”、科科有“教学数据”,实现教育的多维度评估与决策。

我们希望以东城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形成适用于首都教育信息化发展新模式,构建辐射全市乃至全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典型,为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目标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东城区区域信息化
东城区政协“工会界别委员工作室”正式启用
掀起热潮 学深悟透 奋勇争先 东城区总工会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分区域
大庆市东城区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分析与治理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