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碳纤维在建筑结构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2020-06-26 13:43:12周宏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11期
关键词:涂抹粘贴碳纤维

周宏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321000)

1 引言

在旧城改造等工作得以大范围开展的背景下,建筑结构加固工程得到了广泛施工。面对各种类型的建筑,加固改造难度较大,还要引入新型结构加固技术来保证加固效果。而碳纤维由含碳量超90%的无机高分子纤维构成,具有强度高、质量轻等特点,能够用于代替钢筋进行补强加固。因此,有必要加强碳纤维在建筑结构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从而推动工程加固技术的发展。

2 碳纤维用于结构加固的原理

在建筑结构加固方面,采用碳纤维可以对多种混凝土受力构件进行加固。将碳纤维直接粘贴在构件上,可以发挥约束作用,形成整体受力结构,协同对抗外界作用,促使材料耐压能力得到提高,并且使构件发生破坏的时间得到延缓,达到增强结构抗震性的目标【1】。对抗弯构件进行加固,代替传统钢筋材料能够使构件在小应力条件下部发生开裂问题,应力变大时能够使构件体现出高强度特征,得到整体抗弯能力提升。对抗剪构件进行加固,频繁遭遇剪切作用力,碳纤维能够发挥箍筋作用,避免材料在短时间内受到破坏。从碳纤维应用原理上来看,通过选择合理的黏结材料,能够充分发挥碳纤维和混凝土组合受力作用,促使构件加固补强需求得到满足。如图1 所示,相较于普通的混凝土材料,采用碳纤维增强得到的混凝土性能优异。在对材料施加应力的过程中,采用碳纤维材料可以与混凝土共同承受外界载荷,在OA 阶段使应力(σ)-应变(ε)保持线性关系,结构发生弹性形变。发展至AB 阶段,在外界载荷作用下,材料内部碳纤维被拔出,期间大量能量被吸收,增强了材料韧性,因此可以使材料抗裂性能得到增强。在相同的应变条件下,碳纤维混凝土材料可以承受的最大应力明显得到了提升。因此,应用碳纤维能够使材料裂纹密度得到增加,在抵抗外界冲击时可以避免构件崩溃,促使结构韧性得到增强【2】。

图1 普通混凝土与碳纤维混凝土的应力- 应变曲线图

3 碳纤维在建筑结构加固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3.1 工程概况

针对某废旧建筑进行处理,采用回弹法对建筑各部分结构强度实施检测,发现建筑可以继续使用,但现有条件无法满足抗震性要求,还须利用碳纤维材料进行结构加固施工。根据检测结果可知,建筑主次梁位置混凝土结构应进行补强加固,促使梁柱下部强度等级得到提高【3】。

3.2 技术方案

按照GB 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规定,选择的碳纤维布主要可以划分为Ⅰ和Ⅱ2 个等级,各项力学性指标应符合规格要求,碳纤维布力学性能指标见表1。在市面上,片材重量通常为2 000N/m2(200g/m2)或3 000N/m2(300g/m2),对应的理论厚度分别为0.111m 和0.167m。结合建筑梁宽尺寸,针对350mm 梁,由于无350mm 规格的碳纤维布,还要选择200mm×150mm 碳纤维片材,做到不留空拼接,具体粘贴3 层Ⅰ级建筑碳纤维布。对U 型箍进行粘贴,需要选用200mm 宽碳纤维布,使碳纤维布边到边保持100mm 净间距。在梁顶部位,需要增设150mm 碳纤维压条。

表1 碳纤维布力学性能指标

结合结构加固补强需求,在确定碳纤维布规格后,还要对其净面积进行计算:

式中,Ag为碳纤维布净面积;t为碳纤维布计算厚度;B为碳纤维布的宽度,n为碳纤维布的粘贴层数。

根据相关参数,也可以直接对加固混凝土的碳纤维布用量进行计算:

式中,Acf为材料用量,Rcf为碳纤维布抗拉设计强度,Rf为用于抵抗不足弯矩的钢筋面积。

3.3 加固施工

3.3.1 施工准备

实际在应用碳纤维进行结构加固构成中,需要对各构件受力情况展开分析,确定结构加固施工不会对其他构件产生影响,然后对无关构件进行拆卸。在完成荷载卸除后,可以进行基底处理,保证结构加固质量。发现混凝土出现腐蚀问题,需要将表层混凝土去掉,确认钢筋是否发生锈蚀问题。如果发生锈蚀,需要将锈层铲除。针对混凝土表面,需要通过预处理将空鼓、蜂窝等缺陷清除。如果需要清除的面积较大,应利用环氧砂浆修复。如果结构避免出现裂缝,还要实施全面封闭处理,利用角磨机或砂纸对表面进行打磨,将油渍和杂物清除,保证表面平整、洁净。针对转角位置,需要打磨成圆弧状,利用鼓风机进行表面清理,使表面保持干燥。

3.3.2 底胶涂抹

在完成基底处理后,可以按照3∶1 比例对主剂和固化剂进行混合,完成底胶配置。在实践施工中,需要利用电子秤进行精确计量,保证底胶配置效果。利用电动搅拌机将底胶搅拌均匀后,可以采用滚筒刷在混凝土表面均匀涂抹底胶,固化后,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底胶的使用容易受到温度影响,还应在完成底胶配置后的45min 内完成底胶涂抹,以免因底胶凝固氧化而无法施工。此外,环境湿度也将给施工质量带来影响,还应确保现场相对湿度不超70%。在底胶涂抹阶段,需要同时开展找平作业,发现凹陷位置及时利用修补剂进行处理,如模板接头高差超限位置还应体现修平,以免影响后续施工。

3.3.3 粘贴防护

在碳纤维布粘贴阶段,需要结合技术方案完成碳纤维材料裁剪。实际在粘贴时,需要提前完成黏结剂的配制,然后在混凝土表面涂抹,厚度应超出底胶层厚,至少为2mm,避免出现漏涂问题。利用刮板进行刮涂操作,能够保证胶均匀分布。

针对碳纤维边缘,应适当增加涂抹量,如搭接位置和拐角位置。针对混凝土方柱,需要采用缠绕方式粘贴,从上方开始向下缠绕,保证材料均匀粘贴,使柱的荷载能力得到提高。在正截面构件上粘贴碳纤维布,应保证粘接材料得到正确组合。按照施工规范,材料沿着纤维方向的粘贴长度至少应达到200mm,搭接长至少达到100mm。粘贴后,需要利用滚压工具进行表面处理,使材料内部的气泡得到去除,并保证碳纤维与黏结剂接触充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需要完成多层碳纤维材料的粘贴,还要确保每层材料干燥后才能进行下一层材料粘贴。完成碳纤维材料粘贴后,需要按照规定养护,在提升材料耐久性的同时,避免加固后的构件发生损坏。结合这一目标,需要在外部涂抹水泥砂浆,选用防火防护涂料。

3.4 注意事项

在结构加固工程中应用碳纤维材料,为保证结构加固效果,需要在各道工序完成后进行质量验收,对各道工序参数进行准确、详细记录,以便发现问题后能够参照相关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在整个过程中,重点需要加强碳纤维材料质量和粘贴质量管控。在粘贴前,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材料检测,确保材料力学性能达到要求,保证材料质量合格。在粘贴后,可利用小锤敲击方式确定粘贴质量,发现局部不牢固还要采用针管对黏结剂进行注射。如果检测发现粘贴面积未能达到90%以上,说明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施工。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结构加固工程中,应用碳纤维材料能够使构件抗弯性能、承力性能等各种性能得到提升,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固性。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应结合建筑结构加固需求提出合理技术方案,并加强各道工序施工管理,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猜你喜欢
涂抹粘贴碳纤维
帖脸谱
《猫头鹰》小粘贴
一种碳纤维加固用浸渍胶的研究
上海建材(2019年4期)2019-05-21 03:13:02
A ski trip to Japan
涂抹
延河(2018年6期)2018-06-11 07:34:16
HP-RTM碳纤维复合材料中通道加强板研究
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及其在飞机上的应用
What Would I Change It To
鸡蛋清巧贴吸盘挂钩
女士(2017年10期)2017-11-01 08:16:12
巧贴吸盘挂钩
伴侣(2017年6期)2017-06-07 08: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