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卓,屠蕾
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上海 长宁 200051
早产是导致早产儿死亡最常见的原因,被认为是一个国家主要健康指标之一[1-2],与足月出生的婴儿相比,早产儿发生神经和发育障碍的风险更高[3]。此外,早产儿在早期发育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神经感觉障碍和发育迟缓,并一直持续到学龄期[4],因此,制定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早产儿远期生存率以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家长参与早产儿护理的早期干预已被证实能成功地支持早产儿的发育。已有研究将母亲的声音或轻音乐作为维持早产儿健康发育的工具和媒介[5]。另有研究表明,母亲声音可降低早产儿心率,稳定生理指标,达到良好的生长状态,可加快早产儿的喂养进程,促进其生长发育[6]。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母亲声音干预对早产儿临床结局的影响,为改善早产儿生长发育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2~11 月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 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胎龄小于37周,或体质量1 500~2 500 g的早产儿;(2)两耳听力筛查均通过;(3)静脉穿刺或足跟采血前未接受镇痛镇静治疗者;(4)生命体征稳定无其他严重疾病。排除标准:(1)有严重先天性疾病者;(2)存在呼吸障碍等严重疾病者;(3)感知能力异常或对疼痛刺激无反应者。早产儿母亲入选标准:无其他传染性疾病,无声音嘶哑。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所有早产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早产儿的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生后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 1。
表1 两组早产儿的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早产儿的一般资料比较
例数40 40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χ2值P值男/女(例)23/17 25/15 0.208 0.648胎龄(周)32.9±1.6 33.4±1.7 1.355 0.179出生体质量(g)2 110.23±684.52 2 201.98±698.32 0.593 0.555 Apgar评分8.1±1.0 8.2±1.1 0.425 0.672
1.2 方法 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安置于暖箱、持续心电监护、体温护理、体位支持和营养管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母亲声音干预,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方法准备母亲声音[7-9],包括事先在安静环境下录制好母亲的安慰性话语或歌曲并做好记录。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早产儿静脉穿刺不同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变化,足跟釆血过程中早产儿急性疼痛评估量表(NIAPAS)评分[10]及喂养方面的差异。
1.3.1 血氧饱和度和心率 在早产儿不哭闹且处于良好生理状态下接受静脉穿刺,操作前以50分贝以内的音量播放录制好的母亲声音,密切观察并记录穿刺前、穿刺中、穿刺后30 s、1 min、2 min 和 5 min 两组早产儿的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变化。
1.3.2 疼痛评估 采用NIAPAS评分表对早产儿在足跟釆血前、釆血中及釆血后2 min进行疼痛评估。
1.3.3 喂养情况 (1)在开始经口喂养、实现全口喂养两个时间点观察并记录经口摄入量、所用时间和吸吮次数,计算喂养效率(平均每分钟摄入奶量)和吸吮频率(平均每分钟吸吮次数)。(2)体质量:由责任护士每天记录两组早产儿的体质量,记录开始经口喂养和实现全口喂养时的体质量及恢复至出生体质量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早产儿穿刺操作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比较 两组早产儿穿刺前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过程中、穿刺后30 s、穿刺后1 min、穿刺后2 min 及穿刺后5 min,观察组早产儿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早产儿穿刺前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过程中、穿刺后30 s、穿刺后1 min及穿刺后2 min,观察组早产儿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穿刺后5 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 两组早产儿静脉穿刺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早产儿穿刺前NIAP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过程中及穿刺后2 min,观察组早产儿的NIAPAS 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早产儿穿刺操作前后的血氧饱和度比较
表2 两组早产儿穿刺操作前后的血氧饱和度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0 40穿刺前2 min 95.36±2.10 95.41±2.04 0.108 0.914穿刺中93.97±3.21 91.02±3.40 3.990<0.01穿刺后30 s 92.09±3.77 88.56±3.64 4.260<0.01穿刺后1 min 92.57±3.63 90.21±3.71 2.876<0.01穿刺后2 min 92.87±3.79 90.54±3.58 2.827<0.01穿刺后5 min 93.81±3.94 91.76±3.67 2.408<0.05
表3 两组早产儿穿刺操作前后的心率比较
表3 两组早产儿穿刺操作前后的心率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0 40穿刺前2 min 132.79±14.51 131.90±15.37 0.266 0.791穿刺中144.86±16.42 135.37±17.58 2.495<0.05穿刺后30 s 159.07±17.16 149.36±16.42 2.586<0.05穿刺后1 min 149.90±16.25 141.36±15.37 2.415<0.05穿刺后2 min 142.77±15.28 135.94±15.21 2.004<0.05穿刺后5 min 136.34±14.66 132.59±14.73 1.141 0.257
表4 两组早产儿静脉穿刺后不同时间点的NIAPAS疼痛评分
表4 两组早产儿静脉穿刺后不同时间点的NIAPAS疼痛评分
例数40 40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穿刺前2 min 2.15±1.09 2.13±1.32 0.074 0.941穿刺中8.72±3.04 5.94±2.77 4.275<0.01穿刺后2 min 4.99±1.74 3.64±2.13 3.104<0.01
2.3 两组早产儿的喂养情况比较 两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时体质量以及实现全口喂养时的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恢复至出生体质量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开始经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和吸吮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现全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和吸吮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早产儿喂养情况比较
表5 两组早产儿喂养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开始经口喂养时 实现全口喂养时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40 40体质量(g)2 081.25±701.26 2 156.47±742.13 0.466 0.643喂养效率(mL/min)26.54±6.41 19.44±6.34 4.981<0.01吸吮频率(次/min)54.49±5.81 46.31±5.97 6.210<0.01体质量(g)2 316.57±684.25 2 314.33±716.29 0.014 0.989喂养效率(mL/min)28.85±6.74 21.96±6.52 4.647<0.01吸吮频率(次/min)55.56±6.12 47.89±6.45 5.465<0.01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d)4.23±0.85 7.14±0.94 14.522<0.01
早产儿住院时的环境因素可能是造成其多种形式痛苦的来源,包括疼痛刺激、强光和噪声等,体质娇弱的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均未发育完善,更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11]。因此在研究现有干预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能模拟早产儿在母体内的环境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干预措施则很有必要。
本研究对常规护理的早产儿予以母亲声音干预,模拟胎儿与母体结合,缓解病房内紧张噪声的刺激。有研究表明,高频的心率水平常常会不利于早产儿的健康状况,而母亲声音可使早产儿心率发生变化,将心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令早产儿注意力集中,达到舒适放松的状态[12-14]。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组早产儿静脉穿刺不同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变化,结果显示,在静脉穿刺中、穿刺后30 s 至穿刺后5 min,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在穿刺中、穿刺后30 s至穿刺后2 min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母亲的声音干预能有效降低早产儿的心率,增加其血氧饱和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早产儿的心肺稳定。目前,国内对于母亲声音干预缓解早产儿操作性疼痛的报道较少[15]。而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有研究表明干预有效,也有研究表明干预无明显效果[16]。本研究在分析了操作性疼痛不同时间点引发早产儿生理指标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变化的基础上,又采用NIAPAS评分量表对两组早产儿足跟釆血的疼痛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在足跟釆血中及釆血后2 min,观察组的NIAPAS 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母亲的声音干预能有效地减轻早产儿的操作性疼痛。在喂养情况方面,研究表明心肺功能稳定越快,早产儿的喂养能力能越早得到改善[17]。在本研究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结果,观察组在开始经口喂养时及实现全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和吸吮频率均高于对照组,恢复至出生体质量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提示母亲声音刺激有助于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表现,从而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采用母亲声音的干预能有效改善早产儿心率、血氧饱和度指标、疼痛评分及经口喂养进程等主要临床结局,有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医疗设备有限,缺少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评估,加之研究时间较短,缺乏长期评估干预措施对早产儿这一脆弱群体潜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