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奕
2013年9月,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这是我国倡导的新型全球化。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联动的加速发展,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是经济合作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基础,需要在国家网络间深度协调,会计执业需要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财经法规和政治法律环境。因此,在“一带一路”经济国际化背景下,会计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与创新,国际化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亟待重构。
长期以来,会计人才职业需求,是促使会计学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因。美国会计委员会(1986)指出: 随着市场会计职能的提升,会计人员需要具备经济学、管理学以及信息技术等知识以应市场职业需求,会计学高等教育需从范围、内容和结构三个方面进行深度改革。美国会计委员会(1999)研究发现,在全球化商业环境中,具备知识、技能和活跃特质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成就至关重要。国际会计师联合会(2012)提倡从知识、技能和道德价值观等方面对会计人才培养模型进行深度改革,以提升会计人员持续学习能力。IMA(2016)指出,由于国际化商业环境变化,会计学高等教育需要重点培养学生沟通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软实力。Ahmed( 2016)指出为适应市场会计人才的需求和会计职业诉求,会计学高等教育课程应当涵盖书面、口头、数据处理和问题解决等相关课程。
国内会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主要基于时代特征的职业需求, 来探讨会计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赵栓文和屈晓丹(2019)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会计人才面临的挑战, 提出推进会计准则国际等效、建立国际税收协调和重构会计信息等会计教育改革路径。江书军(2019)认为“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应从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顺应国际化财务会计人才职业需求。孙铮和刘凤委(2019)提出国际化会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的主旋律。李小奕(2019)根据教育目标,提出国际化会计高等教育是基础与专业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共修。可见,当前会计高等教育研究忽略互联网时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深远影响, 缺乏国际化会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系统探索。因此,会计界需要对国际化创新实践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研究,以适应“一带一路”经济全球化会计人才职业需求。
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经济,正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消费和获取产品与服务的方式。会计人员作为企业战略管理者的财务顾问,不能仅限于传统的“跟进”策略,还要对企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洞察与把控。会计人员只有具备过硬专业能力、创新思维方能满足“一带一路”经济全球化的社会所需。
会计职业需求是高等会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信息技术颠覆了传统的商业化发展模式,然而,会计信息对商业活动的本质反应并没改变。因此,对会计学科基础专业理论的学习,仍是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关键基础,也是会计人员把新兴业务转换为有效会计信息商业语文的能力的关键。当前中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缺乏与实务界的交流,会计界对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专才与通才”或是 “理论与实践”的争辩,都是仅限于传统会计职能的范围,无法与“一带一路”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会计职业需求的专业、开放和战略性匹配。会计高等教育人才应学习新兴技术、理解综合信息作为的基础内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重视学生视野的拓展和战略角色的转型,方能解决“一带一路”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化会计职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传统的会计学高等教育以会计专业细化的学历教育为主,强调会计学科的专业性。中国大多数财经院校会计学专业被细分为财务会计、国际会计和会计信息化等具体方向,在执业学习时强调各专业方向的会计技能特殊要求,人为地把学生固化在某个特定的专业范围,限制会计学专业学生涉猎不同研究领域,造成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视野被限,综合知识能力明显不足。纵观会计学高等教育演进,其发展与科技进步和经济水平密切相关,会计学高等教育专业应该如何设置,直接关系到会计学科如何融入学科平台发展。从国际会计学高等教育成功的案例来看,在会计学科发展一流的高校,其商学院整体水准也是出类拔萃,另外,一个出色的商学院,它的会计学科发展水平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另一方面,会计学高等教育缺乏能够整合教学、科研和实践,缺乏精通专业知识的教育体系。一直以来,会计学高等教育领域与实务领域存在着显明的分歧。会计学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前沿,远离社会实践,研究成果无法指导会计实务,也不能为会计高等教育改革内容带来积极的影响,那些高端的学术成果变得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会计实务界普遍认为当前中国会计学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存在明显缺陷,难以适应社会职业需求。
随着“一带一路”持续推进,中国与全球经济逐渐一体化,会计学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和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中国办学条件与声誉比较好的高校,在会计学学科建设上选择引进国际人才和开设国际化课程体系,以国际化作为会计学学科建设为规划目标。比如,ACCA国际资格认证课程已成为当前大部分高校的主要课程;在MBA、EMBA市场化职业培训项目,聘请外籍教师授课也同样被视为高度国际化的关键标志。另外,一部分高校通过引进接授过西方会计学教育的会计人才,迅速提升会计学学科国际化师资水平。无容质疑,会计作为一门国际化的商业语言,在人才培养上,要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一带一路”中国经济全球化必然影响会计学教育的国际化。培养学生国际社会实践相对应的理论,是会计学高等教育的内在需求。因此,不断推进中国会计学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是符合教育规律的。然而,即使“一带一路”全球经济国际化水平迅速提升,不同国家经济发展仍然与既有体制存在路径依赖。由于经济活动的制度的路径依赖,中国会计学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应有“另解”。会计学高等教育应该是能够解释中国会计社会实践问题而非基于西方制度假设的特有知识。因此,中国的会计学高等教育是培养理解实践中国社会,注重与中国国情的融入,并可满足国际化拓展市场会计人才需求。
会计执业重心由核算型财务会计转向战略管理和流程再造的管理会计,会计职业的角色重新定位。会计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反映社会需求,撑握会计基本能力,具备“人文关怀+思维创新+专业卓越”的综合素养,因此,会计高等教育要定位于长远发展目标,顺应经济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培养具有“一带一路”国际化视野,围绕专业知识、智力技能、创新实务能力三个层次展开。
传统会计学高等教育的以学历教育为目标,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备基础会计专业理论。随着“一带一路”深入推进,国际化会计业务发展,会计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再局限基础会计理论知识,要求扩展到知识、技能和创新导向的目标上来。围绕这一目标会计高等教育定位,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重构,突出以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整合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带一路”国际化会计人才需要撑握会计学、金融学、互联网技术、国际语言和国际商务规则等综合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具备良好沟通、实务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目前,会计学高等教育与“一带一路”国际化创新会计人才需求尚存在明显差距。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文化了解甚少。因此,会计学高等教育首先从课程设置服从厚基础、宽口径国际化策略,从专业核心课程模块、通识教育模块、实践模块和国际模块四方面着手,强化会计学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经济和财税等课程的学习。其次,加强贯彻人文意识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在专业课的教育中融合职业道德思政,强调与社会、人类发展和世界关系的密切关系,激发会计学学生对树立恰当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会计学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化创新会计人才培养,应突出会计人才国际化与本土化并重的特色。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要融入全球化市场,中国会计学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大批撑握会计基本能力,具备“人文关怀+思维创新+专业卓越”国际化会计人才。当前中国高校会计教育推行国际化资格认证考试为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由于国际化资格认证考试采用国外的原版教材,以英语方式出题和作答,学生参加国际资格认证考试能够熟悉会计学专业的国际发展前沿和会计实务操作的国际习惯,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参与经济全球化创造良好条件。中国高校还能够模拟国际商务环境,培养掌握国际商务运作模式、融合会计本土实务国际化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训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