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枕部脑膜瘤患者的临床报告分析

2020-06-24 02:54彭峰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诊断

彭峰

【摘  要】目的:探讨枕部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枕部脑膜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通过实施脑膜瘤切除术、预防术后并发症、抗炎等措施控制疾病,有效控制了病情并出院。结论:患者入院至出院共计12天,期间病情稳定,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切口愈合良好,疗效满意。

【关键词】枕部脑膜瘤;临床报告;诊断

枕部脑膜瘤是一种非典型的脑膜瘤,为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脑膜瘤多由蛛网膜颗粒细胞造成,其恶性的程度较低,由于脑膜瘤的发生部位不同,因而治疗方式也是多种多样。脑膜瘤患者首发症状多为癫痫、头疼等,若患者年龄较大,则头痛敏感性低,可发现严重的眼底水肿,同时继发失明、视神经萎缩等情况。与男性相比较,女性发生脑膜瘤的概率更大,45岁为高发年龄段,主要与环境改变、基因改变、放射性照射、颅脑外伤、病毒感染等存在关系[1]。脑膜瘤多位于颅底深部,属于良性肿瘤,常见于枕部,由于枕部周围分布脑干、血管以及神经血管,因而导致该疾病的治疗较为困难[2]。2016年7月12日,我院收治了1例枕部脑膜瘤患者,经相关检查后确诊,决定给予脑膜瘤切除术等相关对症治疗,经治疗后患者未见并发症发生,切口愈合较好,予以出院,现将具体治疗进行报告。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63岁,因“头晕、头痛10余年,加重1月余”于2016年7月12日10:00入院。患者入院前10年无明显诱因的反复出现头晕、头痛,呈间歇性发作的隐痛,较轻微,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模糊,无耳鸣,无肢体功能障碍等。未曾在意未行任何治疗。1月前,患者感头晕、头痛加重,仍呈间歇性头痛,但发作次数增加,仍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模糊,无耳鸣,无肢体功能障碍等。遂到我院行头颅CT检查示枕部脑膜瘤,以“枕部脑膜瘤”收入住院治疗。临床检查:(1)T 36.9℃  P67次/分  R20次/分 BP126/ 77mmHg,左侧顶枕部有一颅骨隆起包块,约1.5×1.5cm,硬,不活动左侧顶枕部有一颅骨隆起包块,约1.5×1.5cm,硬,不活动。无脱发及疮疖。眼睑无下垂及倒睫,结膜无充血水肿,眼球运动好,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25cm,光反射灵敏,调节反应正常,视力粗测正常。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分泌物,耳廓无牵拉痛,乳突部无压痛,听力粗测正常。(2)大足区人民医院头颅核磁共振示,枕部脑膜瘤;(3)血常规:WBC:5.6X109 /L,N:62.5%,L:32.6%,RBC:3.0X1012/L;(4)心电图:正常心电图。初步诊断:枕部脑膜瘤。鉴别诊断:(1)脑脓肿,体内常有各种原发性感染灶,起病时有发热,并有脑膜刺激征,周围血象呈现白细胞增多,CT显示典型环状增强脓肿灶,呈单个或多发,(2)脑结核瘤,肺或身体其他部位有结核灶,常为单发性,中心有坏死,CT显示为高密度圆形或卵圆形病变,中心为低密度,与脑膜瘤鉴别常需病理检查。(3)脑血管瘤,老年肿瘤患者,若肿瘤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肿瘤坏死或囊性变,CT显示肿瘤卒中除有高密度血肿外尚有可被造影剂增强的肿瘤阴影。

2 治疗方法

经相关检查后确诊患者为确诊为枕部脑膜瘤,经分析后明确存在手术指正,且无手术禁忌症,我院决定给予患者左侧枕顶瓣开颅脑膜瘤切除术治疗,术前完善了各项检查,评估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术中负损伤、大出血等,术后应激性溃疡、感染、肢体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严重脑水肿、长期昏迷、癫痫等并发症。为保证手术安全,降低风险性,有效预防并发症,术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术中给予心电监护,并仔细操作,尽可能避免了负损伤,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等对症治疗,具体手术过程如下:

麻醉起效后患者取右侧附卧位,取左侧顶枕瓣马蹄形切口,长约15.0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冒状腱膜到骨膜。游离皮瓣,剥离骨膜,设计骨窗,于颅骨钻孔五孔,用线锯及咬骨钳保留脑膜瘤面颅骨,取下骨瓣。见左侧枕部脑膜瘤凸面部份与颅骨粘连,不易分离,遂边电凝边分离硬脑膜与肿瘤组织粘连,游离下脑膜瘤与颅骨粘连部份。电凝并分离肿瘤组织,于瘤腔内放置明胶海绵,骨窗四周悬掉硬脑膜,检查术区无出血,并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用骨膜修补缺损硬脑膜,并用医用胶水粘合。于硬脑膜外放置引流管,复位骨瓣,全层缝合头皮,切口敷料包扎,术毕。手术历时约3小时,术中麻醉效果好,生命体征平稳,术中出血少,约200ml,手术顺利,病人安返病房。

3 讨论

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皮细胞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占颅内原发肿瘤的24%~30%[3]。枕部脑膜瘤属于良性肿瘤,具有病程长、生长慢的特点,患者首发症状为头痛、癫痫等,因肿瘤大小、位置的差异,患者还可出现运动障碍、嗅觉障碍、视力下降等情况。疾病所造成的影响较大,因而患者需要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避免病情加重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膜瘤切除术属于治疗脑膜瘤的主要方式,可有效切除病灶,改善预后[4]。枕部脑膜瘤受多重供血,涉及解剖结构较多,术中术后容易形成并发症,尤其对于基层医院来说,手术难度较大。研究[5]表示,控制术中出血、尽可能将肿瘤全部切除以最大程度上减灭肿瘤细胞、保护脑功能是枕部脑膜瘤完全切除的基本原则。枕部脑膜瘤供血丰富,在手术过程中控制出血量非常重要,为了获取满意的治疗效果,应实施完善的术前检查,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术前对患者进行手术风险评估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和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意义重大。

枕部脑膜瘤通常为良性病变,生长缓慢,手术为首选,完整切除预后良好,切除不完整有复发风险。我院通过对本例枕部脑膜瘤患者实施左侧枕顶瓣开颅脑膜瘤切除术治疗,疗效满意。类似的开颅手术对于三甲医院来说,只是一台常规手术,但是对于基层医院来说,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算是一台高难度的手术。此例虽为个案,却令我们基层医院对治疗此类疾病的前景充满信心,期待在更多类似病例中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 张新鹏,刘晓刚,焦阳等.枕部原发性异位脑膜瘤1例[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32(04):302-303.

[2] 王重韧,赵明,徐欣等.经颞枕部脑沟入路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18:140-141.

[3] 焦迎斌,闫志勇,车树圣等.颅内脑膜瘤病理学性质与其发生部位的关系[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4,12:723-725.

[4] 張衍,张辉,岳四海.显微外科手术对颅脑肿瘤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0:53-54.

[5] 殷尚炯,王志明,徐新文,蔡明.巨大顶枕部脑膜瘤合并脑脊液鼻漏1例[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7,22(03):136-137.

猜你喜欢
诊断
智能变电站设备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针对代谢标志物的分子探针设计与合成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法医尸检中生前伤检验的研究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PLC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