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陕南绿色农业发展研究

2020-06-24 03:03胡丽丽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绿色农业陕南SWOT分析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农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产业。陕南地区物种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有发展绿色农业的深厚基础,但其农业发展水平落后,因此,加快绿色农业发展,是实现陕南乡村振兴的当务之急。通过SWOT分析,陕南绿色农业应当采取市场化和内源式发展理念,走“绿色农业+”战略,形成“绿色农业+生态循环”、“绿色农业+休闲旅游”、“绿色农业+创新创意”3种发展模式,推动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陕南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绿色农业;SWOT分析;内源式发展;陕南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1-0001-04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Agriculture in Southern Shaanxi under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Hu Lili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0, China)

Abstract: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 and agriculture is an important supporting industry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Rich species resources and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Southern Shaanxi is a deep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agriculture, bu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level is backward in Southern Shaanxi. Therefore, the rapid growth of green agriculture is an urgent task to realiz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Southern Shaanxi. Through SWOT analysis, green agriculture in southern Shaanxi should adopt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marketization and endogenous, take the "green agriculture+"strategy , and form three development models,such as "green agriculture + ecological cycle", "green agriculture+leisure tourism" and "green agriculture +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They shoul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green agriculture, and realiz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southern Shaanxi.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Green agriculture; SWOT analysis; Endogenous development; Southern Shaanxi

2017年,黨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1]。农业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产业。陕南位于秦岭和巴山之间,属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扶贫攻坚的重点,更是难点。由于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其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缓慢,阻碍了陕南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陕南物种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具备发展绿色农业的基础条件。国内关于陕南绿色农业发展的研究比较少,现有的研究大多数也是从绿色产业的角度对农业有所涉及,对于陕南绿色农业的深入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深入研究陕南绿色农业的发展,对促进陕南乡村振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绿色农业的概念

国内绿色农业概念经过了提出、发展、完善3个阶段。提出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单位耕地面积绿色农作物覆盖率为核心,强调通过加强田间管理、精耕细作、增加化肥及农药投入等手段,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产量。发展阶段是90年代,强调在提高产量的基础上,注意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完善阶段是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绿色农业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强调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应以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为前提,不能忽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2]。

2 陕南绿色农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陕南3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陕西省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不断深化农业结构性调整,大力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农村经济总量持续增长,2018年陕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60.67亿元。

《陕西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加快推进陕南生态农业建设战略。在这一战略指导下,陕南大力发展优质粮油、茶、果、菜、药、渔、畜牧等特色主导产业,建设了一批绿色农业基地和绿色农产品品牌,农业绿色发展成效突出。截至2018年底,陕南3市无公害产地认定500多个,其中汉中市199个、安康市143个、商洛市212个;“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957个,其中汉中336个、安康412个、商洛209个,涵盖药材、茶叶、畜禽、粮油、蔬菜、林果、食用菌等农产品类型。2018年4月柞水木耳成功入选“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公益广告。

3 陕南绿色农业发展SWOT分析

3.1 优势

3.1.1 丰富的农业资源 陕南地理位置独特,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植物区系南北过渡地带,生物物种丰富,被称为“中华基因库”。陕南主产粮、油、茶、果、蔬菜、中药材等农产品。茶叶、柑橘、生猪三大产业规模居全省之首[3]。陕南全区水资源极其丰富,汉江、嘉陵江、丹江、洛水等分布其中,农业灌溉非常便利,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3.1.2 良好的生态环境 陕南气候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植被覆盖率高,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55.5%。宁强、留坝、商南3县更是被称为“中国的天然氧吧”。陕南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尚未对其环境质量造成明显影响,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较强[4]。另外,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陕南作为该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之一,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受到国家重视,在政策上保证了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

3.2 劣势

3.2.1 产业规模小,规范化程度不高 陕南3市地形地貌复杂,有平川、丘陵和高山,土地资源集约化程度低,相对集中连片的土地资源较少,大规模绿色农业园区建设难度较大。已经建成的绿色农业园区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影响,土地集中管理经营难度依然很大,基地建设只能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依靠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指导分散农户生产经营,生产过程标准化、生产管理规范化程度较低,制约了陕南绿色农业进一步发展。

3.2.2 开发层次低 目前,陕南绿色农业开发主要集中在种养环节,以生产加工初级农副产品为主,重点建设生态农业园区,提高农业初级产品质量,主打天然、绿色、有机、生态、环保等产品名片,但对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不足,产业链延伸程度不够,农产品价值挖掘层次较低。虽然有少数产品深加工企业,但规模小,产品单一。就茶叶产业来说,陕南只有汉中珑津茶油科技股份公司和安康的金籽茶油公司,而且在知名度和规模上也无法与其他茶叶产地的茶叶深加工企业相比较。

3.2.3 专业人才缺乏 陕南绿色农业大多采用“农户+基地+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农业生产管理主要依靠当地农户,而农户大多数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中老年人,掌握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难度较大。农户缺乏市场意识,对农产品的健康、安全、环保等市场需求不够重视,阻碍了陕南绿色农业的发展。

3.3 机遇

3.3.1 消费观念和需求的转变 我国在1999年启动了“三绿工程”,倡导绿色消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消费模式,引导消费观念从传统向绿色消费转变。加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家庭收入持续增长,消费者更有条件追求高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消费需求越来越倾向于绿色、健康、安全、个性。

3.3.2 政策机遇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委、省政府加快陕南循环绿色发展,旨在把陕南建成国家生态文明综合改革示范区,为陕南绿色农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陕南3市非常重视绿色产业发展,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强调发展绿色循环产业,并作为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年度目标的考核指标,为陕南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扶持和指导。

3.4 挑战

3.4.1 市场竞争压力大 我国地域辽阔,自北向南跨越多个气候带,有利于各类特色农业的发展,绿色农业发展区域众多。陕南绿色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山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人才缺乏、小农经济主导等一系列因素,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綠色农业发展缓慢,竞争优势不明显。加之绿色农产品开发同质化严重,例如陕南茶产业主打绿茶,与国内知名品牌西湖龙井、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碧螺春等产品类型一样,产品特色也无明显优势,且在知名度上不能与这些品牌相提并论,市场竞争压力巨大。

3.4.2 绿色农产品质量标准难以保证 我国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难以保证农产品质量标准。一是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尚不完善,如农药残留部分种类无法检测;二是检测标准尚不完善,如缺乏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细菌污染检测的标准体系[5]。且陕南绿色农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大多又是小农户分散经营,质量标准难以统一,制约了陕南绿色农业的发展。

4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陕南绿色农业发展策略

4.1 陕南绿色农业发展理念

4.1.1 市场化理念 近年来,中国人口城乡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居民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乡村居民人口数量逐年下降,导致农业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加之全面小康战略的实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农业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衍生出各种新型农产品、涉农服务和涉农新业态。陕南绿色农业发展必须遵从市场化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提供有效的市场供给。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确定产业服务对象,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创造、创新绿色农产品、涉农服务和农业新业态,实现农业产业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4.1.2 内源式发展理念 内源式发展理念是相对于传统的“输血式”发展理念而言,强调从区域内部寻找和充分挖掘发展的动力和机遇,培育区域发展内生动力机制,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陕南地处内陆山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减少了社会现代化发展给其带来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方面的冲击,保留了绿色农业内源式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陕南绿色农业应秉承内源式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农业特色,寻求符合自身发展优势的特色化发展路径,推进绿色农业发展。

4.2 陕南绿色农业发展战略 根据SWOT分析可以看出,陕南绿色农业发展规模受限,专业人才缺乏,绿色农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压力大,且由于其农户分散经营的主体模式,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程度低,深加工技术落后,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发展模式不具备优势。因此,陕南绿色农业应积极实施“绿色农业+”战略,充分利用其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方面的优势,抓住政策机遇,迎合现代消费者健康、环保、休闲、创意等多种需求,以延伸和整合农业产业链为核心,开发、拓展和提升农业的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多种功能,赋予农业生态、文化和环境价值[6],将生产、生态、生活这3种商业模式结合起来,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从而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推动陕南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4.3 陕南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4.3.1 “绿色农业+生态循环”模式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绿色农业开发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环境效益,使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统一。所以,陕南绿色农业要大力发展生态循环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目标是节约农业资源,提高产出效果,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整体生态链的良性循环。可以采取3种模式,一是食物链循环模式,将能构成循环食物链的多种产业有机结合起来,链条上一个环节的产出废弃物是下一个环节的生产投入要素,做到废弃物的循环高效利用,达到保护环境的效果。例如,桑基鱼塘模式,桑叶养蚕、蚕粪喂鱼、塘泥肥桑;二是空间复合利用模式,利用生物群落内各层生物的不同生态位特性,分层利用空间,实现对农业生态系统空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和生物产品的产出,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果林与中药材、蔬菜、菌类间套种植,稻田养鱼等。三是综合模式,即食物链循环和空间复合利用兼顾,充分利用物质和空间资源,如猪圈上建鸡舍养鸡,鸡粪喂猪,猪圈下建沼气池,沼气用于煮猪食和照明,沼液喂猪,沼渣返地种菜。

4.3.2 “绿色农业+休闲旅游”模式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休闲旅游成为了城镇居民缓解压力的重要选择;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崇尚自然、健康、绿色、环保的消费模式;国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顺应国际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潮流,这些因素使生态型休闲旅游成为旅游市场的发展潮流。陕南绿色农业具备生态型休闲旅游的基本条件,可以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模式,为农业融入流行概念和时尚元素,打造“有机”、“低碳”、“健康”、“慢生活”等名片,以“亲子、养生、休闲、乡愁”为主题开发几种绿色农业休闲旅游模式。一是休闲农园,依托陕南优美的自然风光、舒适的气候条件、淳朴的乡村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农庄或农园,集休闲、度假、亲子、养生、体验等功能为一体,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生活方式,可以让其释放压力、愉悦心情、享受亲情、寻觅记忆。休闲农园建设要由政府和当地农民共同完成,政府主要负责建设和完善水、电、气、路、卫生等基础设施,当地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优势开发各种为游客服务的农业休闲旅游项目[7]。例如,城市居民以“认种”或“租种”的方式,委托农民在农园代种或亲自种植农作物,参与农事活动,体验农村生活。二是“农家乐”模式,农民在自家庭院经营餐饮、住宿、娱乐、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等活动,以亲民的价格让消费者体验田园生活和自然风光。陕南绿色农业目前主要采用这种模式,由政府统一规划,村镇负责建设和管理,当地农民自主经营,已形成一批规模较大的农家乐基地,但在服务内容、特色和发展的规范性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4.3.3 “绿色农业+创新创意”模式 陕南绿色农业资源丰富,可以多方向、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发创意农业。一是创新农副产品功能,通过造型、包装、用途、亲情、文化等创意手段,开发农产品附加功能,为农副产品创造溢价。如农产品刻字、特殊造型,增加祝福功能;创作农产品品牌故事,增加文化传播功能等。二是开发农业节庆,以陕南特色农业为依托,开发各种各样的农业节庆,设计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活动吸引游客。如围绕汉中特色农业猪、油、茶、果、菜、药等,开发汉中美食文化节,把汉中的庖汤宴与茶、果、药等结合起来,使消费者既可以吃美食,品香茶,赏美景,又可以了解传统文化和当地风俗。也可以单独开发油菜花节、蜜桔采摘节、茶文化艺术节、健康养生节等为陕南乡村振兴带来契机。三是建设文化创意乡镇,凭借陕南乡镇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等,建设一批特色小镇,通过产业联动发展,带动陕南绿色农业发展,实现农民致富增收。如汉中,可以依托茶产业,建设特色小镇,设计茶叶生产、茶文化传播、农产品交易、茶园观光旅游等几个模块,实现农业、文化旅游、商业联动发展,引导当地农民参与经营和管理,提高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四是开发体验农业,利用当地农业种植、畜牧、饲养、农耕文化、农业技术等开展农业观光、参与体验、DIY教育活动,让游客参与农业活動,从中感受自然的魅力、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8]。在体验农业的规划设计上,依据族群特点提供不同的体验方式,如未成年群体体验项目主要是与农业有关的休闲娱乐科普活动,注重项目的趣味性、互动性和科普性,让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接受农耕教育,赋予农业亲子教育功能。成人群体体验项目重点是农事活动,通过参与体验,放松身心,点燃乡愁,勾起童年的美好记忆。

5 结语

陕南乡村振兴,发展绿色农业是必然之路。由于地形地貌特点,陕南地区难以形成大规模标准化农业基地,其农产品特点就是小批量、多品种、原生态,所以在采取合理发展模式的同时,构建适合当地农产品特点的多元化流通体系也至关重要。除了传统的销售渠道,电子商务无疑是最适合陕南绿色农产品的流通方式。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多元化、绿色、健康等特点在电子商务时代得到了极大满足。通过电子商务渠道实现陕南绿色农产品与消费者的无缝对接,既符合陕南绿色农产品和消费者需求的特点,又实现了农产品的高效流通,同时通过网络口碑扩大陕南绿色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推动陕南绿色农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王超.中国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建设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8.

[2]胡绿俊.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其开发经营评价体系研究——以广西典型景区为例[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3]贾超.成为国家水源地后,陕南发展,路在何方?[N].陕西日报,2014-8-29.

[4]杨楠,王小文,卓悦.陕南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及对策[J].水土保持通报,2008(2):190-194.

[5]赵小霞.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及质量安全管理[J].农技服务,2015(9):81,85.

[6]史佳林,张蕾,贾凤伶.天津休闲农业发展思路及重点区域规划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3(1):59-62.

[7]郭锐.休闲农业科普生态园规划设计研究——以天津市现代休闲农业科普教育基地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2016.

[8]胡爱娟.休闲农业结构布局及发展模式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生态经济,2011(1):104-107,112. (责编:徐世红)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互联网+”概念下陕西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研究(2015R028);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秦巴山区产业扶贫路径选择研究(2016D008);陕西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全面小康目标下陕西农村扶贫治理体系创新研究(2017KRM139);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基于ZigBee/WiFi混合架构的陕南农业物联网应用关键技术研究(18JK0160);陕理工校级科研项目:“互联网+”战略下陕南绿色农业产业升级研究(SLGKY16-27)。

作者简介:胡丽丽(1977—),女,陕西乾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农业经济、电子商务。  收稿日期:2020-04-16

猜你喜欢
绿色农业陕南SWOT分析
党建地图·陕南
绿色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模式探析
论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
陕南柑橘老果园改造关键技术
春帖的历史记忆及其在关中、陕南的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