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诤
“警匪类型电影曾在内地发展很好。后来江河日下,转而由电视剧来承担这样一种责任。”
电影《特警队》,是导演丁晟的第8 部电影作品,也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大银幕上首部真实反映城市特警反恐的“行业类型片”。观照去年电影市场,反映消防员工作生活的《烈火英雄》,反映机长、空乘工作生活的《中国机长》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林超贤执导的《紧急救援》对标的则是反映海岸警卫队职守的好莱坞大片《惊涛骇浪》。与其他行业不同,特警本身在各国警察体系里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由于一贯行事低调,甚至在出任务时还要头戴黑色面罩,不少观众甚至都搞不清他们同“海豹突击队”“绿色贝雷帽”等军方特种部队间的区别。
与当年科林·法瑞尔主演的《洛城特警S.W.A.T.》类似,电影《特警队》其实就是一部“北京特警S.W.A.T.”。此次《特警队》拍摄的对象蓝本,来自隶属于北京市公安局特警总队一支队的蓝剑突击队。这支部队成立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针对大会期间反恐和处置突发事件的任务设定不言自明。警队配发的枪械、警械,堪称装备世界一流。
一来神秘,二来低调,三来在中国此类题材的拍摄往往需要“特批”。如此一来二去,造成了而今专门反映特警题材的国产电影就是付之阙如,内地另一位同样精通警匪题材影视片的导演高群书就曾说过:“警匪类型电影曾在内地发展很好。后来江河日下,转而由电视剧来承担这样一种责任。”但坦白讲,电视剧的廉价质感显然不足为道。另一个简单的比较,上一次在国产电影中涉及在首都北京的反劫机场面,还是三十年前张艺谋执导的《代号美洲豹》——三十年来,中国警匪片大体的走向要么是走主旋律,要么是走罪案悬疑。
影迷中的军迷是这类电影核心受众,在社交媒体时代,他们的意见往往会成为电影口碑发酵的一道催化剂。过往好莱坞大片中,佩戴由碳纤維打造壳型,独立氚气自发光系统的Luminox腕表,手持部队专用配枪的特警形象太过深入人心,是以愈发不能接受国产特警电视剧中枪械的“塑料”质感。此次《特警队》中两组小队在反劫机演习和最后的登岛作战中使用的,便是剧组专门从无锡枪厂定制的20支新式冲锋枪。而北京市局蓝剑突击队专用的俄制T5000、价值80万元一把的进口“大狙”狙击步枪,也由公安部派了四名警官坐火车专程护送到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