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琼,施 敏,王变丽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河南 郑州 450052)
通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分析,主要是指深静脉血管腔内的血液处于异常凝结的状态,瘀滞的血液会堵塞静脉管腔,严重影响血液循环。而且,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因素分析中,包括血液高凝结状态、血流速缓慢等现象,临床中,当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会出现疼痛、肢体肿胀以及体温上升的问题。通过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可以及时构建动态化的控制方案,以实现预防警示的目的。研究中,对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研究中选择本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的106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患者53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38~75岁之间,平均年龄(58.12±1.24)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在岁之间,平均年龄(53.24±1.7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并构建饮食护理及肢体功能锻炼方案。
观察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方法,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医院护理工作中,应该及时建立并完善护理风险预警平台,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状况进行预警干预,以提升护理工作的有效性。第二,在信息管理系统防控中,患者在入院之后护理人员应该定期进行风险等级的评估,细致、全面的掌握患者的症状变化,以实现护理工作的有效性。第三,护理人员应该针对患者的预警等级,将患者的信息进行登记,观察患者护理中的变化,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以实现对护理工作的有效防范[1]。
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护理满意度评价分值为0~100分,其中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低于80分的为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2]。
采用SPSS 20.0作为统计学分析软件。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通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的分析,其作为高危性的症状,患者在临床中会发生静脉回流障碍的现象,当血栓脱离患者血栓部位到达患者的脑部以及肺部时,会发生猝死的现象,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护理中,通过护理风险预警监控方案的构建,可以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患者出现的下肢静脉血栓现象进行护理,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现象,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护理风险预警监控的有效性。因此,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中,护理人员应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风险预警中,通过细致、完善护理工作的构建,可以实现护理工作的针对性,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以及积极性[3]。而且,在这种动态化的护理工作中,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2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02%,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而且,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倾听患者的需求,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引导患者树立乐观的态度,以提升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总而言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通过护理风险预警监控方法的构建,可以针对患者的基本状况,进行护理方法的构建,以提升护理工作的有效性,为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以及护理方案的完善提供支持,满足当前护理工作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