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果子狸,大家都不陌生吧?2003年的那场“非典”,许多人将源头归结到它的身上,殊不知它才是真正的“背锅侠”。其实,“非典”真正的源头并不是果子狸,它只是食用了蝙蝠,充当了中间宿主,才导致了病毒的传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
果子狸又叫花面狸,面部如同家猫,背部皮毛黑白相间,身体又瘦又长,四肢较短,各具五趾,趾端有爪。脚掌皮肉较厚,善于奔跑,行动敏捷。成年果子狸体长约50厘米~60 厘米,体重约4 千克~10千克。
果子狸的尾巴大约有40 厘米长,占整个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二。长尾巴粗壮有力,在跳跃时起平衡身体的作用。它的肛门周围分布着难闻的臭腺,只要遭遇强敌,就会释放出强烈的异味,将其熏晕,以赢得时间迅速逃跑。
果子狸主要分布在华北以南的山地森林中,白天休息,夜里出来觅食。它们身材矮小,动作敏捷,善于攀爬,眼睛跟猫眼睛一样具有敏锐的夜视能力。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攀爬摘果的动作一点不逊色于精明的猴子。它们在树枝上任意穿梭如履平地,成熟的野果、新鲜的嫩叶都是它们的食物。几个小伙伴们吃饱喝足后,就在树枝上捉起迷藏来,直到天亮才集体散去,好不热闹。
果子狸属杂食性动物,树叶、水果、蛙、鼠、蝙蝠等都在它的食谱之中。但它的主食为植物野果和谷物,尤其喜食水果,它能将水果吃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个没有丝毫肉质的核。
果子狸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挑食,能吃上肉类食品当然好,但食物紧缺的时候,草料类粗食也吃,实在没有吃的,就吃自己的排泄物。
在果子狸喜欢的食谱中,肉类食物当数蝙蝠、竹鼠等小动物。春天到了,它还会到小河中捕食小鱼。捉鱼的时候,它会蹲在河边,把长长的尾巴伸入湍急的河水里来回摆动,引来小鱼咬住它的尾巴,然后它迅速出爪,一条小鱼眨眼间就被钩上来。由于比它小的动物它都爱吃,也导致它非常“危险”,久而久之身上带有多种病毒,只要人类食用它,就可能会引发多种疾病。
果子狸喜欢群居生活,少则几只,多则十几只,集体生活在同一个洞穴中。它们休息的时候往往几只抱成团睡觉,并且喜欢把自己的腿压在同伴身上,刚满月的小果子狸甚至会蜷缩在妈妈的身上睡觉。此外,在休息的时候它们还会把洞口隐蔽好,防止受到外来动物的骚扰,并且通常会安排一个小伙伴轮流值岗。外出觅食的时候它们也是结伴而行,也许是生性胆小的缘故吧,它们从不单独出行。
进入秋季,果子狸往往会储藏许多粮草便于过冬。到了冬季,树叶落光,食物缺乏,果子狸相应食欲大减,群体出去活动的次数也逐渐变少。天寒地冻的时候,它们不再外出了。它们会把一些干草、树皮撒在窝里,然后互相堆叠在一起昏昏入睡,这也许是为了抱团取暖吧。
果子狸进入冬眠期,并非不吃不喝。几天过去,肚子饿了,它们会吃一些食物,喝些水,或者排出粪便,然后继续头尾蜷缩、相互拥挤在一起进入昏睡状态,直到度过整个冬季。
果子狸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一身珍贵的毛皮。只要人类不干扰它,它就不会对人类造成伤害,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与果子狸的接触,更不能捕杀和食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