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春梅
【摘 要】创设情境学习是完全基于当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而提出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学习旨在培养具有竞争力、创新精神以及学习能力的优秀人才。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教学模式时,必须考虑到情境创设的创新性与趣味性,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问题分析能力。为此,本文以“创设情境学习新知识的技术研究”为题,探究创设情境学习的必要性,并基于学生学习的视角,探究当前学生学习情况与困境,充分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现状,提出当前教学课堂中仍存在情境创设单薄的相应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有效优化措施,希望能为促进创新教育理念的推行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学习;问题分析能力
在当前教学课堂上,创设情境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虽然创设情境教学模式用途广泛,但仍然存在创设情境过于单薄等缺点。这一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在上课时的氛围与积极性,一些学生难以在情境教学氛围下产生学习的兴趣,甚至缺乏学习主动性,从不参与到课堂探究中。
一、基于学生视角探究当前创设情境学习模式的不足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迷茫状态,他们过多地依赖教师的推动与指导,这也间接造成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甚至可以说十分被动。在以某校A班为数据样本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都会遵循教师的安排进行预习、复习等学习任务,少部分学生会自主规划预习、复习的时间与内容,而大部分的学生难以在自习课上完成“自习”任务,他们依赖教师定下的学习任务与目标,导致这部分学生本身的学习目标并不明确。学习目的不明确让学生在创设情境学习模式中始终处于无可适从的状态,然而创设情境学习模式恰恰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两者的矛盾让学生更加迷茫,甚至会出现学习效率下降等反作用现象[1]。
(二)学习模式太被动
随着创新教育理念的推行,学生开始成为课堂上的“主导者”,以往教师强势、主动的教学模式已被摒弃,学生开始在课堂上自主探究、自由探索。但过于主动的局面使得学生更加被动,他们不敢随意地说什么、做什么、学什么,甚至在漫无目的的学习状态下更加依赖教师的指导。从当前创设情境学习模式成果来看,并不是学生不会学,也不是学生缺少教师的帮助,而是学生习惯了以往过于被动的学习模式。在传统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步骤、任务与目的都是固定的,学生能够直接轻松地完成相应的目标,然而创设情境学习模式强调主动性,它并不要求学生固定、死板地完成某个目标,这就使学生在创设情境学习模式下呈现出不适应现象[2]。
二、基于教师视角分析创设情境教学模式的优化方向
(一)强调创设情境教学模式的“目的性”
强调创设情境学习模式的“目的性”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化主动为被动”,而是让学生在明确一个目的时,主动地去选择自己喜欢、切合实际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学生虽然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但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对多的创设情境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以“多”个方式完成“一”个目标。例如在实践探究课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得出教材上固定的某个结论,而在创设情境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反其道行之,让学生完成某一“行为目标”,如观察放学后的道路与上学时有什么不同,或者讓学生每天完成一句话学习总结,让学生能够主动意识到创设情境学习模式中的“目的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
(二)聚焦创设情境教学模式的“针对性”
在传统学习模式中,学生往往是按照教师讲课的步调进行学习,即“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在这一学习模式中,学生能够有效跟随大部队的学习情况,从而实现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有效成果。课堂教学是一种具有明确教学目的与学习任务的活动,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让学生自己去学,而是让学生意识到如何去学。因此,教师应该聚焦创设情境教学模式的“针对性”,强调课堂教学设计,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涵盖学生涉及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能够在不同学习活动中以不同角度的学习方式,从而有效获取不同内容的知识[4]。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从创设情境教学成果来看,教育理念的推行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无疑为推动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然而创设情境教学法本身却极其依赖教师的执教能力与学生的主动性。也就是说,当学生主动性不高时,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相应的情景,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杨文阳.信息化学习情境支持下的科学学习研究——以初中物理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2]肖文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7.
[3]王伟凤.基于情境学习的学案导学教学策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
[4]张俊生.情境性生成: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5]陈兴长.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学习[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05):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