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收拾整理这件事,不是一套标准走天下,而是要依据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需要来选择。我们必须仔细思考并且弄清自己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生活习惯又是怎样的,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才符合自己的所想、所需,才能知道自己需要留下什么物品、如何安置它们。
家里为什么总是这么乱
1.物品数量与空间容量不相称
整理并非每天的日常家务,每天要做的是不囤积、不增加杂物的数量。当杂物太多時,即使每天收拾整理,我们依然会感到凌乱。因为每一次整理只是在对杂物进行分类和收纳,并没有通过筛选、清理减少物品的数量。如果什么都舍不得,觉得什么都可能会用到,结果就是常常找不到自己想用的东西,或者不确定家里究竟有没有这个东西,因而只能重复购买。
2.“想要”多于“需要”
现实和理想是两回事,不要过度幻想这样的情景:“我可以每天早上起来自己烤面包”“我可以每天用跑步机健身”……结果很可能是,面包机、跑步机等都变成了“大型垃圾”。要认清自己的需要,不要总是被商业广告牵着走。
3.不习惯物归原位
不习惯物归原位,东西乱塞、乱放是一种常见的毛病。当物品没有固定收纳位置,常分散在不同角落时,家里自然就会变得混乱,难以找到相应的物品也便成了常态。回想一下,你究竟是收拾整理的时间更多,还是寻找东西的时间更多?
其实,善用室内空间,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是实用的收纳处,小型住宅也能营造出整齐、舒适的氛围。
恢复整洁有序的空间
如何让物品整齐有序,让房间时刻整洁如新?要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需求和居家环境去打造和经营。
1.找出凌乱的源头,丢弃多余的物品
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囤积的习惯。在心理学上,过度囤积其实是一种疾病。一定要避免囤积,否则再大、再美的空间,也会变成凌乱的“杂物仓”甚至“垃圾堆”。在这样的环境中住久了,难免会影响身心健康。“不舍得”“不想浪费”都是人们囤积的理由,但实际上囤积更多是欠缺良好的生活习惯所致。
2.物归原位
用完后把物品放回原处,不随手乱丢,这样可以省去很多整理的时间。切勿养成“等一下再收”“过两天再整理”的“拖延症”。与其每个星期或每个月进行一次大扫除,不如养成好习惯,让自己居住的环境随时保持整齐、干净,让身心得到放松。
3.将物品收进合适的容器
将物品放入各种收纳容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要牢记一个原则—收纳容器不要太深太高,不要将太多物品放在同一个容器中,以保证收纳和取出时的便利性,避免取物品时要“一层一层翻出来”。
收纳时,不妨采用“七五一”原则—看不见的空间放七成满,看得见的空间放五成满,展示空间放一成满。
4.将物品分门别类
衣服、书籍、文件、纪念品……都要有专属的位置。对各种物品进行分类,然后收纳在相应的地方,就能省下很多翻箱倒柜的时间,收拾整理也会变得轻松容易。
(摘自《祝您健康》2020年第2期,一片云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