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伍
进店,用iPad点好菜,扫码付款,短短几分钟后,食物就会沿着半空中的双螺旋轨道,坐过山车般嗖嗖地“从天而降”,整个送餐过程大约只需要17秒。这就是北京“失重餐廳”酷炫的服务方式。
“失重”的创意来自德国的“机械小霸王”马提亚斯。2007年,他发明了让食物沿着轨道“飞”到食客面前的系统,并在纽伦堡开了第一家这样的餐厅。整个餐厅没有服务人员,只有令人眼花缭乱的机械和金属轨道。顾客通过电子设备点餐,餐具和菜品在空中上下翻飞地传送,因此取名“过山车餐厅”。没想到这家餐厅一下子火了,之后在阿联酋、英国、奥地利等国陆续开了分店,依然十分火爆。
北京的“失重餐厅”,是张凤来借鉴“过山车餐厅”的理念做的一次本土化尝试。张凤来是一名创业老兵,与德国“过山车餐厅”的合伙人是多年的好友。看到这家有“科技范儿”的餐厅如此受欢迎,朋友怂恿张凤来把轨道餐厅的设计理念引入中国。经过慎重思考,2017年年初,张凤来决定在北京开一家“失重餐厅”。
在整体布局上,张凤来摒弃了德国“过山车餐厅”全金属装置的设计,除了金属轨道和富有太空感的装饰品外,室内还选用了圆形木桌,弧形玻璃屏障,粉、黄、蓝色桌垫,布艺软沙发等物品,传达出一种柔软和温馨的感觉。因为不管再怎么“科技范儿”,餐厅毕竟还是吃饭的地方,如果完全脱离了烟火味儿,体验就会变差。
经过一番精心打造,2017年6月1日,亚洲第一家“失重餐厅”在北京蓝色港湾隆重开业。餐厅分为上下两层,面积137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60张餐桌。店内一共设置了22条传菜轨道,每条轨道可供给3张餐桌的客人。
“无人点餐,无人上菜,无人收银”是“失重餐厅”的最大特色。开业伊始,特殊的店名、特殊的服务,很快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前来“拔草”的食客络绎不绝。走进“失重餐厅”,迎面而来的是纵横交错的传送轨道和充满科技感的设计,从灯光到座椅,从色调到菜单,都充满科幻色彩,让人恍然有走进好莱坞大片之感。
在“失重餐厅”,顾客如何就餐?顾客进店落座后,会发现餐桌上放着不同颜色的iPad。顾客通过iPad上的智能菜单自主点餐,扫码支付成功后,订单信息会实时同步到厨房的显示系统。接着,厨师根据订单信息出餐,并将餐品送入双螺旋轨道,餐品很快就会送到消费者面前。
也许有人会担心:当食物坐着“过山车”呼啸而来时,怎样才能弄清哪一份是自己的食物?万一弄错了怎么办?其实这个问题张凤来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就是用颜色来区分。如果你桌上的iPad和餐垫是粉色的,那么轨道传送下来的粉色餐盒里的就是你的食物,黄色、蓝色的自然是邻桌点的了。
还有人会问:餐厅共有22条轨道、248个餐位,如何保证菜品准确地送到顾客面前?原来,在出菜口,每条轨道会标有对应的桌号,厨师只要按照对应的桌号出餐就不会有问题。而且轨道的最后一层可以旋转,万一菜品“走过”了,转一圈后也能回来,还可以增加顾客之间的互动,这也算是就餐的一份乐趣吧。
不过,在张凤来看来,对一家餐厅来说,真正重要的还是菜品的质量。为此,张凤来组建了一个以中外名厨为核心的十几人的产品研发团队,以保证菜品的不定期更新。厨师们会根据每周的点餐数据,对售卖数量低的菜品进行替换,把当下市场流行且符合餐厅定位的菜品及时融入菜单之中。
通过合理规划,餐厅的菜品覆盖不同年龄段的消费人群,做到了老少皆宜—既有吸引年轻人的“失重沙拉”,又有专为小朋友设计的“儿童意大利面”,还有符合老年人口味特点的“孜然汉堡”—因而深受欢迎。自“失重餐厅”在北京开业以来,短短一年多时间,就扩展到了苏州、上海、深圳等城市。
张凤来说,“失重餐厅”看似在玩黑科技,但本质上还是餐厅,只是把传统的餐厅做得更有意思而已。无论餐厅的经营方式如何改变,保证服务质量永远是王道。只有保持菜品的高质量、维持顾客的新鲜感,餐厅的经营和发展才能持久。
(摘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0年第3期,秋水长天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