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艳
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恰当使用信息技术,可起到有效创设教学情景,分散重点,突破难点,起到传统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积极上进的心理状态,还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探索精神的培养都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合理运用,增强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因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去寻找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因此,如何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在语文课上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例如在学习北京版教材第8册《神奇的鸟岛》一课时,课堂中我们在学生汇报时让学生在白板上随着学生的发言圈画、批注;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在白板上拖动词语填空;或是通过抢答,随机抽取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上学生不但学习热情高涨而且互动热情高涨。
合理运用,突破教学难点
信息化教学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等特点,既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又能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操作的内容。因此在语文课上灵活、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分散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京版教材第8册《神奇的鸟岛》一课,复述“鸟岛保卫战”是课堂的一个难点。我利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逐一出现“保卫战”中各个鸟的图片及重点动作,让学生有条不紊地逐层复述,化解了复述的难度,让学生轻松学习“复述”。
合理运用,化抽象为直观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的基础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有直接联系。即使到了高年级,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因此,在教学中,应凭借信息技术等直观教学手段,把抽象的事物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更好地掌握学习要点。
例如在讲《神奇的鸟岛》一课时,学生提到鸟岛上的鸟多,强调“低头看,满岛都是各种各样的鸟、鸟巢和鸟蛋,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岛上的鸟多,出示岛上鸟多的图片,学生在惊叹声中直观地感受到文字的内涵。
再如,在让学生用“那( )是( )……”句式进行写话训练时,为了让学生细致观察图片上各个鸟的特点,通过白板“放大镜”功能放大鸟的某个特点,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好习惯,也让学生的写话训练落到实处。
合理运用,及时有效反饋
电子白板和优学派电子书包的及时反馈功能使其具有了传统的多媒体投影机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更好地与学生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课堂练习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自由选择问题做答,这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满足。电子白板和优学派电子书包的强大交互功能开启了学生心中的大门,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放飞了学生创新的翅膀。
如:在课堂上,可以利用优学派“汉字听写”功能给学生听写,当学生听写完字词后,优学派马上反馈出每一个学生字词掌握的情况,教师结合优学派上的反馈重点讲解,让教学更有时效。
在上整本书的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优学派的“互动课堂”功能,通过电子试题了解学生读整本书中某个篇章的读书效果,之后结合优学派上的数据反馈,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关知识,让学生学得更有意义。
合理运用,拓展学习空间
电子白板和优学派都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资源库以供反复使用,里面自带的各个学科的素材琳琅满目,使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随时调用,同时在制作课件时无需多方寻找合适的素材,另外老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或是连接其他计算机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并存储下载所需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是交互白板活动挂图中的背景、页面图象,也可以是FLASH动画,甚至是名师课堂实录。而且通过网络链接,电子白板和优学派也可以和其他教学资源相链接,可以使学生在解答某一题目时直接链接到更多的练习形式,同时也可以有更多相关的知识及解题思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同时也能对类似的问题做到举一反三。
例如在课堂中,利用pad“互动题板”功能或是电子白板的“多屏互动”功能,让学生当堂仿写或是联系生活写片段。当学生提交后,教师既可以随机抽取学生提交的写话也可以根据巡视时了解到的情况勾选出几个学生的写话进行对比,之后在学生展示分享写话后,让学生投票,提高学生写话的趣味性和学生写话的积极性。
总之,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时交互、及时反馈、强大的资源共享等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认知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从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也更加自主高效!
(作者单位: 北京市顺义区裕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