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
摘 要: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既不能一味地回避上网的问题,同时也不能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手机上、网上。从现实生活来看,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APP的广泛使用,不仅使得家长成了低头一族,更为糟糕的是学生也开始呈现“手不离机”的状态。本文提出要借助典型案例,重新认识健康上网的重要性;整合教育资源,再次关注健康上网的层次性;搭建多维平台,充分展现健康上网的立体性。
关键词:典型案例;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健康上网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下公民必不可少的生活手段。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既不能一味地回避上网的问题,同时也不能将所有的精力都全部都用在手机上、网上。从现实生活来看,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APP的广泛使用,不仅使得家长成了低头一族,更为糟糕的是学生也开始呈现“手不离机”的状态。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自然不能一味地打击或者回避这样的问题,但也不能纵容学生以如此状态发展下去。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合理地运用手机,恰当地上网,才能让学生健康地成长。
一、借助典型案例,重新认识健康上网的重要性
对于正处于形象性思维阶段的学生来说,如果一味地提出所谓的制度与要求,学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抵触性情绪。为此,班主任就需要改变点拨和引领的方式,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小学生的感性感知相对鲜明,班主任可以运用鲜活而典型的事例,尤其是同龄学生的事例,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不健康上网的危害。
班主任利用课余时间为孩子讲述了一个本区发生的事例:一个小学高年级学生因为经常使用手机,迷上了手机游戏,经过父母和老师的几次管教,都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最后父母无奈,只得没收了孩子的手机,结果这个孩子与父母大吵一场之后选择了跳楼。教师将这事例讲述给孩子听,并组织他们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很多学生表示不能控制自己手机上网的时间是罪魁祸首。血的教训、惨痛的经历,让每个孩子都懂得了健康使用手机、合理上网的重要性。
对小学生来说,案例是鲜活的,故事是鲜明的,这比任何一种形式都更为重要。教师讲述之后也没有发表意见,而是为学生搭建多维化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在聆听之后进行感知与思考,并形成自己的体会,让学生在相互研讨的过程中逐步深化认知,开掘出生命健康成长的通道。
二、整合教育资源,再次关注健康上网的层次性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而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样的漫长过程决不能停留在同一个维度,同一个层次上,而需要对教育的着力点、关注的层次性进行整体性感知,这就意味着教师不能局限在单一的教育资源上,而站立在一个整体性视角层面统整把握资源、平台和阶梯,让学生在不同维度上获得不一样的体验。
教育绝不是学校和老师一方的事情,单靠教师和学校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是相对薄弱的。青少年合理使用手机、健康上网已经逐步成为一个社会性话题。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地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等不同的资源,比如可以借助家长的资料和力量,指导家长巧妙地监控使用手机的时间,指导孩子合理健康上網;可以整合社会资源,比如邀请相关心理学方面的业内人士,对家长和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知识辅导和心理干预,可以邀请公安局、派出所的相关干警,讲述有关青少年犯罪的案例,让学生的警钟长鸣。
从学校、教师的单一资源,到家庭、社会资源的有效统整,学生肆意使用手机的现象就能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范畴都得到关注,学生也就没有任何逃脱的空间,也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和状态,为扭转不健康上网的现实奠定了基础。
三、搭建多维平台,充分展现健康上网的立体性
养成健康上网的习惯最大的阻力,就在于很多学生会打着利用手机来学习的幌子,为自己不健康上网找到相应的借口。这就给教师和家长监管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和困难,教师就需要搭建多维平台,让学校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体悟,使得学校以不同的形式来指导学生合理上网,做到学习和健康两不误。
比如在本学期,我们班就围绕着“健康上网、合理使用手机”的主题开展了主题班队活动。在这一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完全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他们自己选择资料、确定节目形式、选配演员。在活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拥有了绝对的自主权利,用自己的方式来排练,与孩子在共同商量的过程中打造精品节目,更为重要的是在准备的过程中认识到健康上网的重要性;其次,在活动展现的过程中,学生先后呈现了歌曲、相声、舞蹈、双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让小演员们兴趣勃勃,更让所有参与观看的学生受益匪浅,他们在笑声中认识健康上网的重要性,借助于活泼的形式调整了自己的认知,起到了较好的育人效果;在活动之后,教师鼓励学生针对本次活动撰写自己的感受,巧妙地推动了学生内在认知能力的生长。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充分运用了正式的班队平台,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都需要认识到作者的内在认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教育活动的仪式感,真正懂得如何才能健康合理地使用手机。整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半点教育,甚至连引导都没有,而是让学生全部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在认识的过程中落实主体地位。
总而言之,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入手,巧妙地借助于资料、平台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改掉胡乱使用手机的问题,更好地推动了学生生命健康地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