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铮
摘 要 高速铁路工程建设质量与项目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信息化技术在诸多领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也是如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及其重要性,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速铁路;项目管理;信息化;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信息化在高速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中也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高速铁路发展中,信息化项目管理是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建造中采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有效完善管理工作,进而促进铁路工程的顺利竣工。
1高速铁路信息化概述
目前,在我国诸多行业的发展中,信息化成为十分重要的发展趋势。信息化的应用密切了全球各地的联系,并且也促进了国家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在铁路事业发展中,信息化的应用不仅可带动区域的发展,而且其也是行业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的主要象征[1]。
2高速铁路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高速铁路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高速铁路发展中十分关键的环节,信息化建设可促进信息共享,有利于多个部门的协调与沟通,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同时也推进了数字铁路的建设。
(1)促进信息共享。信息技术在高速铁路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形成公共信息控制体系,其可推动不同部门的信息交换,不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优化了施工管理综合水平,还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增大了施工项目信息的透明度,进而保证工程参建各方均可及时了解工程施工实际。
(2)有利于各部门及时沟通。工程施工企业多个部门的有效沟通有利于信息的交换与传递,其推进了工程建设的平稳开展。所以,在工程施工中,该管理应当受到施工单位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建筑项目,在工程施工中需要涉及多个部门和诸多人员。项目工程建设施工中,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的负责人需以管理平台为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及时了解工程建设中的各类问题。
(3)完善管理方式及业务流程。信息化并不单单等同于自动化,其是业务与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在建设单位管理中,信息化的发展是一次重要的变革与创新,建筑单位的范围十分广泛。因此,在工程建设施工前期,需要选择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其也为创建专业的信息平台创造了有利条件。
(4)提高管理能力。高速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其施工技术十分复杂,而且对工程质量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施工的时间也相对较短。所以,若要充分保证高速铁路工程施工的平稳开展,就必须做好工程管理工作。现代管理模式日益成熟,信息化管理方式也成为工程管理的主要方式。在高速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中,应当积极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以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作为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科学分析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决策。与传统的施工管理方式相比,信息化管理模式全面利用了计算机技术,其可实现互联网通讯、打印报告及存储文件等多种功能,且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均得以显著提升。现阶段,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信息化在高速铁路项目管理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施工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显著提高高速铁路施工管理水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的应用[2]。
3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
(1)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当前,我国计算机技术得到普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高速铁路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应科学应用现代科技不断提升高速铁路建设管理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同时还要更加科学和严格地监督工程现场施工的基本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各级指挥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不断优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水平。
(2)管理信息化的原则。首先,始终坚持统一领导、规划、管理等,并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资源,保证技术政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其次,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先进、经济、可靠、适用和成熟的技术准则。再次,信息化管理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我国铁路客运工程调度智慧的基本要求,準确分析日后发展的基本趋势。再者,积极学习和应用国内外铁路工程调度指挥管理的经验和基础性成果,将集成创新与自主创新有机结合,加大自主开发力度,进而创建更为强大的自主知识产权信息系统。最后,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务必始终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出和滚动开发等原则[3]。
4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功能分析
(1)工程施工安全监测与监测子系统。利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能够保证现场监控的自动化水平,在监控系统当中也能够主动地识别与跟踪画面车辆、工人和物体等的情况,进而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监督的功能,明确检测现场是否存在盗窃或违规操作的问题。此外,其还可提取视频元素,促进后期快速搜索的有效开展。不仅如此,在相对单一的通道中也能够结合实际和需求切换多个场景,提前在管理系统当中录入工作人员的个人信息。再者,工作人员也可以ID卡进出施工现场,无ID卡的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要做好登记工作。
与此同时,该系统还可实现远距离刷卡。该系统运行中充分融合了设计、勘察、环调和施工组织等基础材料管理沉降监测和报警系统,其可实现新闻发布、风险评估与排查、风险预告、安全预警和现场巡视等多个功能,做到全面了解和掌握现场施工的数据以及工程建设生产的进度。
(2)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高铁工程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工程实际积极建立网络计划数据库,可借助信息系统来上传和浏览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计划编制等重要内容,创建更为独立且完善的征地拆迁档案库,录入并整合拆迁数据,并以数据为基础绘制进度图标,编制完善的工程进度报告,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工程设计、工程物资和工程监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管理。
(3)工程调度指挥子系统。此外,还应积极开发铁路工程施工现场辅助管理系统,其可以较快的速度和较为简单的方法充分了解并掌握工程施工现场当中的各类数据信息,并且还可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信息更新处理,保证客户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了解并掌握工程建设的信息,增强工程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促进现场施工的平稳进行,同时也可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合理利用互联网信息系统还可实现施工组织设计业务与信息资源的有机结合,提高该环节的自动化水平,增强其规范性。另外,自动化技术还可保证高铁应急救援机构与管理人员的管理质量,为全过程动态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当地政府建立更加和谐稳定的合作关系。
5高铁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关键技术分析
(1)信息共享机制。高铁工程建设具有较强的复杂性,而且其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不同部门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规模的数据信息,数据的共享与交换也成为部门协调的重要环节。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另一方面还需充分结合建设与运营管理无缝衔接,进而形成较为完善的集成系统。信息共享为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在数据交换的过程中,其联动性需满足该环节的基本要求,且各部门应积极参与其中。
(2)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以笔者参与过的张呼高铁为例,其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措施优化已有的工程质量管理方式,建立信息化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应用电子施工日志系统,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可利用手机等智能终端及时填写、上传项目建设过程中检验批、施工日志等基础资料,实现施工现场技术、质量信息记录的真实、完整、可追溯;应用视频监控系统,对张呼高铁重难点及控制工程进行实时视频监控,解决因线性工程线路距离长、重难点工程独立、分散等客观原因造成的现场检查循环周期长,工程质量实时信息掌握滞后的问题;通过采取上述信息管理措施,畅通信息沟通渠道,有效解决建设管理单位(业主)对质量信息掌握滞后的问题。同时,通过对试验室信息系统、拌和站信息系统、路基连续压实信息系统、BIM技术等施工过程信息化控制措施的应用,实现对工程质量的实时控制,有效提升了工程質量。
(3)应用BIM技术。BIM技术全称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就是运用三维数字化技术配合智能化工具将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集成、分析,最终将这些数据以3D可视化模型及数字报表的方式展现给项目中参与各方,进行工作的指导、进度、成本等分析,最终提高项目整体的质量。在高速铁路站房施工中,应用BIM技术建立房建工程土建模型、建筑结构模型、电气设备安装模型,对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利用BIM技术碰撞检测功能,纠正差、错、漏、碰问题,有效提高设计质量,为保证施工质量创造条件。
6结束语
高铁管理信息化具有复杂性,且高铁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内容相对较多。在工程建设中,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应用多种信息化技术。为了保证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管理人员需积极创建全新的管理理念,适度改变管理标准,为管理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现阶段,我国高速铁路工程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信息化管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成熟,更好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工程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积极完善工程管理技术,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改善管理质量,为高速铁路工程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李峰.国际高速铁路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化解措施[J].低碳世界,2017,(29):233-235.
[2] 于恩.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及其重要性[J].四川水泥,2017,(7):149.
[3] 王军峰.高速铁路建设信息化的分析与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4):27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