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鑫源 毕文静 苏艺铄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并驾齐驱的时代,人们享受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对大数据的高速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质疑,对自己的信息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个人财产安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往往提升了人们在物质生活享受感,却忽略了在精神层面的安全感,而财产安全占据了人们绝大部分的安全感,在当今时代,人们的财产信息受到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这类问题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文章追根溯源,从涉及个人财产的业务执行、法律建立与机构监管以及信息技术软硬件发展等多个方面剖析个人财产信息泄露的问题,并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大数据时代的财产信息安全防护提供帮助。
Abstract: In the era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big data, people enjoy the convenient life, but also submit more questions abou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and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ir own information security, especially personal property securit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ra of big data often enhances people's enjoyment of material life, but ignores the sense of security at the spiritual level. And property security occupies the vast majority of people's sense of security. In today's era, people's property information is violated from time to time. Such problems should be highly valued by the whole society. The article traces the roots, analyzes the problem of personal property information leakage from many aspects involving personal property business execution, legal establishment and institutional supervis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proposes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the process of analyzing the problem. It can provide help for property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tection in the era of big data.
關键词:大数据;信息骚扰;财产隐私
Key words: big data;information harassment;property privacy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15-0210-03
0 引言
大数据一体化的飞速发展,最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其次便利了人们的经济生活,人们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真正的实现“足不出户而日行千里”,人们可以在不同APP上满足自己的各种生活需求。然而随之而来的便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与个人财产隐私安全不平衡的诸多问题,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便利的同时,亦想摒除伴随大数据发展的副作用,希望通过技术手段保护财产信息不受侵犯,经济生活不受叨扰。2009年我国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七)》中的第253条将非法获取、出售和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列入刑法并设立罚则,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参照这一规定获得较为具体的法律保护。然而近年来人们依然不间断的收取到推荐选购股票、购房购车、办理信用卡等短信、电话和邮件,由此可见仅靠法律的颁布和部门力度较小的监管,难以达到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效果,尤其是人们最关心的财产隐私依然受到不同程度的侵犯。因此提升公民对个人隐私的安全感,一定要以财产隐私作为突破口才能受到各界的关注并逐步实施和完善保护个人隐私的相关措施。
1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背景下侵犯财产隐私状况的普遍化问题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让国内外媒体震惊于中国领导人的远见与担当。在中央网信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虽只有一字之变,但却预示着中国互联网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
与此同时,网络安全问题和个人财产安全问题向人们伸出了黑暗的手,无时无刻不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威胁。有调查结果显示,有很大一部分人的个人信息存在严重的泄露问题,人们在生活中频繁受到电话、短信、网页广告的骚扰,这已经是影响公众生活质量的一大难题。由此可见,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让数据呈现了井喷式的增长,这也标志了我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数据都会在互联网上留有痕迹。人们可以在淘宝、京东、蘑菇街等进行网上购物,可以在贝壳找房、瓜子网进行购房购车,可以使用支付宝、微信等手机支付功能代替百万钱财出门,可以在线通过同花顺、银行APP选购金融理财产品,等等这些经济生活的变化统统给人们的精神世界、物质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然而物质生活提升的同时,互联网时代也给我们带来了财产信息泄露的诸多问题。那么,如何保护公众的财产信息安全和提升经济生活质量也就成为了我们面临着的一大问题。
2 大数据背景下公众财产隐私安全面临的诸多问题
2.1 金融银行业业务执行不严密状况
2.1.1 银行、公司、金融机构等保存信息不善
银行作为经济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汇集了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所以,银行等此类金融机构便成为了众矢之的,频频受到网络黑客的攻击,但银行在不断进行业务创新的同时,信息安全防护却没能跟上创新的步伐,使得二者之间的矛盾加剧,客户的财产隐私泄露问题愈加严重。无论是在系统安全方面的云计算还是在数据安全方面的大数据,都存在着边界迷糊的问题,这就同时伴随着信息泄露的隐患。而近年来,银行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譬如,美国第七大商业银行“第一资本金融公司”所掌管的大量个人信息曾被一名“黑客”窃取,此事影响深远,致使六百多万用户的银行财产信息存在受损失的风险。
2.1.2 在金融机构间存在信息买卖的情况
2019年侦破的“数迈”网站买卖个人信息案件向我们透露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公众的财产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正如“数迈”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采取非法手段获得大量的公民个人信息并吸引了大量多的新客户,这关系着上亿用户的财产信息安全。而信息的大量泄漏的源头主要是一些掌握大量个人信息的单位、工作人员,尤其是掌握几乎全部公民信息的金融机构。这种信息资料管理模式本身存在着极大的漏洞,一些员工受巨额利益的驱使,将个人信息批量盗卖。非法获得个人信息的单位或者个人,大量发送垃圾信息、垃圾邮件,甚至有人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便利进行“人肉搜索”,严重侵扰了人们的生活,除此之外有诸多不法分子借着信息保管的漏洞,组成诈骗团队,展开财产诈骗等不法活动,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2.2 法律监管问题
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受到侵犯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我国的法律不健全,尤其是关于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条文覆盖范围不够全面,大部分条文穿插于各个法律当中,没有独立的信息安全保护法,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杨立新教授提出的问题,我国对网络信息安全這一方面的法律缺少详细的规定,法律规范不够具体且行政法规范的级别过低,这与国外许多国家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相比较还有待改善。所以,我国在有关的法律法规监管方面,还需加强力度,集中力量采取措施规范各个单位机构的行为,限制他们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防止他们在掌管信息的同时滥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给公众的财产信息安全带来损失。
2.3 信息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的各种信息链接之间的联动性对财产信息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互联网信息的联动性使得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信息检索更加便捷,人们可以通过微信、qq、支付宝等账户登录很多不同的平台,且大部分人会更加容易的接受各种应用要求的权限,例如获取手机定位、通讯录、短信等敏感信息的权限。以这样的方式实现各种信息的汇集形成了个人信息网络,使得人们的个人信息更加公开化 ,信息更容易被非法获取。所以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工作、生活上的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不安全因素,网络各种信息链接之间的联动性就是一大威胁。譬如:不明应用的下载、连接陌生的WiFi、管理权限的授权、账号授权,各种趣味测试、各种的未知链接等等,都会对我们的个人财产信息造成威胁。
3 根本解决公众财产安全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3.1 完善法律法规
应当系统地建立一部关于隐私权保护的法案,其中应当着重详列网络信息安全及财产隐私权保护的相关保护规定,在规定之上加大惩罚力度,把侵犯财产隐私权的行为等同于其他重大恶劣事件从重处罚,增强人们关于隐私权保护的话语权,提升财产隐私权在人们心中的威严,使得人们在个人财产信息受到侵害的时候更倾向于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2 加强社会监督
最有效的监管一定来源于人民群众,所以在隐私权保护法律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建立一个线上线下一体化、方便、快捷、易于操作实施的举报维权机构,使得人们有直接便捷和低成本的维权方式,如此一来人们在面对自身隐私受到侵犯的时候才能更倾向于举报和维权。同时该机构应当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设立不同的部门,安排与之相对应的切实有效的处理机制,尤其要单独设立侵犯财产隐私防控部门,对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环境,以及涉及支付功能的运营商实行不同程度的监管及不间断的线上监测,防止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3.3 加大资源投入
国家在加强立法监管的同时,应当对安全防护加大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科研的投入,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的开放程度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二者的联动性也在迅猛的强化,渐渐在网络上呈现一个无懈可击的状态,长此以往必定难以掌控,所以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掐掉事态步入恶化的源头,以科技的手段加强财产隐私的安全防护,并加大关于隐私防护的科学研究成本的投入,从全社会搜集隐私保护尤其是财产信息保护的诸多需求,从需求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研究,提升技术研发的效率和速度,从而尽可能的赶上公开程度不断扩大的互联网和大数据。
3.4 规范业务执行环节
规范具有支付功能以及需要绑定银行卡等的产品运营商和财产理财机构的业务执行过程,在强化产品创新的同时注重财产隐私安全。有研究显示有很大一部分信息泄露可以归责于诸多运营商以及金融机构的保管信息不善,不难判断各大运营商及金融机构之间很可能存在通过信息买卖从中获益的可能性,所以应当加强业务执行的透明度,在各大运营商获得诸多权限的同时由财产隐私监管部门判断获取这些信息是否具有合理合法的理由,并在这个过程中探查各个机构在业务执行的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财产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充分完善各大机构及运营商在执行业务的各个环节是现在我们维护自身财产隐私权的一个很大的难题,这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的参与与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个人隐私不受侵害,尤其是财产隐私,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有很多财产隐私受到侵犯的案例就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我们也频频听到令人扼腕痛惜的结局。技术的进步带给我们很多的福音,我们也要时刻注意这些福音的背后所掩藏的危险。财产隐私的漏洞根深蒂固,若不及时铲除终将引来更严重的祸端。这需要政府部门、运营商、金融机构以及社会公众的齐心协力,以保护我们的个人经济生活不受叨扰。
参考文献:
[1]张颖.大数据时代侵犯财产隐私权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2]蒙荣.电子商务环境下个人用户信息安全与保护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
[3]霍宝东.浅谈金融科技时代商业银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电脑,2017(08):17-19.
[4]高扬.对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立法设想[J].法制与社会,2013(31):158-159.
[5]刘志杰.浅谈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现状及对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1):10-11.
[6]卢桐.从财产到隐私——对个人信息权利基础的宪法回应[J].研究生法学,2019,34(01):10-20.
作者简介:杨鑫源(1998-),男,河北张家口人,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本科,研究方向为金融工程;毕文静(1998-),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本科,研究方向为会计学;苏艺铄(2000-),女,河北邢台人,河北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本科,研究方向为税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