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雨菲
本文从陶渊明的三篇著名诗作《停云》《咏贫士》《五柳先生传》入手,分析诗句中的典型意象,探索陶渊明在意象背后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停云》并序中的孤独与达观
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園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在诗歌第一章呈现的第一幅画面里,陶渊明在一个舒适的阴雨天,独自一人在窗前饮酒。朋友无法前往,此时的他内心寂寞,搔首等待。初读这首诗,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闲适,毕竟陶渊明留给世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安然自得的隐士形象。但深究之后,人们会发现在这表面的平静之中仍隐藏着淡淡的忧伤。
诗的每一句似乎都有暗示。首句的“霭霭”和“濛濛”呈现的是一个阴雨天,就个人的感受而言,一般晴天会让人心情舒畅,而阴雨天则会让人情绪低落。因此,这里的天气首先暗示了陶渊明此时的心情。再者谈第二句,八方之外都是一片天,这阴雨连绵的平旷大道阻碍了谁呢?由“良朋悠邈”可知,它阻绝了高朋良友与他的往来和亲近。“阻”字就像白纸中的那个黑点、脚下的一颗硌脚的石子,让人心中烦闷。第三句中的“静寄”“春醪”——静静地品酒,似乎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但是后面那个“独”字不免让这一场景增添一丝寂寥的味道。毕竟一个人喝酒多是借酒消愁,与好友一同饮才有舒畅之快感,所以李白就算独自喝酒也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可见“春醪独抚”之寂寞。最后,好朋友在远方不能来到,诗人搔首踟蹰地等待,内心是烦闷而焦急的。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诗歌第二章与第一章的意思大致相同,但第三句中多了个“闲”字,使得诗歌的基调好像没那么悲伤,气氛有所缓和。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
竞用新好,以怡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
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由诗歌第三章可以看到,呼应序中的“园列初荣”,陶渊明的院子里树木茁壮、枝叶繁荣,竞相以其始荣之枝叶快慰余情。院子里的植物生长得如此之快、之茂盛,人的时间亦如白驹过隙般流逝,什么时候“我”才能得一知己,两人痛快地谈论一生的经历呢?这里,笔者读出了一丝寂寞之感。
在陶渊明的诗中,人们常能感到他的寂寞。这种寂寞一是“有所为而不能”的遗憾,二是无人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无奈。例如,《咏贫士》(其一)说“知音苟不存”,还有《与子俨等疏》说“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当在外无知音,妻儿也都不理解他的时候,天地之间唯有自己的孤独是陶渊明一直承受的。前两句感慨“园列初荣”,可见诗人对于万象是有感知的,内心是敏感的,但后面半句的“怡余情”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要抚慰我的心情”。肯定是诗人的情绪低落了,需要人抚慰。但朋友不能到来,陶渊明只能寄情于欣欣向荣的树木——自己园子里的植物似乎也有灵性,知道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用繁荣的景象来安慰“我”。可是,这是陶渊明真正想要的吗?当然不是,树木是没有情感的,陶渊明想和“良朋”说彼平生,只因求不得才寄情于物,这也是一种悲凉。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
敛翮闲止,好声相和。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
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陶诗中爱用自然之物,如第三章提到的“东园之树”和第四章中的“飞鸟”。“鸟”并不特指某一种鸟,这一意向在陶诗中代表过许多不同的情感。叶嘉莹先生在对《饮酒(栖栖失群鸟)》的解读中就提到,“陶渊明在用鸟的形象时往往有不同的含义”,例如,“久在樊笼里”说的是一只被束缚的鸟;“望云惭高鸟”描写的是一只自由高飞的鸟;“飞鸟相与还”是写一只已经找到归宿的鸟;“栖栖失群鸟”指一只孤独的,脱离其所归属群体的失群之鸟……而此诗中的“飞鸟”并不特指一只,而是一群鸟,它们相继飞落在“我”的庭院里休息,成群结队,叽叽喳喳地唱歌,好不热闹,好不快活。这里描绘的又是一幅乐景,但当镜头转向陶渊明本人时呈现的又是什么情景呢?他是孤单的一个人,望着成群的飞鸟,他极其想念自己的朋友,想和飞鸟一样将心中所想一吐为快,但“悠邈”的“良朋”是否真的存在呢?可想而知了。
学者邓小军《陶渊明“饮酒”诗作年考》中,推定“陶渊明《饮酒》诗,作于永初三年秋分八月初十之后一段时期”,认为刚从居忧的索漠和寂寥中解脱出来的陶渊明,“虽有欣赏春光夏景的耳目之娱、浊酒自陶的东窗之乐,但离群索居的叹息、赶不上黄唐殊世的感慨、百年易逝而事业无成的惆怅,始终凝成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感”。
由于陶渊明性格的原因,他的诗总是让人觉得超脱通彻。整首诗读下来,让人看到了欢快的景象,也感受到了诗人的寂寞,但总体而言,这首诗给人的感觉是哀而不伤。或许是因为陶渊明的性格本身就是恬淡的,他不会像浪漫的李白那样激动地张口就“噫嘘兮,危乎高哉”,也不会像李煜那样直白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或者,“达观”只是表象,是他突破自己内心孤独围城的一种尝试。因为读者既然仍能感受到那淡淡的孤独寂寞,便说明这些达观的表象并不能完全掩盖陶渊明内心的孤愤、孤寂。
艺术特色上,陶渊明受《诗经》影响颇深,诗歌《停云》的各章便都采用《诗经》中常用的“兴”的手法,以写景的方式兴起。由于陶渊明学富五车,也很喜欢用典,所以他的诗总是给人一种含蓄、隐晦的感觉。古时候,文人的阅读量都很广,不仅读书还背书,所以陶诗对于当时以及后世的文人来说并不难懂,因为其中的典故只要他轻轻一点,众人就都明白了。但放到今天,狭隘局限的知识储备让笔者常常只看到陶诗中的“画”,而看不到“画”中之“诗”。有人说王维的作品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笔者看来,陶诗亦是如此。如果不去深入挖掘,其诗就像一幅山水画,让人看到了诗中的自然美,但其中隐含的哲理容易被忽略。一旦失去了哲理性,陶诗的价值便不能被很好地理会。
二、《咏贫士(其一)》中的孤愤与超脱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在笔者看来,《咏贫士(其一)》是一首非常典型的表达陶渊明内心孤独的诗。首句以“孤云”自比,实在妙哉:世间万象都有各自的依托,只有天上那一片孤云独自彷徨,黯然自灭,不留痕迹。温汝能评曰:“以孤云自比,身分绝高。惟其为孤云,随时散见,所以不事依托,此陶渊明之真色相也。”下一句中,他又把自己比作那只“迟迟出林翮”的鸟,当众鸟在晨光下相互追逐远去的时候,这只“懒鸟”却晚出早归,显得很不积极。这就好像先前提到的那只“栖栖失群鸟”,这只鸟的行为也是脱离了原属的集体的。了解了陶渊明的生平之后,人们很容易想到他以此自比的意图。魏晋乱世,士人都在为前途奔走,唯有陶渊明选择了隐居,拒绝“汩其泥而扬其波”,其间也有不少官员来劝他,但都被他拒绝了。做出这样的选择是要有很大的决心、付出沉重代价的。
《咏贫士》七首诗创作时间为426年,为陶氏归隐晚期之作。在此期间,陶渊明的生活是十分贫困的,有时甚至到了行乞的地步。但即使在这样的厄境下,陶渊明仍不愿随波逐流,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于是在作了《归去来兮辞》之后,他便不再出仕了。
不做官就没有钱拿,虽然在家种田也有一定的收入,但是遇到灾荒便入不敷出了。在《与子俨等疏》中,陶渊明也坦言“使汝等幼而饥寒”“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由此可见,陶渊明“守故辙”是以全家饥寒为代价的。他的内心也挣扎过,但即使妻儿都不理解,他终是坚定了心志。陶渊明曾三次出世入世,除了第二次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外,其余两次都是贫困所迫。为了家庭,陶渊明也曾试着做官挣钱,但其纯净的内心终究无法容忍官场的黑暗与险恶,因此最终选择隐居。因为经历过挣扎,因为他“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所以陶渊明是一个“真”人,他的真诚和坚定让人敬佩。
又因为陶渊明已经认清现实,知道自己的政治抱负已灰飛烟灭,所以归隐变成了他唯一也是坚定的选择。这一选择的后果便是“寒与饥”“知音不存”,为了摆脱这种悲剧性感受,他把目光投向了历史,在历史中去寻求隐居守志、固穷安贫的古贤,并引为同调,以藉慰其复杂凄楚的心灵,这也是陶渊明写下《咏贫士》的目的。
最后一句看似在感叹自己不被人理解,没有知己,程度之深还用了一个“悲”字,好像增加了悲剧意味。但一个“何”字开始了反转——既然选择要走这条路,既然知道自己要经受的艰苦,那么“我”也就不必为没有知己而悲伤了。于是,话锋一转,“孤愤”在空中暧暧自灭,天地间一股“超脱”之气油然而生。
三、《五柳先生传》中的孤清与超然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全文的基调和前两首诗表现得很相似,都让人有“恬淡”之感。学界对于这篇“自传”的真实性有很大争论,有人觉得陶渊明写的并不是自己,因为根据他的一生经历,陶渊明根本没有那么乐观豁达。但如果这篇就是陶渊明的自述,笔者认为也说得通,因为根据之前的套路,文本虽表现得旷达但仍暗藏玄机。
首先是首段的九个“不”字:前两个“不”字——“不知何许人也”“不详其姓字”体现了五柳先生的神秘感;“不慕名利”“不求甚解”“不吝情去留”则表现出陶渊明通达、洒脱的性格;“不能常得”“不避风日”让人看到陶渊明的家境是贫寒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则充分体现了陶渊明的志向和人生态度。
再者,为什么陶渊明受邀喝酒时一定要喝醉呢?“期在必醉”,难道喝一点不行吗?不醉不行吗?这个“醉”是真的醉吗?
“醉酒”让笔者最先想到的就是“消愁”。古人常说,快乐地喝酒是不易醉的,只有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才更容易喝醉。结合文本来看,陶渊明喝醉就直接回家了,回到家看到的是什么——“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家里是一片萧然之景。正常情况下,他应该是会悲伤的。试想,如果陶渊明在亲友家中快活地喝酒,在意识尚清醒的时候回到家,看到如此萧条之景,心里难道不会产生巨大的落差吗?因此,对于后面“晏如也”的心态,笔者也表示怀疑。
陶渊明比大多数人都要旷达很多,他可以为了身心的自由放弃名利。但阅读了他的许多诗文后,人们不难看出陶渊明其实并有完全放下。因此,看到家中的破落贫穷,陶渊明是否真的觉得很开心,无所谓呢?或许他是真的醉了,因为醉了,所以在那种飘忽的状态下,他有一种超脱的感觉,变得更加通达、自然。而在清醒的状态下,他还是会“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因现实的残酷而添了些许忧虑。
如果这篇传记真不是陶渊明的自传,那文本的豁达恬淡之气要更重些,因为这是和陶渊明的经历相比,这是他所艳羡的生活,是他心中的“桃花源”;但若是自传,其中的超脱、达观便是五柳先生掩盖内心沉重悲凉的面具。
(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