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强 王亚仓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式会议,会议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要求。
在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不尽相同。因此,为立足于知识创新新时代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及增强人才与中国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势在必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国家创新能力与微观主体的创新能力息息相关,而研究生作为国家未来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主力军,是微观主体中的关键环节。因此,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及其提升路径问题,国内学者已经有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创新研究的角度主要分为创新主体[1]和创新外在环境[2]两大方面。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共回收问卷87份,回收含有缺失值问卷11份,回收有效问卷76份,分析问卷数据表明研究生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合格、创新能力弱。因此,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势在必行。本文主要贡献有:一是研究“双创”与“新经管”背景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丰富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的理论成果;二是依据问卷调查数据,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量化研究生创新能力,清晰明了地显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为有针对性地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创新能力是指在积累创新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新实践并取得创新成果的能力。而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下研究生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其中以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为核心的创新知识、以创新想象和批判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思维、以学术批判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创新素质、以学术论文和课题研究为核心的创新成果等都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
1.问卷的设计
问卷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研究生的基本信息调查。主要包括性别、年级和专业。二是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现状调查。主要包括成绩排名、信息检索、知识更新、知识运用、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竞赛获奖,以及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等。三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调查,主要包括创新活动、创新环境和创新实践等。
2.指标的选择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创新能力的重视,国内学者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热度急剧提升。目前,国内学者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指标选择的研究已十分详尽,因此,本文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参照杨蕙馨(2012)、邹浩、周恒洋(2015)、徐吉洪等(2016)和刘雷、詹一虹、黄英辉(2018)所做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依据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将研究生创新能力X分为创新知识X1(综合成绩排名X11、知识更新能力X12和知识运用能力X13)、创新品质X2(自我学习能力X21、信息检索能力X22、新情感与意识X23、新想象能力X24、辑思维能力X25、判思维能力X26)及创新成果X3(学术论文数量X31、核心期刊论文数量X32、主持科研项目数量X33、参与科研项目数量X34、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获奖X35)三大部分[4]。
3.指标权重的确定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指标选择和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解决后,下一步是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本文在设置研究生创新能力指标权重方面参照杨蕙馨(2012)所用的方法,即层次分析法[5]。
本文在计算研究生创新能力数值过程中,将每个二级指标均依据问卷选项计0—3分,研究生创新能力总计3分。通过计算得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具体数值后,为清晰直观地显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情况,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百分比化,其中公式为:百分比=研究生创新能力数值X/3(3为研究生创新能力数值满值)。若百分比数值大于或等于60%,则视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合格;若百分比数值小于60%,则视为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合格。
图1 研究生创新能力直方图
此外,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测算中所有参与测试的研究生均不合格。研究生创新能力百分比的平均值为31.00%,中位数为31.05%,表明参与测试的研究生创新能力普遍偏低,创新能力弱。研究生创新能力百分比最大值为59.08%,最小值为5.13%,表明参与测试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差异大,应当注意对研究生进行分层次教学。由图1可知,参与测试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均不合格。虽然研究生普遍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创新能力普遍较弱,且创新能力百分比集中于15%—45%区间,远低于合格线60%,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刻不容缓。在设定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目标时,应注意目标设立的合理性,首先,应力求研究生创新能力普遍合格;其次,要求研究生创新能力达到优秀,不能一蹴而就。
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87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76份,回收含缺失值问卷11份,有效率为87.36%,问卷数据较为完整,有效性良好,主要调查对象为安徽财经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等长三角高校。
1.创新活动参加意愿
问卷结果表明: 39.5%的学生愿意参加科学启迪讲座,25.0%的学生愿意参加导师论坛,22.4%的学生愿意参加学生研讨会,13.2%的学生愿意参加学科竞赛交流会。科学启迪讲座以其多样性和启发性使多数学生愿意参加,导师论坛和学生研讨会是对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补充,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愿意参加。但学科竞赛交流会愿意参加的学生最少,这可能是因为学科竞赛交流会对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更有益,对不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来说机会成本过高、益处不大,使只有参加学科竞赛或正在为学科竞赛作准备的学生才会参加学科竞赛交流会,而这部分学生相对来说占据少数。
2.研究生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普遍形式
问卷结果表明:对于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69.7%和68.4%的学生分别选择参加学术报告、讲座和学术论坛及研讨会等方法,44.7%的学生会通过社会专题调研的形式,还有28.9%和27.6%的学生分别选择参加创新团队和做学术报告的方法,只有18.4%的学生选择组织学术活动的方法。从中不难发现,研究生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普遍形式以学术报告、讲座和学术论坛、研讨会为主。
3.研究生认为影响创新能力的环境因素
问卷结果表明:89.5%的学生选择学校学习环境,68.4%的学生选择人文环境和导师导向因素,61.8%和60.5%的学生分别选择社会文化氛围和专业种类因素,44.7的学生选择家庭生活环境,13.2%的学生选择其他因素。通过问卷数据可知,在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环境因素方面,应该把改善学校学习环境放在首位,同时应该重视人文环境因素、导师导向因素、社会文化氛围和专业种类因素的影响。
4.研究生最满意和最期望所在学校所提供的创新实践
问卷结果表明:64.5%的学生最满意和40.8%的学生最期望学校提供创新创业项目、竞赛;47.4%的学生最满意和60.5%的学生最期望学校提供专业实践教学课程;48.7%的学生最满意和34.2%的学生最期望学校提供假期社会实践。这三个创新实践是学生的主要关注点,其余项目,如社团活动、创业孵化与扶持和社会公益服务活动等,学生关注较少。
5.研究生希望学校改进实践课方面
问卷结果表明:63.2%的学生希望学校提高实践课的应用,55.3%、52.6%和50.0%的学生分别希望学校能够改进实践课内容、提高学生对实践课的兴趣和增加实践课的比例。只有32.9%和30.3%的学生选择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和严格实践课的管理。因此,学校应提高实践课的应用性,改革实践课的设置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实践课的兴趣。
6.研究生认为影响创新能力的自身因素
问卷结果表明:81.6%的学生认为学习态度和实践能力是重要的影响因素,59.2%的学生认为是空余时间的影响,52.6%的学生认为是智力水平的影响,此外,还有23.7%的学生选择其他因素。由此可见,为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研究生应将端正学习态度和增强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学校应该给研究生留有空余时间。同时,不应否认智力水平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举办学生更愿意参加的科学启迪讲座类活动。重视导师论坛和学生研讨会的举办,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提升学科竞赛交流会的举办质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专题调研活动,同时,重视创新创业项目或竞赛活动和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开展,提升假期社会实践的质量。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重视人文环境因素、导师导向因素、社会文化氛围和专业种类因素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学校学习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在进行研究生教学培养时,要注意专业种类因素和导师导向因素的重要性。
学生层面,应努力端正自身学习态度,改变不良学习习惯,还要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增强自身实践能力,充分有效地利用空余时间,在不否认智力因素的前提下,重视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