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护理对癌痛患者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和舒适度的影响

2020-06-23 01:17:16琰张建华王侯俊清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癌痛共情舒适度

陈 琰张建华王 震 侯俊清 *

1.开封市肿瘤医院 体检科,河南 开封 475000;2.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泌尿外科,河南 开封475000

癌痛主要指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症状,在临床十分常见。癌痛往往会对患者机体、心理造成极大影响,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研究[1]发现,对癌痛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负担和痛苦、延长生存时间。共情护理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护理模式,注重情感交流和换位思考,能积极缓解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2]。目前,共情护理应用于癌痛的相关研究报道尚少,为探讨其对癌痛患者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和舒适度的影响,本研究就此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癌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9.41±10.26)岁。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8.92±9.68)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环境护理、疼痛护理、用药护理、生活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共情护理。

1.2.2 共情技术培训

由护士长、护士建立共情护理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共情护理相关培训,包括共情护理具体内容、相关理论及沟通技巧等。培训后进行考核,通过后可参与共情护理工作。

1.2.3 共情护理的实施

1) 建立护患关系。护士将患者带入病房,并介绍科室环境和日常治疗流程;平常多接触患者并主动交谈,关注患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协助解决;多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通过共情技术尽量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理负担。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逐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 护士共情感受。护理人员耐心倾听与观察,运用肢体语言(如微笑、点头等)回应患者;鼓励患者诉说内心痛苦,便于深入了解患者内心想法和感受,引导患者释放不良情绪;通过换位思考来准确把握和评估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状态,便于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3]。

3) 护士共情表达。对患者的痛苦表示理解,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向患者介绍当下医疗水平和对癌痛治疗的最新进展,并介绍癌痛治疗较好的案例,传达积极态度,消除负面情绪,坚定治疗信心,让患者看到希望。

4) 患者感受理解。尊重患者选择权,尽可能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日常生活中对患者重视,全面剖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充分的关怀和帮助,指导家属给予患者鼓励、支持,同时介绍病友认识,加强病友之间的交流,相互开导,缓解患者心理状态。提高舒适度,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心理状态评估

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HAMA包括14个项目,每个项目均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0分,无症状;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4分,极重):总分≥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21~28分,肯定有明显焦虑;14~20分,肯定有焦虑;7~13分,可能有焦虑;<7分,正常。HAMD包括24个项目,大部分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0分,无症状;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4分,极重),少数项目采用0~2分的3级评分法(0分,无;1分,可疑或轻微;2分,有明显症状):总分>35分,严重的抑郁症;21~35分,可确诊为抑郁症;8~20分,可能有抑郁症;<8分,正常。得分越低说明心理状态越好。

1.3.2 疼痛评分比较

应用数字分级法(NRS)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0~1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疼痛越剧烈。

1.3.3 舒适率比较

采取百分制,总分>80分为非常舒适,60~80分为一般舒适,<60分为不舒适,舒适率为非常舒适率与一般舒适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HAMA及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HAMA及HAMD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HAMA及HAMD评分对比(±s)

2.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RS评分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RS评分的比较(±s)

2.3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护理舒适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1,P=0.001)。

3 讨论

共情是一种对他人情感、情绪状态的感知和体验,作为一种心理学方法,是护患沟通的切入点和精髓。主要借助于患者言行和自身知识经验去理解问题的实质,深入患者内心,体验其感受和痛苦。使用技巧将共情传达给患者,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4]。有研究[5]发现,实施舒适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生存质量。本研究将共情技术运用到癌痛患者的护理中,通过观察HAMD和HAMA评分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HAMD和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表明共情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对临床疗效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这和黄秀等[6]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有学者[7]认为,共情护理可作为护患深入交流的平台,通过熟练运用共情护理的技巧,建立良好护患信任关系,是实现心理护理的一种快捷途径。共情护理重在从患者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体谅患者痛苦与期望,理解其心理、情感需求,帮助患者应对各种问题,取得患者信任与配合,可以减轻心理应激反应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共情技术,护士还能够为癌痛患者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与疼痛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舒适感。本研究通过比较NRS评分和舒适率,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和护理舒适度,说明共情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增加患者舒适率,充分证实该护理模式在癌痛患者中应用的显著优势。

综上所述,对癌痛患者实施共情护理,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心理状态,并且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舒适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癌痛共情舒适度
网红会和打工人共情吗
输尿管瘘并发盆腔脓肿误诊癌痛1例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商业评论(2022年4期)2022-05-05 23:01:30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26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