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维
(江苏苏州常熟中医院,江苏 苏州 215500)
支原体感染多发病于婴幼儿或儿童时期,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状态。发病时形式为剧烈咳嗽,严重时还会出现高烧不退的情况,一般退烧药物并不能控制病情的发展[1]。若不对发病的患儿进行治疗,很容易蔓延到患儿的心、脑,从而损害患儿的重要器官,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故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是医学界刻不容缓的问题。对此我院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将2019年4月~2020年4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称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实验组男性患儿共24例,女性患儿16例,年龄在1~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2±2.11)岁,患儿的平均体重为(20.45±2.58)kg;对照组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18例,年龄在1~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5±1.89)岁,患儿的平均体重为(21.58±2.53)kg。以上患儿均被确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患儿监护人均对本次实验知情并于本院签订相关协议,并将患有其他疾病的患儿排除。
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干预,保持病房内的卫生,禁止患儿家长在病室大声说话,以及吸烟等不文明行为,保持病房内的空气处于新鲜状态。时刻观察患儿的病情状态,若发生不良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必要时告知医生进行医治[2]。实验组患儿在传统护理模式之上加以个性化护理,首先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基本的了解,询问监护人患儿的病情状况,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并在护理时,对患儿的护理方式加以优化改进,加速患儿的出院时间。主要治疗措施:若患儿出现咳嗽症状,应给予患儿服用止咳糖浆,若伴随发热症状,则予以温水擦浴患儿的头部,达到降温的目的,并叮嘱患儿监护人员让患儿多饮水,注意保暖,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加重。由于患儿的年龄尚小,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心理监护,随时对患儿进行心理辅导,安抚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绪,使其配合医院进行基本治疗。
将患儿的疗效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有效:治疗后的患儿咳嗽明显减轻,体温达到正常标准;有效:治疗后的患儿咳嗽有所减轻,体温下降到正常标准;无效:治疗后的患儿咳嗽无明显好转且体温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5.14%优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85.24%,两组数据具有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人群多为婴儿或儿童,由于处于发展时期的儿童抵抗力不足,体抗力低下,从而使细菌容易经过飞沫传播,侵入小儿肺部,肺炎支原体进入患儿呼吸道黏膜后,紧密吸附于患儿的细胞膜中,释放毒性物质,从而损坏器官组织,并经过血液传播至全身各个器官。 其症状表现为剧烈咳嗽,身体突然发烧发热,伴随着胸闷、心慌、气短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呕吐的情况,发病时存在周期性,季节性。
个性化护理可针对不同的患儿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治疗,医护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应选择适合患儿的治疗方式,随时对患儿进行观察,注意病房的清洁度,并对患儿加以心理辅导,以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可广泛推广于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