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国
(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医院检验科,江苏 苏州 215000)
心力衰竭是临床危重症疾病,年龄同心力衰竭疾病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呈下降状态,而且还存在肢体无力、呼吸不畅以及液体潴留等病症,心力衰竭是导致我国中老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因素。BNP(脑钠肽)可将心室功能受损状况显示出来,是临床中对早期心力衰竭疾病诊断的重要生化指标。因此,本文就针对BNP对早期心力衰竭疾病诊断应用价值开展分析,详情如下。
甄选2019-1~2019-12心力衰竭患者58例作为测试组,女/男=28/30,平均年龄(59.96±1.55)岁,心功能等级:Ⅱ级20例,Ⅲ级26例,Ⅳ级12例;再选择同期58例健康人群作为比对组,女/男=27/31,平均年龄(59.95±1.54)岁;各组在基线数据方面比对,差距小(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机体出现肢体乏力、呼吸不畅以及心功能下降等病症;②知情同意;③精神状态良好;剔除标准:①急性心梗;②精神疾病;③肝肾功能异常;④传染性疾病。
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部静脉血4 mL,选择酶联免疫测试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血清BNP指标进行检测,根据说明书开展具体操作,把控好操作质量,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度。
将两组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并分析心力衰竭患者不同心功能等级的BNP指标水平。
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用t检验,以SPSS 24.0统计学软件为标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测试组BNP指标水平高于比对组,相互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比较组间的BNP指标水平(±s,pg/ml)
表1 比较组间的BNP指标水平(±s,pg/ml)
小组 例数 BNP指标水平比对组 58 78.98±3.42测试组 58 180.98±9.66 t 85.205 P 0.000
Ⅱ级BNP指标水平(111.76±5.56)pg/ml,Ⅲ级指标水平(174.67±6.43)pg/ml,Ⅳ级指标水平(210.87±10.54)pg/mL,心功能等级越高,BNP患者指标水平越高,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年龄越高,机体器官功能下降,血液循环速度慢,而且老年人群存在基础疾病较多,其发生心力衰竭的机率较高。心力衰竭疾病可诱发患者机体出现不同程度呼吸不畅、胸闷气短、肢体无力以及液体潴留等,这对其生理健康与心理情绪均有所不利影响。通过临床数据得知:心力衰竭疾病死亡率每年可达50%以上[1]。尽早对疾病实施科学、合理的治疗,有效控制疾病恶化,对改善患者生活水平、延长其生存时间有着积极作用,而正确的治疗措施与疾病诊断准确性与数据有着紧密联系。
BNP对机体血液循环与水钠代谢有一定调节作用,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具有相互作用的特点,均可对机体血液循环达到一定调节作用。此外,BNP可将心室舒张、心室收缩以及瓣膜功能有效反映出来,当心肌处于受损状态,BNP水平会有所升高,若BNP指标高于100 pg/ml时,代表机体心功能受到一定损伤,BNP对心力衰竭疾病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性较高。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发现:心力衰竭患者BNP指标水平高于健康人员,而且心功能受损越严重,BNP指标水平越高。所以,BNP对早期心力衰竭疾病有一定诊断价值与优势性,并根据BNP指标水平变化判定心力衰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给予医师更多参考数据,从而尽早对疾病实施相关干预,改善患者预后。其他研究也表明: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指标高于健康人群,为进一步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准确判断,可将BNP联合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诊断[2]。这同本次所得结果有相似之处,表明本次研究真实性与科学性。
综上所述:BNP可作为早期心力衰竭疾病的诊断指标之一,利于医师对疾病确诊,并分析疾病严重程度,进而制定科学、合理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