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莉莉
(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江苏 盐城 224002)
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工作人员的双手承担着重要角色[1],因此手卫生是否有效实施,和医院感染控制密切相关[2],PDCA 循坏是持续质量控制的有效方式,即计划(play)-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构成循环往复,持续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效率[3],现将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从2017 年2 月至2018年12 月PDCA 在手卫生管理中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针对在我院工作20 名在岗职工,将PDCA 运用到手卫生管理工作中,纳入标准:①供应室全体工作人员;②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③能够积极配合本次工作。
1.2.1 计划阶段:查找问题:由于我院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知识不完全,洗手设备不完善,工作繁忙等因素影响,洗手依从性、正确率及卫生知识知晓率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因此基于上述原因,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相关规定,对我科所有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以提高洗手依从性和正确率,要求其上述指标均达到90%以上,并对照相应标准制定措施及方案。
1.2.2 执行阶段
1.2.2.1 加强制度与流程学习:通过多种方法,对我科全是依据卫生部颁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4],加强培训,造成良好学习氛围,并通过早交班对其进行培训,并针对不同年龄及文化层次人员进行分层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洗手意识及标准。并告知其洗手时刻(污染物品处理后,清洁物品处理前后,接触无菌物品前后,戴手套前及摘手套后)均应进行洗手,并不定期考核其洗手正确情况。
1.2.2.2 完善相关硬件设施:相关硬件设施不全是导致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下降的重要原因,因此积极与医院沟通,并通过院感科确保手卫生设备齐全,所有洗手区域在墙上张贴标准“七步洗手法”,配备专用干手纸,洗手液和手纸盒,配备速干手消毒液,并经常性补充,配备感应式水龙头按季节提供热水,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上述要求洗手。
1.2.3 检查阶段(C)设立严格和完善的手卫生监督制度。通过对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其中存在问题,然后反馈给护士长等相关人员,针对不同因素及时调整并通过晨会,周会等情况进行通报,通过努力,将其上述指标逐渐提高。并与院感科合作,实施前后各随机抽查120 例次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做好手卫生的抽查工作。同时对这消毒件数(240 次)与实施前投诉情况及院感发生率进行记录。
1.2.4 处理阶段(A) 根据国家卫生部2009 年12 月实行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定期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考核,同时将每月手卫生检查结果及监测结果进行公示。对相关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查找出问题,通过PDCA 环解决[5]。
主要观察对比实施PDCA 前后工作人员洗手依从性,正确率以及卫生知识知晓率。同时观察实施前后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及投诉事件的发生例数。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PDCA 应用在我科后,结合实施前抽检结果,相关指标变化见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 实施PDCA 前后洗手依从性、正确率、卫生知识知晓率、感染事件发生率及投诉事件发生例数对比(%)
消毒供应中心为全院承担了临床科室医疗器械,清洗物品及消毒等重要工作,同时也对物品收回,包裹和发放负有责任,也是医院院感感控和核心部门。据近来研究发现,通过医务人员操作环节中手污染造成的感染是形成院内交叉感染的重点方式[6],因此手卫生的防控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占据突出地位。而且手卫生的实施不仅给工作带来良好作用,还可以为临床提供优质护理,鉴于感染控制与消毒的情况关系密切,除了消毒供应中心加强工作人员防护外,加强手卫生的工作尤为重要。
PDCA 循环也叫戴明环,属于全流程把控质量运行的常见方式,整个过程分为四个方面,整个循环通常根据上述顺序实行质量控制,把人类思维方式进一步实现系统化、条理化及科学化。为了提高院感防控质量,运用上述工具,我科开展了手卫生质量管理工作,结果显示,我科洗手依从性,洗手正确率,卫生知识知晓率分别有了明显提高,从另一个方面,相关的感染发生例数及投诉显著下降,有效降低了院感传播途径,提高了服务质量;快速阻断相关病原微生物传播,在临床实施容易,应用PDCA 后,对促进科室卫生管理水平,促进科室卫生状况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