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刘焰东 蔡小丽 李存富 管翰粟
(1 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 广东 广州 510470)
(2 珠海市人民医院 广东 珠海 519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全球第四位的致死病因,西医方面主要以激素或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但长期应用可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1]。中医认为该病归属“咳嗽”、“喘症”范畴,乃本虚标实之症,以补中益气汤联合西药对该病进行治疗,既可增强临床效果,还有减少西药副作用之效,达到扶正固本、纠正机体阴阳平衡功效。本文即针对补中益气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功能的影响展开研究,报道如下。
选取2018 年7 月—2019 年7 月我院就诊的10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患为对象。所有患者经胸片及肺功能检查仪确诊,研究方案获医学委员会审批,患者知情同意。排除心、肝、肾、血液及神经系统等严重功能不全以及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严重肺感染等症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治疗组50 例中男29 例,女21 例,年龄44 ~71 岁,平均(63.40±5.72)岁;对照组50 例中男30 例,女20 例,年龄45 ~72 岁,平均(62.86±5.76)岁。组间基础资料差异不显著(P >0.05)。
对照组予止咳平喘、吸氧、解痉、抗感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纠正等对症基础治疗,同时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2mg/次,1 次/d,坚持治疗8 周;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味,组方为:黄芪30g,党参、地龙、陈皮、炒白术、葶苈子、青皮各15g,制大黄、炙甘草、当归各10g,柴胡、升麻各8g。加水浸泡,先予武火加热,后文火煎煮,去渣留汁约200mL 后温服,每日1 剂,早晚各服1 次,连续予以8周治疗。
①以尼莫地平法对患者临床效果予以评价:临床控制: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70%;显效: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50%≥,<70%;有效: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30%,<50%;无效: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30%。②于治疗前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型号:HI-101)对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包括FEV1、FEV1/FVC、最大呼气流速(PEF)、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临床效果比较情况[n(%)]
未行治疗前,组间FEV1、FEV1/FVC、PEF 及FEV1%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 >0.05),治疗后治疗组相关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肺功能指标比较情况(±s)
表2 肺功能指标比较情况(±s)
注:*示同组治疗前后相比P <0.05;#示治疗后组间相比P <0.05
分组 n 时间 FEV1(L) FEV1/FVC(%) PEF(L/min) FEV1%(%)治疗组 50 治疗前 1.20±0.33 48.18±4.37 4.64±0.78 43.83±4.23治疗后 1.68±0.33*# 66.25±4.98*# 7.63±1.05*# 58.52±4.86*#对照组 50 治疗前 1.21±0.35 48.11±3.94 4.65±0.85 43.25±4.37治疗后 1.47±0.35* 55.05±3.74* 5.98±1.14* 53.11±3.76*
从中医角度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发生,其内因为痰瘀阻肺、肺脾肾虚、肺气壅滞,外因则为感受外邪。补中益气汤为经典名方,可健脾利湿、补中益气,以滋养肺肾虚损。在诸多研究中证实了该方剂对慢阻肺的确切疗效[2]。
文中方剂重用黄芪,并联合党参、白术及炙甘草,可补益元气;陈皮可理气和胃,并兼以化痰,以使诸药补而不滞;升麻与柴胡为脾胃引经重要药物。诸药合用,可有效减轻多种因素所致呼吸道腺体增生,减少黏液分泌,同时减轻黏膜水肿,以促使痰液排出,改善临床症状。此外,大黄可对抗红细胞聚集,降低血小板功能及血液黏稠度,使机体微循环改善;地龙可抗凝,对肺通气功能有改善作用。本方以健脾助运促使机体营养状况改善,减轻呼吸肌疲劳,从而最终提升肺功能。本文结果恰证实上述论点,并与任安义[3]研究相近。
综上,对临床所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施行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对患者病情及肺功能改善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