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杏 于楠湘 乔美乐 鲍旭波
(黄河三门峡医院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儿科中很多病情严重的患者如严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接受治疗时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观察,对此本院为此类患者提供日间病房,以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并有效缓解常规医院病房的不足[1]。本院为有效缓解当前医疗资源的紧张,缩短患者治疗等候时间,给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院于2018 年1 月进行日间管理模式改进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试验探讨儿科日间管理模式改进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本院于2018 年1 月进行日间病房护理管理模式改进,取2018 年1—12 月改进后的36 名于日间病房接受治疗的儿科患者为研究对象,编为Y 组,并取2017 年1—12 月36 名于日间病房接受治疗的儿科患者作为对照,编为X 组。其中X 组男女数量分别为20名和16名;Y组为20名和16名。X组年龄为(7.82±6.47)岁,Y 组为(7.64±6.52)岁。两组各基础指标比较结果均显示P>0.05,即差异不显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
(1)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针对需要到日间病房进行治疗的患者,在疾病诊断后与病房护士进行预约。完成预约后,代替原本的手工录入方式,护士将患者姓名、疾病类型、检查结果等信息有效录入至预约系统,这些信息被病房护士和门诊医生共享。日间病房管理,病房护士可以将患者信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更新,门诊医生可以及时获知患者病情变化,并对其进行指导[2]。
(2)临床责任管理模式改进:由专属责任护士对每名患者负责护理,在入院后由其对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和病房环境介绍,并将贴有自己照片的信息牌置于病房卡槽中,便于患者掌握护士信息。此管理模式中,健康宣教方式由原本的集体宣教方式更改为由专属责任护士单独宣教方式,其中护理人员提前编制好PPT宣教文件对患者进行宣教,并积极引导患者家属提问,尽可能消除患者及家属存在的疑虑,使其以积极心态接受治疗。在日间病房管理当中由专属责任护士负责患者的病情观察,并按照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护理责任护士依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对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消除患者不良情绪,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责任护士依据患者的病情提供适合患者口味和病情的营养餐,满足日间管理患者的营养需求。
(3)出院后模式改进:出院前病房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完成后将自己的名片向患者家属发放,告知其出院后可通过电话进行相关健康问题的咨询[3]。待患者出院后24h,代替原本的医生随访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以保证护理的延续性。并且于复诊前一天,责任护士通过电话提醒患者家属及时进行复诊。
测评X 组和Y 组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患者满意度由医院自制满意度量表测评,其中量表中共设计专业知识、营养餐情况、病房环境等项目,每个项目下设置相应的满意度问题,各问题均包含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五个选项,各选项分别赋值为10 分、8 分、5 分、2 分和1 分,如患者每个项目评分超过总评分70%,即为满意,反之为不满意。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 组和Y 组患者满意度情况对比见表。结果显示,Y 组患者对各测评项目的满意患者占比均高于X组,各组对比均显示P <0.05,即差异显著。
表 X 组和Y 组患者满意度情况对比[n(%)]
针对当前医疗资源的紧张,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院对儿科日间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其中包含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完成病房的预约,并进行基本信息的登记和共享,确保病房护士和门诊医生信息一致。日间病房管理,责任护士可以将患者信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更新,门诊医生可以及时获知患者病情变化,并对其进行指导。优化临床责任管理模式,全程护理由病房责任护士负责,保证患者护理的全面性和延续性,消除频繁更换护理人员给患者带来的陌生感,优化健康宣教模式,有责任护士进行一对一健康宣教,保证健康宣教的有效性。病房护理,责任护士不仅需要遵循医嘱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而且要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和营养干预。另外对患者进行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确保出院后患者的病情康复。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儿科日间病房护理管理模式改进后,患者对专业知识、营养餐情况、病房环境等项目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改进前。因此儿科日间病房护理管理模式改进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