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楷,刘丽华*,郑桂萍,杨志新,邹 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农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1]。 近年来,水稻的产量大幅提高[2],但伴随着的倒伏现象也越来越多,倒伏带来了同样不可小觑的问题[3]。 水稻倒伏后,破坏了植株的稳定群体结构,造成茎秆折断使输导系统受到损伤, 使光合产物不能正常从叶向穗输送,严重则会导致伤口以上部分死亡,导致光合作用和籽粒灌浆停止,产量大减,甚至造成绝产,因此倒伏不仅降低产量[4],还影响稻米的品质[5]。 影响水稻倒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栽培管理、株高、茎鞘干物质量、茎秆的结构及性状、穗型、水稻的根系、气候等因素、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等都会影响水稻的抗倒伏性。研究发现,钾肥能影响水稻茎秆的机械强度, 从而提高水稻的抗倒伏性[6]。 刘立军[7]等研究旱作水稻倒伏性得出,配合施用钾肥可以显著降低其倒伏发生范围,增加基部节间强度,保证物质正常运输,从而提高产量[8]。 杨艳华等研究发现施用钾肥处理的倒伏指数最小[9],表明施用钾肥的水稻抗倒伏;肥水优化管理能增加茎秆直径、壁厚、抗折力及大小维管束面积和数量[10],降低倒伏指数。
水稻高产的前提是必须具有高质量的群体[11],而栽培密度对调节作物群体结构、提高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12]。 密植可以提高产量,但密植常常伴随着倒伏的发生。农民为了追求高产总是过度密植。在水稻高产的同时,经常会遇到倒伏问题,并且阻碍水稻的产量及品质。密度作为调节水稻群体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一直被研究探索[13-16]。 周龙[17]研究表明, 水稻倒伏一般发生在抽穗后, 齐穗后21~30 d 是敏感期,植株基部2 节间是宜倒伏节位[18,19]。 前人研究大多研究单一浓度的钾肥对不同水稻品种间影响的差异。 本试验探究垄作栽培模式及减少10%缓释肥的条件下,两种当地耕作密度对抗折力的影响,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于2018 年在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农研所进行。
供试品种:龙稻21,主茎13 叶,株高109.76 cm 左右,全生育期142 d,需活动积温2 650 ℃左右,分蘖能力中等,抗倒伏能力强。
供试土壤:pH 值6.7,有机质2.49%,碱解氮80.98 mg/kg,有效磷36.58 mg/kg,速效钾113.9 mg/kg。
供试肥料: 好苗子复合肥 (含N 12%,P2O518%,K2O 15%), 中化缓释肥 (含N 21%,P2O515%,K2O 16%)。
(1)基肥:好苗子复合肥(12∶18∶15)、中化缓释肥(21∶15∶16)、46%尿素、64%磷酸二铵、50%硫酸钾;
(2)分蘖肥:21%硫酸铵、神归;
(3)调节肥:46%尿素;
(4)穗肥:46%尿素、50%硫酸钾。
采用当地主栽水稻品种龙稻21,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计13 cm 和14 cm 两种穴距,常规处理(P)行距均为30 cm×30 cm,旱平垄作双侧双深施肥处理(L)行距均为宽窄行13 cm ×37 cm;试验共8 个处理,穴距及施肥情况为:P1(穴距为13 cm, 常规化肥)、P2 (穴距为14 cm, 常规化肥)、L1(穴距为13 cm,中化缓释肥)、L2(穴距为14 cm,中化缓释肥)、L3(穴距为13 cm,缓释肥减量10%)、L4 (穴距为14 cm, 缓释肥减量10%)、L5(穴距为13 cm,肥料速缓结合)、L6(穴距为14 cm,肥料速缓结合)。 施肥量见表1。 4 月17 日播种,5 月25 日移栽。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2017 年收获后在试验地取土,测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pH 值。
倒伏指标测定:齐穗期后20 d 进行,在每小区长势均匀区域挑选3 个点, 每个点连续数20穴,调查处理田块的平均茎蘖数,再在3 个点根据平均茎蘖数每个点取3 穴作为代表性样株; 清洗干净,剪去根部,保留地上部,在实验室内测定株高、鲜重、重心高度、各节间的长度、节间中部的粗度和茎壁厚度,以及倒3 节间抗折力。
重心高度测定:按照杨长明等[10]的方法,将植株水平放置于刀口上, 重心高度为该植株保持平衡时与刀口接触点到茎秆基部的距离。
利用游标卡尺测定节间中部的粗度和茎壁厚度,采用抗折力测定仪测定抗折力。
用Word 2010 软件和DPS V9.01 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由表2 可知, 在垄作与平作不同耕作模式下的比较, 相同密度处理植株的株高没有显著的差异。 平作下的重心高均高于垄作处理,P2 的重心高最高,达到58.57 cm,极显著高于L1、L3、L5,其次是P1 的重心高达到56.13 cm,极显著高于L1,显著高于L3、L5。垄作处理的重心高度比(重心高度比=重心高度/株高)均低于平作处理,说明垄作可降低植株倒伏风险。
表1 施肥种类及用量
表2 不同处理对植株株高与重心高的影响
由表3 可知,P2、L2、L6 的茎窄分别大于P1、L1、L5 的茎窄,P2、L4 的茎厚分别大于P1、L3 的茎厚,说明密度对茎秆的形态性状有影响,且垄作除减肥的处理茎厚均高于平作处理的茎厚, 说明垄作对茎厚有促进作用, 但各处理间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不同处理之间的茎宽没有显著的差异,说明不同耕作方式对茎秆的宽度没有影响。
由图1 可知, 垄作的抗折力平均高于平作抗折力18.53%,垄作正常施肥处理的抗折力均高于平作处理,总体抗折力表现为穴距为14 cm 的处理高于穴距为13 cm 的处理, 说明相同条件下,植株的穴距越大,抗折力也就随之增加。 其中L2的抗折力最高, 达到843.92 g, 极显著高于P1(667.37 g),显著高于P2(678.33 g),说明垄作处理施用缓释肥效果最好。
表3 不同处理对水稻茎秆形态性状的影响
由表4 可知,茎厚与抗折力呈极显著正相关,随着茎厚的增加抗折力也随之增加, 说明茎厚的增加可显著提升抗折力。 其它指标与抗折力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
抗倒伏能力为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 倒伏造成的水稻减产可达到10%~30%[20]。倒伏是水稻自身和外界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内因包括品种自身抗倒伏性,节间长度,茎秆的形态,茎秆机械组织的强度、 茎秆的韧性以及地上部的长度, 外因为栽培条件, 特别是肥水管理与种植的密度。 本试验探究不同耕作方式与种植密度对水稻抗折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抗折力与茎厚成正比, 随着水稻茎厚的增加抗折力也会随之增加,与杨守仁等[21]研究结果一致。土质的松软可以保证水稻根系下扎的深且发达, 对地上部植株的支撑力也较强[22],而旱平垄作这一新型栽培技术可以保证土质的松软, 为水稻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吸收环境[23,24],从而使根系繁茂, 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旱平垄作可以提升肥料利用率[25],肥料施用量相同的情况下, 旱平垄作提升了钾肥的利用率, 增强了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垄作减肥10%的处理抗折力也没有较平作过多降低。 种植密度也是影响倒伏的重要因素之一[26-29],过大的种植密度会导致植株之间养分、光、水、气、热的争夺,使植株生长发育不够充分,茎壁厚度和茎秆粗度降低且基部节间伸长, 降低了水稻群体的抗性, 产生倒伏[30],本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密度大的抗折力均小于密度小的抗折力,与王丹[31]研究结果一致。旱平垄作的抗折力优于平作抗折力,在垄作基础上进一步探究。
表4 抗折力与茎秆性状的相关性
本试验结果表明, 茎厚与抗折力呈极显著正相关,垄作下除减肥处理的茎厚明显高于平作,茎厚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呈减小的趋势, 旱平垄作耕作方式下的抗折力优于平作耕作方式, 垄作的抗折力平均高于平作抗折力18.53%。因此在水稻生产上采用旱平垄作的耕作方法, 合理的密度种植将对水稻的抗折力有着显著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