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海艳
【摘 要】在科技发展各领域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汽车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日益增加的能源消耗和污染问题也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为了寻求产业发展和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平衡,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应时而生,而确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将会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注入活力,并保持我国汽车领域良好的发展水平,扩大其影响范围。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
引言
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发达国家的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的技术差距。因而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从而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概述
所谓的新能源汽车,是指在非常规车用燃料或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实现汽车实践应用中动力控制,且在新技术与结构的支持下所得到的汽车。这个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源于传统汽车在能源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限制,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汽车作为日常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对于环境的污染,于全球的环境保护而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等等,这些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为人类今后数百年的延续与发展,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因而,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应运而生。
新能源汽车这一行业的发展,旨在为了更好地解决各个国家对于能源问题方面的需求紧张的现状。旨在对于环境污染这一块,能够更好的起到一个缓解的作用;更是为了促进全人类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好地强有力保障,节约有限资源能源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人类对于汽车行业这一领域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分析
(一)以纯电动汽车为主、其他车型为辅的混合车型战略。新能源汽车种类较多,可以发展的方向较广,但真正可以实现技术突破和占领市场的车型较少。国家相关部门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这一在技术和市场两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的车型,同时兼顾发展其他新能源车型的战略,在技术方面能够取长补短,促进发展,根据不同途占领细分市场,扩大占有率,最终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像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
(二)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智能汽车发展战略。2015年7月4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的正式推出标志着中国真正有了自主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战略,“互联网”与以往其他国家提出的互联网战略类似,但同时又具有融合性、嵌入性和自适应性这三大特点,是未来中国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有力工具。
(三)补贴制和准入制政策并行发展战略。2010年,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政策,并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核查常态化,更加严格地监管企业。
三、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不足
(一)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末,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达到10.7万个,较2015年增长118%,加上私人充电桩,充电桩总数已经超过17万个,但相对于超过74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远远达不到1∶1的车桩配比,而在可预见的未来,充电桩的缺口会进一步扩大,进而影响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和推广。
(二)人才培养方面稀缺
大部分高校在专业的设置上,都没有把新能源汽车人才培纳入专业设置时的出发点与立脚点,仍过多的将注意力集中于那些传统行业的人才培养。因而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一些重要零部件的研发方面,就缺乏具有专业性的人才加以指导。对于一些材料的实验设置方面,同样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因而最终导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这一行业,发展速度上滞后。
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建议
(一)拓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划分和定位,拓展消费群体
新能源汽车产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以及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必须明确其在市场中划分和定位,从而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营销手段和方法,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且拓展更多地消费群体。我们必须根据实际的市场情况来进行定位,采取更加灵活的促销手段来吸引消费者,同时也应该加强技术方面的革新,提升汽车的综合性能、缩减汽车的生产成本以及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等,这样也会有效减少消费者的消费负担,提升他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热情和欲望。
(二)加快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良好发展需要全民参与。因此要适当鼓励民间资本的加入,科学规划城市用地,完善相关设施布局,特别是在高速公路沿线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方面,一定要加大建设力度,以便给予新能源汽车更大的活动范围。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在社区或者写字楼的规划当中进行一些配套设施的建设,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奠定基础。另外要说明的是,如果是民间资本的加入,需要给予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
(三)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攻坚克难
首先作为高校,需要转变以往的专业设置理念,更加的与时俱进,不能够墨守成规,固守那些传统型人才的培养。在专业设置上可以考虑对新能源汽车这方面的专业设置,为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专业性人才。其次作为科研机构,需要投入更多的的人力与物力去发展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缩短我国新能源汽车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距离。作为国家而言,适时的提供一些资金方面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结束语:
在环境污染和能源匮乏的现状下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应给予其发展战略及政策更多的支持,并对基于发展战略及政策支持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进行深入分析,促使我国汽车领域发展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得以不断提高,并保持其良好的市场竞争水平。
参考文献:
[1]袁博.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及路徑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7,(06).
[2]许鹏飞.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径和对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11).
[3]王慧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10)
(作者单位: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