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与“透”

2020-06-22 13:59高文丽顾逊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2期
关键词:餐饮空间应用

高文丽 顾逊

【摘 要】“围”与“透”是中国画构图中一种艺术形式,“围”与“透”运用恰当能够带来气韵生动、意境空灵的效果。室内设计中空间的组合,也常常运用围与透的处理手法,因具有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围”与“透”的应用让空间设计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围”与“透”设计手法在增强空间感,增强空间艺术性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效果,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到现代餐饮空间中,形成了具有丰富层次的餐饮空间,营造良好的就餐气氛。本文首先对艺术设计中空间“围”与“透”的概念进行阐述,然后说明“围”与“透”在餐饮空间设计中表现,最后总结了“围”与“透”在餐饮空间处理方法,将围与透设计手法更好地应用到现代设计中。

【关键词】“围”与“透”;餐饮空间;应用;空间层次

一、“围”与“透”概述

1.1“围”与“透”的内涵

所谓“围”与“透”是相对而说的。“围”是指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围合与分割,“透”是指空间与空间之间的交互与通透。围与透的结合意为空间的封闭与开敞的建立,使两者之间互相渗透,虚实相映,更好地营造空间层次。

1.2“围”与“透”的来源

“围”与“透”源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语言,二维的画面构图十分讲究。所谓构图就是布局,即古人所云的“布势置陈”。传统国画的构图将被描绘的对象在整幅画中给予合理的组织与安排,使观赏者感到有重点,有秩序,有节奏,有层次,有环境,有空间,有虚实,从而使绘画产生艺术效果。

1.3“围”与“透”体现

“围”与“透”体现含蓄美。景美何处,美在尽与不尽之处。尽者景之美可收眼底;不尽者景外有景,弦外有音也。“含蓄”除增加形象感染力之外,可以更简便、更概括、更有回味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餐饮空间设计中,围与透共同表现。如果只围而不透,会让人觉得闭塞,压抑,但只透而不围犹如置身事外,缺乏私密性。

餐饮空间设计力图将围与透这一矛盾因素成功地统一在内部与外部的环境之中,使内与外交融渗透。可移动隔断的设置是 “围”与“透”的概念和手法运用的典型例子。

在餐饮空间设计中可移动隔断的作用有二:一是打造多功能使用空间,增加空间层次感,二是起到装饰的效果。这种“围”不但起到空间对比作用,也避免顾客一进入餐厅就对整个餐厅一览无余,同时又达到“透”的效果。这种围而不隔,透而不空的空间表现方法增添了“含蓄”的审美意蕴。

二、餐饮空间“围”与“透”设计

2.1“围”与“透”分隔并联系室内空间

2.1.1 “围”成丰富的空间层次

在餐饮空间特别是小型餐饮空间设计中,因为面积的限制,常采用围合处理手法,用装饰墙、抬升或者降低的地面、单个或组合的家具等创造多个小空间,使得室内空间层次丰富,避免一进入餐厅就一览无余,通过小空间的创造再加上曲折的动线,使人在心理产生比实际空间更大错觉。

2.1.2 “透”出相通的空间层次

通过围合对室内进行空间的多重分隔,会产生丰富空间层次感,但这种分隔不是完全隔开的,各空间之间应是相互联系的,不然就算空间丰富也会因太过封闭而显得压抑,失去层次的观感。因此在餐饮空间设计中,分隔空间的同时也要利用一些手法来连接相邻的空间,增加空间层次变化多样的美感,达到“隔而不断”的效果。

2.1.3 围透结合形成各自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空间

“围”与“透”是相对的,餐饮空间设计中应开创各种各样如开敞与封闭、肯定与不肯定、私密与公共的空间来适应人们的需要。在餐饮空间设计中,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应以“透”、“流通”、“公共性”为主,将整个餐饮空间分隔成若干小型空间,各空间之间由隔断、屏风、高柜、景观相互遮掩,视线上起到分隔的作用,空间上却连成一体,形成具有丰富层次的餐饮空间。

三、餐饮空间“围”与“透”处理方法

3.1局部空间围透处理

在餐饮空间设计中,单个空间的围合与渗透,主要针对两个不同功能空间之间的“围”与“透”的处理。室内局部可以采用花窗、屏风、隔墙等分隔空间,产生复杂的层次,如可以在墙上凿一漏窗可以一览墙后景色,从而消除墙体的封闭感。在面积相对大的空间中,可以在室内布置一条透空的走廊,这样走廊两侧的空间就能相互渗透,两侧的景观就能互为背景,增加了空间的深远感,层次变得更加丰富。围与透的结合让空间充满灵动的美,虚实之间的变化让空间得到区分又相互联系。

在设计中增加一些“透”创造出一种虚空间的感觉,从而放大整个空间给人的感受,增大空间的实际大小;同时巧妙地利用“围”来对空间进行有效的分隔从而又把空间独立开。巧妙地在环境设计中应用“围”与“透”就能够提高空间的层次感,让空间富于灵动。

3.2整体空间围透处理

在整体室内空间中,经常用转折和分隔来划分功能区域。空间的分隔有虚隔和实隔之分,两个空间的干扰不大,有互通要求的可采用虚隔,如用屏风、矮柜、窗格等进行分隔;两个空间因功能不一、风格差异、动静要求不同则宜采用实隔,如用实墙。在对“围”与“透”进行实际的环境设计应用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多种对比,比如对空间的形状、大小、高低、空间颜色、光线、明亮与否等进行对比。当具有不同特色的空间要结合在一起时,空间布局时就需要划分限定空间边界,但彼此的景色又要能相互借用,这时空间的处理就要做到虚实相隔、互相渗透,形成有“围”与“透”、“围透结合”的处理方式。

在小空间餐饮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在不大的空间范围内,营造出室内无限风光的景象,在这些空间中大都采用空间的分隔与对比、空间的隐显结合、虚实相间、空间的蜿蜒曲折与藏露掩映、空间的先抑后扬等手法,其目的就是要突破空间的局限,达到在有限空间做到无限的效果,从而取得丰富的空间层次。

四、结语

所谓“围”与“透”,更多时候就是让空间灵活的分隔、过渡、组合、从而实现一定的虚实结合的效果增强美感,让空间互相独立的同时又能够互相交融,不仅仅是增强美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室内的空间层次感。“围”与“透”使空间隔而不断,保持了空间的连续贯通。“围”与“透”设计手法对餐饮空间进行组合,参与室内空间构成,丰富了餐饮空间的空间层次感。

随着时代背景与需求之间的变化,由此也必然带来相应的设计方法的变化,其不变的是始终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进而创造出能够增加空间层次感的室内空间。围与透在室内空间中相辅相成,在其对立关系中闭塞与开敞之间把控秩序,体现出似隔非隔,隔而不断的审美意味,也丰富了空间层次。只谈围而不谈透,或是只谈透而不谈围都不可能满足人们在内外空间中各种行为活动和精神方面的要求。从“围与透”的视角来看待餐饮空间设计的内涵,从而在空间设计活动者中的设计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和启发。

参考文献:

[1]林燕芳——浅析园林空间围与透的创造.学术期刊.《现代园艺》,2014,12

[2]郑榕玲——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的含蓄美.《装饰》,2003,11

[3]谢勇——环境艺术设计中空間围与透的艺术运用[J].艺术品鉴,2016(10):10.

[4]谢荣东,王佩之——谈“围”与“透”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魅力[J].美与时代(上),2010(04):81-83.

[5]袁元——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围与透”[J].现代装饰(理论),2014(05):108.

作者简介:

高文丽(1997.8—),女,汉族,河北省唐山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室内,研究方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餐饮空间应用
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重构与重生
照明设计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
色彩设计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
食幹家中式餐饮室内空间设计探析
巴蜀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餐饮空间设计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