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坳陷X探1井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

2020-06-22 13:59金佳毅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2期
关键词:石油工业钻井仪器

金佳毅

【摘 要】辽河坳陷是在华北地台基础上形成的新生代裂谷型坳陷。古近纪断裂活动强烈,具有多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X探1井是辽河油田公司实施的一口风险探井,位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清水洼陷北侧,紧临清水洼陷,具有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井控级别I级,井型为直井,井身结构为四开,由长城钻探工程公司70XXX队承钻,采用综合录井手段进行地质工程一体化跟踪研究,完钻电测时,发现该探井井深5864m(完钻井深5877m)处井斜29.05°;井底水平位移237.7m,为落实井筒质量要求,将井身轨迹调整为定向井顺利完钻。

【关键词】辽河坳陷;地质工程一体化;井筒质量

一、X探1井基本情况

构造上X探1井构造位置位于辽河坳陷清水洼陷北侧马深1南块;钻井目的为探索清水洼陷深层资源潜力,实现规模高成熟天然气的突破,开拓新的勘探领域。

二、钻探圈闭特征

来自中央凸起的碎屑物质沿大洼断层由东向西入湖,形成沙三下扇三角洲和沙三中近岸水下扇沉积,两套扇体在本区叠置分布,处于有利相带内,储集条件较好。设计X探1井位于清水洼陷北侧构造较高部位,以沙三中最大湖泛面之下近岸水下扇砂体为主要目的层,兼探沙三下扇三角洲砂体。由沙三中扇体Ⅰ顶界构造图可见,该圈闭为构造-岩性圈闭,北侧依附于近东西向展布的马南断层,呈断鼻形态,地层产状南倾,东侧为大洼断层,向外为扇体尖灭边界线,圈闭闭合面积47km2。沙三下圈闭为岩性圈闭,扇体东侧大洼断层展布,边界为扇体尖灭线,为向西南傾斜的断鼻形态,圈闭闭合面积40km2。X探1井位于圈闭的较高位置和砂体的有利部位。

三、钻井地质设计

井别:预探井;井型:直井。

地理环境:本区地处辽宁省西南部、渤海辽东湾北岸,地势平坦,地面海拔2~5m,为一广阔平原。部署X探1井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清水镇清河村东南约1.5km,距离其西侧的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界约8km,该井周边为稻田、乡镇、村落居民区,人口密度较大。

补钻井地质设计:

该井钻至设计深度5400m,层位为沙三段,岩性为深灰色泥岩、灰色泥质粉砂岩。井底气测全烃值最高2.48%,泥浆密度1.55g/cm3,起钻测后效,全烃值55.61%,上窜速度0.51m/min,上窜高度1339.59m。钻探过程中3500m之下气测值持续较高,循环后效全烃值多次达到100%。3526.0m-3728.6m井段测井解释油气层33.6m/11层;4197m-4344m、4646m-5400m井段录井解释气层22m/6层,差气层40m/11层,4151处点火成功,火焰高度0.2m-1.0m。

该井预测地层与实际钻探基本符合,在4646m-5151m井段钻遇第一套扇体(原设计预测4575m-5100m为砂体集中发育段),单层最大厚度8m,累计厚度234m/69层,砂岩占比近45.7%。当前井深5400m难以达到揭穿整个扇体(顶界埋深5350m,厚度350m)的目的,同时探索沙三下底部地质异常体的含油气性,建议加深钻探至5980m。

目的层预测:

X探1井勘探目的层有两套,第一套为沙三中最大湖泛面之下近岸扇砂体,第二套为沙三下扇三角洲砂体,三开完钻至原设计井深5400m,未能达到揭开主力层的目的。第一套原设计中的沙三扇体,预计油气层在5500-5700井段,地层温度175℃;第二套沙三下地质异常体,预计油气层在5850-5980m井段,地层温度约180℃。

加深设计要求:

钻探至5980m,如无油气显示,留足口袋即可完钻,如果钻穿设计目的层和已经实现地质目的而未钻达设计井深,可考虑提前完钻。

钻进过程中若遇良好油气显示,或者在完钻前,建议进行钻井取心1筒。

四、钻井工程设计

设计井深:5400m(垂深)

井别:预探井;井型:直井;目的层位:Es32、Es33。

完钻层位及完钻原则:Es33,钻达设计井深及相应层位,若无油气显示,可以完钻;如果钻至设计井深未钻达设计层位和没有实现地质目的,可以考虑加深钻探;如果钻穿设计目的层和已经实现地质目的而未钻达设计井深,可以考虑提前完钻。

井控风险级别:Ⅰ级

实际完钻井深5877m,钻井取心后,岩心显示完成中生界玄武岩钻探目的,建设单位决定提前完钻,钻井工况为通井待下Ф127mm直井P110型完井(四开)套管,固井方案初稿已完成,固井质量为优质,符合井筒质量要求。

五、井筒质量调整原因及总结

井深5104-5400m井段地温在165℃以上,高于旋转导向钻井系统D-Guider仪器(MWD、LWD测斜仪器+螺杆)最高工作温度150℃,长城钻探公司联系相关导向仪器厂家,未找到最高工作温度高于150℃的导向仪器,无法使用导向仪器完成剩余井段钻进任务;同时,由于地层高温使得MWD无工作信号,无法指导螺杆纠斜,若下入螺杆还会增加卡钻风险,因此,钻井队未下入螺杆配合MWD测斜仪器进行定向钻进。

在井深5168m处,进行MWD测斜,井斜2.95度、方位18.37度的事实,预测至5400m完钻井深,剩余232m轨迹,井斜能够控制在标准要求范围内,即井斜≤11°。因此采用简化钻具(无定向仪器)继续钻进至完钻井深5400m。

井深5400-5877m井段,同样由于地层温度高于现有导向仪器最高工作温度,因此钻进过程中无法使用导向仪器完成剩余井段钻进任务。

地质设计中5.1地层分层数据表预测Es33(预测顶深(垂深)5233m)地层倾角10-20°,倾角大,实钻轨迹与设计预测风险相符,因无定向仪器,轨迹打直纠斜困难,随地层倾角变大趋势而井斜超标。

由于地层温度约在169℃-190℃以上,现有仪器打直纠斜定向困难,因此编制工程设计时,未提出井身质量控制要求。

水平位移超标。5804—5864m井段水平位移为从208.4m增至237.7m。标准规定5000-6000m水平位移为≤200m。

具体原因同上述井斜角超标原因一致,随着井深不断增加,以及井斜角逐渐超标,综合导致井底水平位移超标。

参考文献:

[1]《钻井手册(甲方)》编写组.钻井手册(甲方).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0.

[2]钻井与完井工程.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3]石油工程.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4]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原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5]苏义脑.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6]苏义脑.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概况及其在我国的研究进展.石油勘探与开发,32(1):92-95.

[7]万仁薄.水平井开采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8]万仁薄.中国不同类型水平井开采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9]刘新平,房军,金有海.随钻测井数据传输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测井技术,32(3):249-253.

[10]石晓兵,陈平,熊继有.油气深井随钻扩眼钻柱扭转振动分析.西南石油大学学报,30(6):81-84.

[11]肖仕红,梁政.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石油机械,34(4):66-70.

[12]吴奇.地质导向与旋转导向技术应用级发展.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辽河油田公司油气井井筒工程质量监督站)

猜你喜欢
石油工业钻井仪器
事出有因
发明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海上钻井平台
催化裂化技术在石油加工中的利用
不可忽视的化学仪器的创新使用
伊拉克工程技术服务市场分析
浮式钻井平台将迎来史上最大拆解潮
未来2年将有超过100座钻井平台报废
石油工业出版社
资本去向决定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