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首程
摘 要: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人们的身体素质,尤其是中小学生等青少年,因此体育教育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体育能充分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体育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这样不仅有利于让学生在体育中锻炼身体,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力。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开展小学体育课余训练,让学生在兼顾学习和运动中成长。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余训练;兴趣
一、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学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小学体育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喜欢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这对学生的学习方面以及生活方面都很有帮助,但是仅从体育课堂内锻炼的话,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将课堂内外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 为什么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
目前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会直接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其还是我国整个运动训练工作的重要环节,小学体育课余训练是属于三级训练体制的初级阶段。目前我国全民健身体育尤其是以奥运会为主的高层次竞技体育的参与者主要都是学生,因此学校体育是实现我国同于运动发展战略目标的主要基础。但是从竞技运动发展的状况来看,要想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运动员至少需要有5年以上的训练时间,这也就是说训练体育需要从小学开始抓起,很多的优秀运动员都是从学校开始训练,在学校打好结实的基础然后再经过市、省等一步步推荐再到国家集训队。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与该活动是否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的,这也就是说如果体育运动在学校活动中的地位越高,那么学生也会对该体育运动变得越有兴趣。例如每个学校在举办学生田径运动会时,也会同时举办教师运动会,同时还会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共同参与拔河等比赛,这样有利于将整个运动会变得更加刺激、有趣,从而让学校瞬间弥漫一股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从而让越来越多人关注体育比赛成绩和体育运动人才,这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继续坚持体育运动,为体育界增添人才。
三、 开展小学体育课余训练的策略
(一)学区教育管理,拓宽学校整体的办学及教育管理模式
狭义的学区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在义务教育办学阶段,通过规范政府管理行为,在教育行政部门管辖区域范围内,深度管理整合行政区域内的学校教育资源,形成多个地区学校共同组成的学区教育资源联合体,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互动、联动、资源共享及促进整体办学发展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大校带小校、优秀老师带普通老师,使得资源共享,互通有无。拓宽体育训练组织模式是指在体育训练组织模式上不单纯的分为依靠各级学校人员自主组织训练和各级教育体校人员联合组织训练两种模式,拓宽训练思路,可以积极寻求和国际社会各地体育运动俱乐部等的合作;可以保证学校运动员体育科学合理化的发展,尽量多地保持学校运动员不至于脱离各级学校自主训练,从而有效保证学校运动员的职业文化教育水平,天赋突出的向省或上级体校输送,运动员中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选择继续参加学习学校文化课程的升学,实现学校运动员的体育合理化、多元化发展。与体育训练传统校合作,定期聘请高水平教练员指导,更加科学合理的开展训练。与全国体育后备人才试点校合作,形成相对科学合理的人才输送机制。
(二)完善训练管理体制,家校联合,消除“过度保护”
过度保护是指父母为了不使孩子受到伤害,过分给予保护以致影响其独立性发展的倾向。“过度保护”是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小学尤为突出。合理的体育训练制度管理体制建设是为了保证课余体育训练顺利开展的根本前提,建立“家校联合”的训练管理体制,成立“家委会”,让学生家长主动参与到课余进行体育训练中去起来,了解到课余进行体育训练的方法科学性和制度合理性,某种程度上也就可以彻底减少“过度保护”不良现象,直至基本消除。
(三)联合体育办学,建立并逐步完善三校相关项目升学合作机制
通过联合体育办学,建立了并完善相关升学合作机制,也就是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者之间建立联合体育项目升学合作关系。当下许多体育名校的体育学科成绩都非常出众。但如果通过从升小学到选拔初中、初中生再到提升高中自下而上的手段建立有效选拔和提升学生的机制,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实现体育运动员的要向科学合理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保证课余时间体育训练的良性均衡发展。因此小学体育老师也必须要注重课余训练,让体育训练成为运动学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制定科学的课余训练计划
编制计划可以帮助自己的训练教育目标进一步得到具体化,统一教练员和小学生运动员的基本认识和实际行动,为有效的组织开展优秀运动员的训练教育活动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还可以教育学生如何预防受伤,抓住最好的时期充分挖掘专业运动员的专业运动实用技能,延长专业运动员的正常运动使用寿命。目前,国内的训练模式呈现“倒三角”形成材率极低。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制定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训练计划。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比较薄弱,因此在设计训练计划的时候要遵循学生的特点,因为上一阶段的训练计划是不适应于下一阶段的学生的,因此老师需要及时的更新训练计划,一步步地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增强训练程度,而且在课余训练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严格按照训练计划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从而完成体育课余训练的教学目标。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开展小学体育课余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身为一名小学体育老师,首先必须要遵从学生们的生理以及心理的發展规律,其次还需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实事求是,让学生在良好的训练过程中认真的学习,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从而提高体育课余训练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俊.如何开展小学体育课余训练[J].成功:教育,2011(2):204.
[2]陈作锦.课余体育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8(3).
[3]孙全洪,常德胜.课余体育训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以浙江科技学院为例[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