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新型任务单的设计和使用

2020-06-22 13:00叶蕾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单的研讨科学

叶蕾

在小学科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验任务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可以体现学生实验探究的思维过程,同时又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设计的任务单往往仅作为学生实验、观察的记录来使用,成为了一种记录单,并没有真正起到提升学生科学兴趣,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作用,没有真正达到任务单的预期效果。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科学探究目标中,收集证据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则是学生对实验任务单的使用能力,要求学生应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实际上,这些思维方法可以利用实验任务单来更好地培养和体现,但这也对任务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实验记录的科学方法,更要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这样,新型课堂任务单的开发和设计应运而生。新型课堂任务单的作用和要求不仅仅是记录,更包含了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

一、 创新任务单的内容形式

开发新型的任务单,要认真分析任务单的优势和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和课程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来创新任务单的内容和形式。

(一)实验提示单

实验提示单首先在形式上是一种创新,是在传统的“实验记录单”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如图 1)。

在保留必要记录的基础上,实验提示单补充了图示、文字等形式,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它虽然只是简单地从教师的口头表述转化为卡片转达,但却是学生在自主探究遇到困难或阻碍的时候自行向教师领取的一种任务提示卡。这种结合提示语和提示方向的自助领取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实验探究能力,在学生遇到一定阻力的时候还能及时地为学生指明方向。

(二)同课双选单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以记录为主的任务单之所以存在了这么多年,固然有它积极的一面,但是随着学生科学素养的逐步发展,单一的记录式任务单形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承接和转变,我对同个实验设计了两种任务单,既有记录式任务单,也有新型的更需要学思考的任务单。如“雨水会不会侵蚀土地”甲任务单和“雨水会不会侵蚀土地”乙任务单。表1和表2这两种任务单可供学生自由挑选,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逐步地接受更高要求的挑战。

(三)研讨交流单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把做实验当做是“玩”,而把实验探究的目的抛诸脑后。基于这样的课堂现状,我设计了研讨结合型的任务单,在实验数据记录的后面紧跟本实验需要研讨的内容,要求学生完成研讨并标记。如“拱形的力量”任务单。(见表3)这种看似简单的设计,实则在课堂上大大明确了学生的实验目的和方向,为课堂后期的研讨做了充分的准备和铺垫。

二、探索新型任务单的使用策略

新型任务单要根据具体的学情,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目的,采用合适的使用策略。

(一)提示驱动,自主探究

提示卡这种形式的任务单,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能让学生获得更大的主动权,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困难先行解决,解决不了借助提示再行思考”的探究模式。在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收集每组所使用各层次的提示卡的数量和次数,来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评价,使学生逐步减少对教师讲解的依赖,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前面提到的“神奇的小电动机”一课的记录单中(图 1),我们使用了两张探究活动实验提示卡,在明确本课的探究活动后,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分组探究。当小组觉得遇到了阻碍时,可以自主的到讲台上领取相应的提示卡。两张提示卡之间有着深度递进的前后关系,既给与了一定的提示,没有固化学生的方向,又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地包容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有层次的记录提示卡让学生开展有目的的自主探究,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只需在关键时刻做适当的点拨即可。

(二)选择升级,合理分层

记录式任务单的弊端之一就是千篇一律,以数据的记录为主,对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对学优生。因此,我们对同一个实验,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任务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相应的选择。这种形式的任务单的开发,使得学优生能有更大的兴趣去思考和完成任务单,同时使得潜能生也能较好的完成信息记录的任务。

如“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一課的第一个活动中,我们设计的两张任务单,一张是类似于传统记录单的具有较多提示的表格式任务单,另一张是需要对比观察总结的图文结合式任务单,这就考验了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对比发现能力,并且对观察的范围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自主地对这两种任务单进行选取,完成其中任意一张即可。这两种任务单适合具有不同科学素养层次的学生,学生在自主挑选的同时,也选择了一种更为适合自己的探究方式,是保守?还是更开放?这也是一种新式的分层教学,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探究方向和形式,最终使得两类学生都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收获相应的知识。

(三)重视研讨,促进合作

美国科学教育家兰本达教授在20世纪40年代就创造性地提出了“探究—研讨”的教学法。实际上,科学活动中的研讨与探究同等重要,甚至可以说没有研讨的探究活动就不是完整的探究活动。在任务单上加上需要思考研讨的几个小问题,能让学生更明确的认识到思考和研讨也是探究的一部分,而不是在做完实验后就万事大吉。

前面提到的“拱形的力量”一课的探究活动中,我在记录式任务单的基础上增加了“观察并思考”部分,并加上了要求“在完成的项目上打√”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记录不是终点,适当数据的记录是为了让我们更明确的分析结果和原因。利用简单的打√制度,规范和加强了学生的讨论完成情况,更好地促进了小组的合作与交流。

三、发挥新型任务单的优势

新型任务单的形式多样,充满吸引力,提升了记录工作在小组合作中的地位和要求, 让更多的学生能注意和参与到记录工作中来,具有很多记录式任务单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让新型任务单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发展学生的科学兴趣

不同于記录式任务单,多样化实验任务单的出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和记录兴趣,记录工作不再被认为是一种简单机械的工作,而是需要一定的思考才能完成的。同时,这种记录也不再是原来整个小组可以相互“誊抄”的一致式答案,而是每个人都可以有不一样的开放式结果。这个时候,记录不再是某个特定的人的工作,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分配到每个人去落实的环节。这种要求的转变,也促进了学生记录兴趣的转变,记录更是需要不断思考和总结才能完成的任务,是对探究活动的新发现和新要求,只有更加细致地观察才能完成这种记录。

(二)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

新型任务单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逐渐转变到了学生的主场。根据精心设置的实验任务单或提示卡,学生能自主地进行探究,教师可以省略很多原本课堂上“啰嗦”的言语,放手给与学生更大的空间去探索和思考。这种放手不是完全不管不顾学生的实验方向,而是在教师设置好的任务单或提示卡的引导下半开放式的探究,学生遇到了阻碍或者疑惑,教师可以通过自助式的提示卡给予相应的帮扶。

(三)搭建层次丰富的活动

在课堂上,每个小组甚至是每个学生的思维发展都是有差异的,课堂上的提示卡恰恰解决了学生探究程度不一致的困扰:没有用统一的言语,没有用统一的提示,用图文结合的提示卡,给了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让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自主领取提示。这样,就很好地为学生搭建了分层探究的平台。

(四)加强组内的合作交流

新式任务单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在各自思考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的小组合作和交流,拓展每个人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新型式任务单的设计与运用,补充和加强了小组内部的合作和交流内容,能让学生在班级大交流之前就领会到自己实验的不足之处,进而进行补充实验,为班级交流做了更好地铺垫和补充。

新型任务单的出现,打开了科学探究和记录的“大门”。这些形式新颖的任务单,能为探究和研讨预留更多的时间进而加深对科学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能在实验探究中融入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做实验,明确实验方向和目的,拓展思维深度;能在任务单上加入一些小心思,强化和规范学生的操作和思考。新型任务单的出现,融合了教师对于课堂的理解和研究,更好地发展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杨强)

猜你喜欢
单的研讨科学
小学数学实验学习单的开发研究
点击科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科学大爆炸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
私营停车
“学讲”理念下新授课活动单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