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丽娟
摘 要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数量正在不断扩大,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行业问题,尤其是随着近几年我国对环保工程要求的不断提升,需要对其引起重视。在建筑工程中电气设计在节能环保工作开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地将节能电气设计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中能够有效起到环保效果。
关键词 节能技术;建筑电气设计;应用原则;具体应用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但是由于其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破坏,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相违背,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节能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有效应用,从而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出现浪费现象。
1建筑节能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实用性原则。相关节能技术的有效应用一定不能破坏原有的建筑功能,所以要确保整个建筑的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动力设备与供配电系统等可以稳定开展工作,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对于能源的消耗和浪费,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另外也要体现出一定的现代化设计,以一种节能的方式来发挥建筑主体结构的功能性。同时在进行电气技术设计过程中,不能随意对节能技术进行使用,以此来保证其实用性[1]。
(2)经济性原则。国家在对建筑电气进行节能化设计时,应该考虑节能效果与经济效益。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能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假如因为节能设计消耗掉大量资金,那么企业的开发成本将会提升,进而使企业遭受大量资金损失,这样建筑行业将不会支持节能技术的应用。所以,在设计建筑电气时,应该先考虑经济情况,再探究节能设计,进而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
(3)科学性原则。我国在开展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的合理应用,从而不断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另外还要确保各种先进的建筑施工节能技术能够代替原有功能,实现科学化施工,进而有效降低资源的消耗与浪费,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2节能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 照明系统设计方面的应用
维护系数是建筑电气设备使用一定时间后,在工作范围内的平均照度与在相同安装条件下获得的初始平均照度之比。较高的维护系数和有效的维护程序可促进节能设计,通过限制安装的照明功率要求减少节能技术的维护。维护因素考虑到了建筑电气的破损维护、灯具污染和表面反射的维护。电气使用寿命的降低速度受房间表面清洁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在办公室、学校和商店中,通过节能技术的应用电气输出每年能够降低5%。节能照明设计的重要原则是通过将光线引导到需要的地方来充分利用所有可用光源。应用功效即首先基于灯和灯具的组合,而不是通常认为仅限于灯的发光功效。尽管这些技术的灯发光效率相对于其他技术较低,但铝钨光源在显示器和筒灯应用中的广泛使用,表明灯的发光效率仅与照明设备的效率部分相关。
2.2 通风系统设计方面的应用
建筑通风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着室内温度的变化,所以说可以利用通风系统设计对气流速率展开分析研究,一般来说可以依靠自然力进行驱动,但如果风力不足,可利用风扇进行补充。一般来说针对屋内过热主要采用的手段是遮阳和屋顶绿化,绿化屋顶能够有效实现屋内温度的降低,改善当前城市变暖的现状。通过信息化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使得夜间建筑物可以实现通风,利用较冷的空气来稀释白天的热量,进而有效减少因为夏季过热而产生的制冷消耗。目前,可以利用智能化信息调控技术实现对温度的控制,当其温度过高时会自动进行通风处理,以此来确保整体温度不会超过一定范围,从而也提高了其现代化水平。这种系统模式是基于物联网技术所开展的,能够实现对所有能耗设备和建筑主体温度调节系统的整合利用。能够避免因为温度监控不到位而导致的能源消耗过多等问题,因此该通风系统的设计对于节能环保有着较为明显的应用优势。
2.3 隔热系统设计方面的应用
隔热是降低墙壁和屋顶传导率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从而可以节省空间供暖和制冷的能源,隔热是提高建筑物能效的主要因素。全面化节能技术采用先进节能策略使用不同建筑围护结构组件包括墙壁、窗孔和屋顶,建筑围护结构将室内和室外环境分隔开,对于提高热舒适度和节约能源至关重要[2]。改善建筑围护结构主要依靠降低热传导率,建筑围护结构的传导率会通过减少热量损失来显著影响建筑能耗水平,改善建筑围护结构对于减少能源使用和二氧化碳排放至关重要。加热和冷却能力的降低进一步带来了设备尺寸减小的好处,全面化处理空气密封和隔热窗户是减少空间供暖制冷需求的两种有效节能技术。应用建筑电气集成系统技术,建立信息收集和能源利用管理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框架。用于建筑物内运行系统内能源利用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優化管理形成一个全面化的建筑电气设计,通过资源整合能够对能源效率进行综合监测和分析,以优化综合管理的能力。
2.4 供配电系统
为了能够有效减少能源的过度消耗与浪费,无论是供电企业还是政府部门都应加大对供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使其能够实现更加节能环保的供电,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的能源[3]。比如能够降低电缆的使用,缩短供电半径距离,从而有效降低线损,实现供电质量的提高。另外也要结合具体的供电系统参数要求和用户的用电状况做出调整,为其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稳定供电状态,适当地对变压器参数进行优化,降低能源在传送过程中的消耗,一般可以通过集中控制补偿手段来满足要求。
3结束语
总体而言,对建筑工程进行电气设计是节能环保工作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地进行利用,将能够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所以说相关设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节能环保的应用原则,不断完善和优化电器系统,有效控制其成本支出,利用节能技术发挥节能效果,以此来满足建筑功能的需求,不断为我国建筑电气设计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欧阳宇.基于节能技术的建筑电气设计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4):116.
[2] 朱晨.关于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技术实践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 5(9):131.
[3] 魏奇,胡培锋,谢文佳.建筑电气设计中节能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24):36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