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手术患者的信息化管理效果观察

2020-06-22 13:04石海英刘冬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眼科信息化管理手术

石海英 刘冬梅

[摘要]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眼科疾病诊治期间,要尽最大限度将失误率控制到最小,这就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与医疗管理的精细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推行应用于眼科临床,可有效存储、整合、挖掘患者信息,减少眼科治疗中的失误操作,使眼科诊疗系统由治疗疾病转变为预防疾病。为了进一步探讨信息化管理模式在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该文在查询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该院具体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深入推廣作出贡献。

[关键词] 眼科;手术;信息化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R7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2(b)-0157-03

[Abstract] The eye is an important organ of the human body. During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phthalmic diseases, the error rate must be minimized to the minimum, which places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operation level of medical staff and the fineness of medical manage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ospital informatization degree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ophthalmology clinic, which can effectively store, integrate, and mine patient information, reduce erroneous operations in ophthalmic treatment, and transform the ophthalm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from treating diseases to preventing diseases.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mode in patients with ophthalmic surgery,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the hospital based on a large amount of literature information, with a view to contributing to the in-depth promotion of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mode.

[Key words] Ophthalmology; Surge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pplication

眼科是医院内部的重要科室,具有手术患者多、接台快等特点,病房和手术室在接送患者时容易出现流程不规范、差错、遗漏等现象。为了增强医护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利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合理设计手术、工作流程,实现全程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手术患者的目标。信息化管理是强化医疗质量的重要部分,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开展各项医疗活动。为了进一步探讨信息化管理模式在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该文在查询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该院具体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深入推广作出贡献。

1  信息化管理模式在眼科中的应用现状

1.1  眼科单一病种中的应用

与眼科整体信息库对比,单一病种信息库可记录更加具体的患者信息,包括临床资料、诊断、治疗、随访、预后等情况[1]。例如利用Access信息库管理白内障患者,可细化患者的临床信息,并实现自动化管理;又如某学者设计了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过程进行记录的信息库,其可以有效连接手术过程与术后眼内炎症,实现手术过程的监控,降低炎症发生率。林浩添等[2]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了眼科图像数据库,对大量的先天性白内障图片进行分析和深度学习,通过不断反馈提高了白内障疾病诊治的准确性。

1.2  眼科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眼科的设备仪器多达百余种,精密器械相对较多,小到显微镜,大至准分子激光机,眼科医护人员在应用设备时,要严格遵循管理规范,确保操作、养护程序合理、科学。以Access信息库为模板,设计出设备管理信息库,可将计算机技术与设备管理充分整合,使设备管理更加便捷、科学,降低人力资源消耗量的同时,也保证医疗器械可以长期使用。

2  信息化管理模式在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用户端包括手术室护士、病房护士、临床医生等,个人拥有不同的应用权限。临床医生将手术信息保存于手术应用系统中,病房护士进入菜单目录,显示病区当天的手术信息一览表;护士对手术医师的手术通知进行仔细核对,确保信息无误,再执行其他操作;选择术前用药并保存用药信息,完成术前用药后,将患者状态标示为“准备就绪”;手术室护士呼叫手术患者后,病房护士将患者护送至手术室,并更新治疗状态;病房护士可在手术医师记录手术相关事项后,对患者的术中情况实施动态查询,促进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开展,避免术后询问引起的信息传输误差(信息化管理模式下,术中情况可以通过影音、图片等方式进行传输,其效果是文字描述无法比拟的);术后,护士可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迅速整合患者入院以来的所有信息,形成个体化的电子病历,提高护士工作的整体效率,加强人员配置的合理性。

3  信息化管理模式在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1  确保手术流程的规范、合理设计

医疗工作开展过程中,医生记录的病案内容与护理人员形成的病案资料是独立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将二者有机结合并自动生成完整的医疗信息,便于共享使用,避免护理人员因为手抄医嘱而造成护理操作失误;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后,病房护士可以更及时、更准确地执行手术前期的准备工作,并通过手术室护士的反馈信息掌握手术室动态;手术室护士了解了病房护士准备工作的开展进程后,可以准确把握围术期用药时间与手术时间,保证手术顺利、有序进行,控制安全隐患的发生。万代红等[3]探讨了基于HIMSS EMRAM 7标准的医院信息系统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结果提示,该系统可以实现手术患者的交接闭环,使手术授权、申请、审批及手术排程的决策更加智能化,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运转为主线,对手术关键环节节点及流程进行全方位把控。

3.2  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工作效率

医生将眼科手术患者的资料信息保存在信息管理系统中,护理人员可以直接读取信息,并对医嘱进行核查,确认无误后,直接发送至手术室,这在确保各阶段工作连贯性的同时,又再次落实了核查制度,节省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也避免医嘱出现错误。信息化管理模式要求手术室护士通过呼叫键呼叫准备手术的患者,这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某个环节的疏漏。鲁海蜃等[4]研究指出,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后,患者报告单和标本的交接流程得到优化,减少差错的发生,通过刷码交接,系统自动录入,信息系统自动识别错误科室的报告单,及时提醒,保证了患者病历资料的完整性,也避免了患者信息的错误发送。手术医师接台手术时,会将患者手术期间的注意事项标注在该患者的信息栏内,病房护士便可根据此信息动态关注患者病情,便于及时作出正确处理。唐甲竹等[5]研究显示,专科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将医疗资源更加充分的利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与治疗的及时性,同时也降低了不必要的工作量,更好地整合资源,从科学的角度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3  提高患者满意度

未实行信息化管理之前,手术患者往往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较低,部分患者认为手术有插队现象;实行信息化管理之后,患者可以在LED屏幕中查看手术患者,了解其在手术室中的情况,有效提高了医患之间的信赖感。同时,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实时监控医护人员的术前准备工作,大幅降低了手术前后次序调动现象,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医疗工作效率。李韬等[6]研究指出,医院实行信息化建设后,患者从挂号到出院的时间及逗留原因会被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统计出来,然后动态分析院内患者的流动情况,针对患者等待时间较长的窗口或部门进行调整,提高患者就诊效率,获得患者普遍认可。同时,该信息管理模式还大幅节省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让护理人员有更充足的时间与患者沟通,掌握患者病情发展情况,了解患者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疗工作的满意度。笔者认为,该研究结果与该院的实施效果大体类似,可见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效果理想。

3.4  加强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推行,可以将各种医疗信息快速地传递到各个医疗环节,加强横向业务的联系,使各科室能够明确分工、清楚自身职责,确保工作流程更加科学有效;同时,网络技术的辅助应用,可以让数据库内部的数据更加便捷地存储、移动,同一数据只需要输入一次,就可以进行多次利用,实现多用户资源共享的目标;另外,患者一旦确认在该院住院或进行门诊手术,就会被纳入信息管理系统,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治疗,都可以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并保存入院前的所有评估资料,系统将各项资料整合完成后,医护人员便可登录系统随时阅览,掌握患者的各项情况,便于书写住院电子病历过程中的查询和参考[7]。

3.5  实现风险管理,提高对患者的安全管理

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风险处理,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①风险预防;②风险处置,其中风险预防是最重要的。以预防为核心,及时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进而降低风险系数是护理人员应该关注的重要任务。医疗风险管理,指医院系统地、有组织地分析风险因素,寻求相应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地控制医疗风险,实现减少医疗危害与经济损失的目标。鉴于此,及时掌握隐含的不安全信息、关注具有各种隐患的患者、寻找问题来源就是风险管理的关键举措,同时也是首要步骤[8]。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呈现大量的患者信息,帮助医护人员在特别提示界面中认识高危风险患者,为医生的治疗提供参考,为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同时也缩短了高危患者在非手术日驻留医院的时间。

4  结语

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了眼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的信息化管理,促成资源共享,提高医疗工作效率,使医院内部的人员配置更加合理化,节省人力资源,减少医院成本,显著加强了护理质量,为手术赢得更多时间,增加治愈率,获得患者的普遍认可。

[参考文献]

[1]  陆新安,阮丹,孙宏策.信息化管理在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3):102-103.

[2]  林浩添,吴晓航.加快基于眼科图像数据库的眼病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建设[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8,36(8):577-580.

[3]  万代红,汪晓玲.基于HIMSS EMRAM 7标准的医院信息系统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9):1165-1168.

[4]  鲁海蜃,李琳,喻怡彬.医院信息化检验医嘱闭环执行系统的实践和应用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2):1087-1088.

[5]  唐甲竹,张玲,孙广宇,等.专科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院门诊应用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4):641-644.

[6]  李韬,冯佳莉,张屹,等.数据仓库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建設方案实现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4):160-163.

[7]  廖生武,陈崑,陈洁,等.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区域医疗信息资源共享的实证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3):115-118.

[8]  于晓初,吴世政,韩伟,等.创新信息化建设,提升医院患者安全系统管理能力[J].中国医院,2017,21(10):40-42.

(收稿日期:2019-11-16)

猜你喜欢
眼科信息化管理手术
提升眼科机械清洗合格率的护理方法及成效探究
刚做完眼科手术别坐飞机
手术衣为什么是绿色的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