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互联网技术探究山西古村落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2020-06-22 13:00王丽娜
大观 2020年5期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山西文化遗产

王丽娜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迈进,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本身也迎来了众多的机遇与挑战。山西古村落文化群作为山西区域特有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之一,对于后世深入了解山西历史文化脉络,探索古人文化习俗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但是近几年历史性违规拆迁、移民搬迁、民间个人破坏行为以及一些区域的村落文化传承意识的淡漠等原因,让山西古村落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而大数据时代下的山西村落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应该如何来落实,成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山西;古村落文化;文化遗产

注:本文系山西省哲学社会规划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山西古村落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研究”(2019B451)研究成果。

山西的古村落文化距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山西的悬空村、碛口古镇、岳家寨、霓虹村、井底村、李家山、锡崖沟等优秀的古村落文化已经走出大山面向全国甚至世界。虽然山西省的古村落名录在不断地进行更新,但是依然还有一些古村落缺乏科学性挖掘和保护,这些受到破坏和逐渐消失在社会视野中的古村落文化群已经无法再带给人们文化的喜悦和文化的价值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需要相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构建科学的古村落文化保护策略。

一、互联网技术下古村落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优势

互联网技术不仅仅是以虚拟性的信息沟通为目的的,其本身也有很多的优势。

(一)信息化技术下古村落文化名录的更新可以更具效率性

以山西的古村落文化群的建设和名录更新为例,凡是一些有影响力和政府文化部门鉴定合格的古村落群都会逐步获得与非遗文化继承与保护相关的国家部门的认可。但是古村落不是集中在一个区域的,基本上都是分散分布的,因此还有很多未知的和没有重点保护的村落没有被挖掘出来,不能进入文化名录。如果民间的志愿者或者特定部门建立一些古村落信息收集的平台,更好地找到遗失的这些资源,就可以让古村落文化名录的更新更加具有效率性。

(二)信息化技术下的古村落民间采集和系统防护的机会得到提升

随着国家历史文物和历史文化研究部门的工作岗位不断优化,目前全国各地都有政府部门或者事业单位部门的文化工作者,这些人中有一些人的工作是经常去民间考察,对文化遗产进行补漏。他们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捕捉功能,例如利用官方微博向民间征集一些古村落的信息,这样有利于保护组织人员率先定位到这些古村落,从而更好地使它们得到科学的归位和防护。

(三)信息化技术下的古村落信息融合与保护可以更好地得到全民监督

随着现代化工业文明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下古朴原生态的很多村落都逐步被遗弃了,而在当中,就有一些包含丰富古文化的古村落。有了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以后,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和民间的一些组织也可以很好地将掌握的非遗文化的信息,然后通过网络信息留言和民间与国家文化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互动,让重点的和文化丰富的古村落文化可以得到保护,保护与宣传的信息资源可以定期在网络平台公开,让保护进程可以得到全程监督,这对于古村落文化的保护而言是一个优势。

二、山西古村落文化目前所面临的困境问题

虽然国家对于民间非遗文化的重视度是较高的,但是由于区域性的差异和地方群体的心理认知意识等不同,一些区域的古村落文化保护没有被很好地落实到位。近几年工业化发展程度空前,但是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之间的客观冲突始终是存在的。

在工业经济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中,全国都在推动以城市文明和工业化文明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加之山西以煤炭业和其他的轻工业为主导产业,政府主导下的工业经济建设促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速度提升。偏远的古村落虽然文化内涵丰富,但是当地的民众为了经济利益和衔接城市文明的客观需要,选择拆迁或者群体性远离,加之没有系统的民间登记和特色化管理等,导致一些本来文化内涵丰富并且具有文化影响力的古村落群体遭到了破坏,这样一来就不利于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与继承。

三、依托互联网技术探究山西古村落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策略

(一)基于互联网技术信息推广优势加大古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信息交互

正如上文所论述的那样,目前信息化背景下的古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一个优势是将众多古村落文化名录更新与遗留性的问题通过信息化推送出来,加大古村落信息传递的强度和灵敏度。目前山西民众对于古村落文化的保护意识并不强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来解决。具体的策略是当地的文化旅游部门、文化馆还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可以建设一个山西各区域协调与融通的政府文化网站,在这些网站中,可以将本区域常规古村落文化保护中的亮点以图文形式推送出来,公布到网站上。这些网站之间是嵌套的,阅读只能用微信App来分享。同样,一些民间自发组织或者是古村落文化爱好者可以将他们走访民间遇到的一些未被关注和急切需要开发与保护的古村落的图文,发布到这些事业单位的网站的信息交互平台上,这样一来古村落民间保护的信息互动与官方的互动就可以借助互联网来实现,公众的古村落文化保护意识也会在信息互动中被培养起来。

(二)基于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优势 加大古村落保护制度的建设与推进

目前所论述的一些关于工业文明下农村文明的消失和農村经典文化的缺失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共性的大问题,对于这些共性的大问题,一些缺少文化保护意识的民众在拆迁利益的驱动下,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甚至一些区域跟着效仿,未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审定就自行违规拆建这些蕴含有丰富文化因素的古建筑。因此可以让有关部门的工作者进入基层调研的时候将这些特殊的破坏古村落文化的案例设计成网络图文结合的案例,然后报送到相关部门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约束。例如,一旦发现违规拆除古村落的一些不法行为或者一些严重损坏古村落文化的行为就进行网络曝光,另外,这些信息可以分享到相关管理部门来加大处罚和教育力度,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加大民间违规行为的警示力度,可以保障优秀的古村落文化的保护效率。这便是信息化技术在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中的有机优势。

(三)基于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优势加大古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创新

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尤其是现在非遗文化保护的力度在逐渐加大,各类古村落文化保护的行为也不能沿用原有传统保护策略,而是需要进一步加大古村落文化遗产继承与保护的有机策略,加大创新力度并通过创新来落实。例如基于互联网的宣传,将碛口古镇和其他一些具有文化典范的古村落文化的建设新面貌拍摄成纪录片在山西各个电视台和地方文化部门的群众性活动中播放,在民众的心中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认知:保护古村落文化和继承发扬古村落文化就是为子孙后代积攒丰富的文化资源,能促进社会幸福。另外可以结合当地旅游局的工作资源,让旅游局的专业人员协同非遗文化保护部门将基于旅游产业发展的古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凸显出来。在这样大环境下,可以较好地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冲突很好地化解,也让民众与政府行为可以有机融合起来,积极利用互联网来突破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将创新的可能性发挥出来,这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王崇印.宗族文化传承与古村落保护研究[D].温州大学,2009.

[2]于鹏杰,蒋建华.东莞宗族文化传承与古村落保护研究:回归传统社会结构的思考[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4):11-15.

[3]王禾奕.汾河流域古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D].山西大学,2014.

[4]李夏.“互联网+”视域下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J].包装工程,2018(22):92-96.

[5]李岚.山陕古村落活态化保护与更新方法研究:以山西省襄汾县丁村和陕西省韩城市党家村为例[C]//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分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建筑史学术委员会.2015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广州: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2015.

[6]欧阳圆圆,汤劲,刘莉.“互联网+”背景下的古村落文化传播现状及对策:以湖南永州古村落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9(1):139-141.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猜你喜欢
互联网技术山西文化遗产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Right to Roam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Tough Nut to Crack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与探究
手机银行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