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禄
今年芒种,气候温和,细雨绵绵,对农耕文明而言,是个好日子。但是对上海著名紫砂陶艺家、收藏家许四海来说,他却再也不能“芒种”了。莫非老天爷觉得他实在是太累了,就让好好休息一会吧。
许四海出生在江苏建湖县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失恃,读完初小后即随母亲到上海投奔大哥,他靠在钢铁厂门口捡煤渣、为运输公司推板车、报名去郊区开河挖渠,挣来几个小钱帮助大哥养家糊口。几年后,他勇敢地承担起赡养老母的责任,以孝行获得所在地区居民的一致称道。
16岁时许四海被街道推荐到市公交公司工作,屡获先进生产者称号。1964年光荣参军,在空军广州某部机场任地勤人员,后参加援越抗美战争,在越南前线任侦察兵,出生入死,经受战火洗礼,后升任侦察排长,荣立三等功后凯旋。在部队期间,他开始从事陶瓷研究与收藏,为购藏一件珍贵陶瓷,常常不惜倾囊而沽。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许四海转业回上海,在公用事业学校先后任学生科、总务科和膳食科科长,八十年代末开始自学紫砂陶艺,有幸得到沪上著名画家唐云先生的指教与鼓励,后参与宜兴紫砂二厂的创建工作,任助理厂长,为乡镇企业走出一条面向市场的新路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在宜兴时,许四海遍访名师,潜心研摩,上溯明清,下逮当代,并得到花器大师蒋蓉的亲灼,也受顾景舟、朱可心等大师的点拨,技艺大有长进。1985年许四海以《夏意》在轻工业优秀作品评比会中一举夺得金奖。此后每制一壶,都成为海内外紫砂壶具收藏家争购的对象,自学成材的事迹也传为美谈。
一生痴迷紫砂艺术的许四海先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许四海在自己愚园路的陋室中辟建了上海最早的私人博物馆——壶天阁。几年后在市委老领导的关心下,于1991年在兴国路建起了四海壶具博物馆,展出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壶到明清两代的各类陶瓷壶具凡三百余件,构成了一部脉络清晰的中国陶瓷发展史,为中国文化发展史提供了极有说明力的实证。
中国市场经济启动后,艺术品收藏市场也相当活跃,许四海做壶卖壶,轻轻松松掘到了第一桶金。我亲眼看到台湾收藏家找上门来求他一把壶,扔下砖头这么厚的一叠人民币转身就走人了。他天天做壶,还是供不应求。但是,他视金钱如粪土。为推广中国的茶文化,他到处开讲座,还向嘉定区博物馆捐赠了一批珍贵的古陶瓷,还向巴金、柯灵、董建华、萨马兰奇等社会名流赠送亲自制作的紫砂作品。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许四海为了推广茶文化,必须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于是从兴国路这么好的钻石地段搬到嘉定江桥,带领两个儿子和几个徒弟,在一片荒地上重建了一座更大的壶具博物馆,再造了一座百佛园。他在园内陈列了上百件古代石刻造像和雕刻汉砖,种了上千棵树,后来又在园内建起了中國规模最大、档案资料最全的吴觉农纪念馆。两年前他又在园内最后一块隙地上建成了一座茶圣陆羽纪念馆。这一切,都与他推广茶文化的初心是一致的。
四十年来,许四海获得“江南壶痴”的美名。他对紫砂艺术的贡献不仅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还提升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品质。
今天,许四海不声不响地走了。百佛园的鲜花依然盛开,百佛园的果树照样会果实累累,他的未竟事业,会由他的太太金老师和两个儿子来完成,四海壶具博物馆的藏品也会妥善保管和陈列,他的故事一定会在更大更广的时空传扬,激励更多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近日,“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文物197件组,涵盖玉石器、青铜器、陶瓷器、书画、古籍、漆器、竹木器等诸多门类,从文物的角度,以文物为出发点,给参观者讲述江南历史与文化的特征。共分为五大板块,以专题形式呈现江南基调、江南性情、江南人物、江南风尚与江南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