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萍
(山丹县人民医院 甘肃省张掖市 734100)
普外科常见疾病就是胆结石,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该种疾病的首选措施,但很多患者对手术治疗措施了解的比较片面,其心理压力较大,因此极易导致临床手术治疗效果。为了全面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加强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开展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改善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对采取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胆结石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正文阐述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本医院收治的88例胆结石手术患者(纳入病例选自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项目调查资料,采取抽签法进行分组,参照组与试验组均为44例。
试验组44例患者男女比例为21:23,年龄差距为31~65,平均年龄(45.26±1.86)周岁;参照组44例患者男女比例为20:24,年龄差距为32~67,平均年龄(45.29±1.88)周岁。研究组和参照组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的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传统护理应用于参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简单介绍医院实际环境,给予发放相关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采用全程优质护理,其一,给予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控制房间内的湿度与温度,患者适合外出以及外出的时间由实际天气情况确定[1]。其二,手术之前指导患者进行相关术前检查,同时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交流,对其基本诉求进行掌握,针对其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解答,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全面讲解,帮助患者消除心理负担,认知和了解疾病相关情况,能够有效促进其保持良好心态。其三,待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指导患者选取合适体位,通过眼神与拍肩,给予其精神上的安慰与鼓励,告知患者不要过度紧张,放松心态。护理工作人员可协助临床麻醉师做好相应工作,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状态进行观察,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需即刻告知主治医师,与此同时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做好辅助工作[2]。其四,手术结束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待其清醒后,给予选取半卧位,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流通,控制好病房的温度与湿度,为患者营造出优良的休息环境,保持室内安静,完成对病房的定期消毒。术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预防好相关并发症,从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另外告知患者食物需以高热量高蛋白为主,禁止具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的摄入。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其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临床护理满意度的评价采取院内自制满意度评价表完成,100分上限,非常满意:90分以上;一般满意:89分以下70分以上;不满意:69分以下。
通过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对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价[3],总分为49分,分数越低表明其改善情况越好。
2.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对比为,试验组97.73%(43/44)例高于参照组护理总满意度81.82%(36/44)例,经过X2值检验后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两组心理健康水平评价分析,干预前试验组与参照组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心理健康水平评分低于参照组同等数据评分,经过t值检验后,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临床治疗胆结石均采取手术治疗,但很多患者由于对于疾病本身的担心以及临床症状表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如未开展良好的处理,可导致其整体手术效果[4]。有相关研究表明,为了全面提升整体手术疗效,降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加强对患者进行优质干预,已经成为临床当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以往采取的常规护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并且针对性不强,因此开展全程优质护理,从环境、心理、身体等多个方面深入[5]。此次研究中试验组接受了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明显的改善,97.73%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1.82%(常规护理),由此可见,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实施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全程优质护理干预针对胆结石患者而言,对其术后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效果较好,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该种干预方式的效果较为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改善其预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