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城中实验小学 周群芬
当今,少先队员中存在劳动意识不强,劳动能力薄弱,劳动实践偏少,劳动精神缺失等现象。家庭中重学习、轻劳动的情况也较为普遍。江苏省宜兴市城中实验小学在各中队展开“劳动小调查”后发现:近70%的队员不参与家务劳动,近90%的队员不参与社会劳动。为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少先队推出了“家校协同”项目,以中队为单位,组建“家校俱乐部”,倡导“全家总动员”,着力于家校协同培育队员们的劳动精神,塑造他们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家长在队会上展示劳动技能
学校各中队围绕劳动教育,组织开展了“劳动的人真可爱”主题队会,邀请“家校俱乐部”的家长们参加。家长们分享了身边人的劳动故事以及自己的劳动经历,帮助队员们正确认识劳动。一些家长还现场展示了自己的劳动技能,激发队员们对劳动的兴趣。
“家校俱乐部”成员利用周末或节假日,与辅导员一起,带领队员们去寻访身边的榜样,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比如,队员们寻访“江苏省最美新型青年农民——杨杰”时,了解到他是从培育几株番茄苗开始,慢慢积累,10年后拥有了几百亩番茄基地,并帮助两千多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队员们在活动中不仅认真聆听杨杰讲解育苗、播种等农业知识,还在他的指导下给番茄苗除草、施肥,感受劳动的快乐,明白了尊重劳动、劳动最光荣、劳动者伟大、劳动创造美的道理。
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可以促进队员们劳动认识和能力的提高,引导他们感受不同劳动的特点,掌握生活中基本的劳动方法,为幸福人生奠基。
现代化的城市生活,让不少队员对农耕生活感到陌生但很有兴趣。为此,“家校俱乐部”巧妙利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帮助队员们亲近农耕,学习基本劳动知识和技能。比如,“立春”节气,一起包春卷;“春分”节气,赴山里挖野菜;“清明”节气,学习制作风筝;“谷雨”节气,去茶园体验采茶、制茶……队员们在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劳动中,学习本领,磨砺意志,锻炼自我。
家长们开展网上“传家技”活动
“家校俱乐部”号召家长们列出详细的日常家务清单,并使用“家庭劳动考核记载表”记录孩子家务劳动情况。在“家务大比拼”活动中,家长们还设计了一些游戏,比如,包粽子比赛、叠被子比赛、水果拼盘比赛等。队员们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的同时,分享了劳动带来的乐趣。
按照学校少先队大队的要求,各中队还引导家长们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网上“传家技”活动。有的家庭介绍了红烧肉的做法,有的家庭展示了收纳、种花、编织、栽种树苗等劳动技能。队员们由此感受到了幸福生活是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上,劳动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需要,而且能促进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进步。
学校微信公众号开设了“家校心桥”专栏,定期分享不同家庭的先进教育理念。辅导员们定期通过“家校大讲堂”,倾听家长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教育活动中遇到的困惑和烦恼。线上线下一起出击,对少先队劳动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实施家校协同助力少先队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们着重突出了以下五个要点:
基于自愿。以中队为单位,倡导家长自愿报名加入“家校俱乐部”,并组建小组,每组8至10个家庭,分别确定一名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起利用周末或节假日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活动灵活。围绕劳动教育主题,由家长志愿者带领几个家庭的队员们灵活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注重仪式。活动中,队员们佩戴红领巾,高举队旗,还带上“家校俱乐部”的横幅,在活动现场展示活动标语、进行集体合影等。
积累展示。活动结束后,辅导员保留文字、图片、视频等活动资料,每学期至少制作一个展示活动成果的美篇。
彰显激励。学校每学期评选优秀“家校俱乐部”,并将相关实践活动纳入“优秀家长”评选中,促使家校协同开展的劳动教育更广泛、更深入地发展。
学校各中队充分发挥少先队的优势,利用家校协同的力量,以多元化、儿童化的方式,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共学、互比、同进的良好氛围,共同引导队员们树立劳动、奋斗、创造的人生价值取向,养成尊重劳动、勤劳节俭的好习惯,也使少先队劳动教育焕发出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