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郭庆英
通常听课的时候总是很羡慕那些成功的同行们,他们的课堂是如此完美,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师生互动良好,评课时也得到了其他同行的一致好评。但是听多了这样“完美”的课堂,却让人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些“完美”的课堂都是经过事先预演的,已经把会出现的各种情况控制好,学生就好像听话的机器人一样,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完美”的背后是创新的流失。然而教学预设是固定的,课堂却是随机的,每个学生情况不同,那么总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意外”,这就是教学“生成”。其实“生成”和“预设”一样都是数学课堂的一部分,合理地运用“生成”,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下面就如何运用课堂“生成”谈一谈我的经验。
正如前文所言,“生成”和“预设”都是数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成”是意外的精彩,教师如果能够抓住并及时捕捉,这将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合理地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知识,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所必备的。因此,教师应该正确地对待课堂“生成”。
课堂“生成”既然是意想不到的,那必定有其“精彩”之处,如果能够合理地运用,使学生的思维智慧得以发挥,打造生动的、启发的数学课堂,必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教师应该注意观察,捕捉课堂“生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既然是课堂“生成”,那肯定是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所学的方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海纳百川,在课堂中接纳学生的不同想法,也许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例如在复习《圆锥和圆柱》这一知识点时,可进行如下教学设计:有一个圆锥形的小米堆,已经知道它的地面周长是50.24 米,它的高是6 米,把这些小米放入一个底面直径是8 米的圆柱形米桶里,刚好可以把米装完,求这个圆柱形的米桶的高。很多学生想到了先算出小米堆的体积,再除以圆柱水桶的底面积,最后求出高,也就是50.24÷3.14÷2=8(米)。这时,有学生想到了另外一种解法:先计算出小米堆的半径以及圆柱形水桶的半径,再根据公式约去圆周率直接求出最后的高,同样是8 米。对于学生提出的这样解法,不能强制学生按固定模式进行求解,而是应让学生自己探讨、验证解法是不是正确,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解法也是正确的。那么在这样的过程中,就强化了学生对于圆锥、圆柱关于底面积计算的知识,远比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烦躁的公式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所以说,合理地运用课堂“生成”,可以帮助学生强化知识。
记得有一位著名数学教育学家说过:“教3+2=5 的老师是合格的老师,教3+2=?的老师是好老师,教3+2=6 的才是优秀的老师。”这一句名言其实想表达的是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事件都是难能可贵的教学资源,有效地运用这些教学资源,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内容时涉及体积不变的练习,其中有一道常规知识题:有一个完全封闭的长方体容器,从里面量长40 厘米,宽25 厘米,高20 厘米。如下图所示,平放时里面所装水的高度是10 厘米,如果把这个容器竖起来放,水面的高度是多少?
在数学课堂中并不缺少发现,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学生能发现老师的错误,能勇敢地指正,是难得的“教学资源”,合理利用就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很好的工具。
既然数学课堂的“生成”能给学生、给教学带来那么多益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课堂“生成”都可以利用呢?不,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是错误的想法。在运用课堂“生成”时需要教师及时做出判断:这个“生成”是否对于教学有帮助?是不是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不是有探究的价值?如果有价值,那么就要大胆地、有效地运用到课堂中,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所发现和思考。如果没有价值,而是扰乱课堂秩序的“生成”、没有探究意义的“生成”,就要及时摒弃,毕竟课堂40 分钟的时间还是十分有限的。
总而言之,课堂“生成”是难能可贵的教学资源,合理地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强化所学知识、拓宽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但是课堂“生成”的运用还需要注意筛选和“运用度”的问题,意外也是一种收获,请不要拒绝意外,这就是笔者的一点经验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