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蒋 艳
当每个人都在谈论长图、短视频、H5、VR、VLOG时,融媒体己融入媒体人的血肉了。
从重庆晨报到重庆晨网,再到上游新闻APP;从平面纸媒到PC端,再到移动端。时代在变,记者的舞台也在变,“工具包”里的设备也在变。如今的上游新闻记者,告别了“一支笔跑天下”,“工具包”里十八般“兵器”加持,让新媒体产品演绎出了“七十二变”。上游新闻的新媒体产品也推陈出新,紧紧吸附了一批年轻粉丝。
摄影记者的转型,是从地面向空中开始的。纸媒时代的重庆晨报摄影部背水一战,全面向空中摄影进军,寻找新的摄影空间。
早在2011年,重庆晨报摄影部就成立了国内媒体圈最早的新闻“航拍工作室”。
当时运用全媒体拍摄的“航拍重庆火锅”还登上了《舌尖上的中国2》,工作室不仅有多架无人机,还有“重庆晨报”号直升机等,成立短短两三年就飞遍重庆。
后来的雅安地震、云南鲁旬地震、奉节洪灾等危急时刻,摄影记者也从空中拍摄了大量的视频和图片,在重庆晨网和重庆晨报上第一时间与读者见面。
上游新闻APP在2015年11月18日上线,加之上游新闻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号、头条号等,拓展了新的宣传“矩阵”,记者的“工具包”也随之一代代换新。
如今,打开摄影记者座驾的后备厢,满满的都是“黑科技”。摄影记者必须掌握几种新设备的拍摄和运用,甚至“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新媒体的日新月异和读者口味的不断变化,让摄影记者的包里除了标配相机以外,稳定器、运动相机、360相机、航拍器……无数“神器”进入了摄影包,采访现场拎几个摄影包也是常事。而便携式航拍器几乎已经成了每个摄影记者的必备工具。
摄影记者和他们的神器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VLOG视频日志更受欢迎
2018年,汶川大地震十周年,上游新闻视频部派出精兵强将来到北川县城。十年过去,上游新闻记者用航拍无人机从空中看到,这里不再是曾经满目疮痍的震毁之城,一座具有羌族特色的新城拔地而起。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推出了特别报道《后来的我们》,用这组俯视图,来仰望新生活。
在新闻航拍和商业航拍中,上游新闻走出了一条新路,收到显著效果。
2020年6月18日,大型纪录片《江上明珠·巴南鱼洞中坝岛》在重庆巴南区鱼洞开机,由上游新闻金牌团队打造;9月1日,《江上明珠·江津石蟆中坝岛》开机,揭开万里长江入渝第一岛的神秘面纱……
除了用途越来越广泛的各种航拍器,在摄影记者的工具包里,还有了能下水的摄影设备。这种水下运动相机,又将摄影记者的“触角”伸得更长,涉及的领域更广。
2016年被称为“VR元年”,国外新闻媒体《纽约时报》、BBC等纷纷发力,一场虚拟现实的“狂欢”快速蔓延。2016年,上游新闻开始自主研发VR技术后台,打造完整的VR新闻流程。
当年6月,上游新闻APP客户端率先推出全国首个VR新闻频道。只需短短几分钟,上游新闻记者即可将新闻现场全方位带到用户眼前,呈现的不再是一条“视频”,而是一个“世界”。
上游新闻记者的“工具包”里,又多了“VR全景相机”。
上游原创VR新闻采集,实现了地面轻巧便携装备加高空全景VR设备,720度无死角还原新闻现场。VR新闻的获得更加便捷,几分钟就从视觉效果上直观地把用户带到新闻事发现场。
上游新闻是国内首个打造VR新闻频道的专业新闻APP,通过上游自主模块开发,记者和平台用户几分钟内即可把新闻现场的VR场景拍摄回传,“浸入式体验”带给读者最直观、最真实的新闻报道。
“带读者亲临现场”,这开启了上游新闻全新的突发、直播类新闻采访模式。不管是车祸、火灾等突发现场,还是新闻发布会、展会等会议现场,上游新闻记者到达后,首先将采集并传回VR新闻,再进行传统采访。
上游新闻陆续推出了《VR全景看春节|红红火火的春节市场》《VR全景看西洽会|全方位回顾智能科技秀》《VR全景|“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展场上的中国制造》《VR|探访“国际物流大通道”记者们看到了这些》等VR新闻,阅读量、点赞量双双飙升。
上游新闻VR产品
上游VR新闻的出现,颠覆了传统采访编辑的流程。传统新闻采访写作过程中,记者对现场进行还原,需要对文字、照片或视频的加工,往往比较费时费力,一条新闻需要采访、写作、编辑、出版,至少需要几个小时。但在上游新闻VR频道模块构建中,例如车祸等突发事件现场,记者赶到现场后,1分钟内即可打开VR摄影机拍摄VR新闻照片,再通过自有VR后台上传新闻现场VR图片或视频。从拍摄到发布完成,实现最短时差瞬时还原新闻现场。操作使用便捷,实现VR新闻批量化生产。
如今,上游新闻VR频道全新升级为“智能频道”,包括智汇八方、科普重庆、VR等。
2020年9月15日开幕的2020年线上智博会,各种“神器”又一展身手,“全景式”展现会场盛况。
而文字记者的“工具包”,从一支笔一个采访本,也逐渐变成了多啦A梦的“神奇口袋”。
当你还拿着普通录音笔采访时,不经意间,可能就已经成了“奥特曼”(OUT MAN)。在采访现场,如果说在采访本上记录是拼“速记能力”,那么敲笔记本电脑则是拼“速录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单靠“肉搏”远远不够了。如今的融媒体记者,需要“黑科技”的助力,依靠它们“抢”新闻,“拼”出速度和效率。
“录音宝”“口袋云台”……这些充满了科技感、小巧精致的采访神器,出现在了文字记者的“工具包”里。
整理录音是文字记者头疼的事情,有了最新的智能录音设备,就可以“1秒语音转文字”,瞬间把高大上的专访,变得轻松又有趣。
融媒体时代,记者的角色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口袋云台”出现在记者的工具包里后,催生了备受追捧的新媒体产品——VLOG,让文字记者们也站到了台前,从幕后的“码字王”,变成了镜头前的“准主播”。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的媒体区,各式“口袋云台”争奇斗艳。上游新闻记者也用“云台”拍摄了VLOG,记录了记者凌晨两点多从住地出发、如何到达天安门广场观礼区,从庆祝大会前的紧张排练,再到激情澎湃的阅兵仪式……这让“记者手记”成了“视频日志”,一切都变得生动起来。
上游新闻记者拍摄的《天安门广场观礼庆祝大会 挥舞国旗和大家同声高唱》VLOG,得到了网友们的点赞。
2019智博会上,上游新闻重庆频道三位文字记者依靠拍摄、编辑神器,跨界当起了导演、主播、剪辑,推出了VLOG视频产品《智“圆”奇说》。三位虽然都是文字记者出身,但是在融媒体时代,上游新闻提出“全员视频化”战略后,三位记者决定“圆”形毕露,一起“召唤神龙”!
《智“圆”奇说》VLOG每期阅读量都突破100万+,三期上游新闻阅读量超过了千万,成为智博会刷屏之作,拿奖也拿到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