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宗洲
【摘 要】跆拳道教学对小学生的德育健康发展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跆拳道蕴含着强烈的精神追求与思想教育,它强调武德,对练习者要求热爱国家与民族、尊重自己的对手,自身恪守信义并注重内心训练和精神的修养。其核心内涵是“礼”,礼仪是跆拳道教学的基础。本文从小学跆拳道教学中的“礼”出发,提出小学跆拳道教学中“礼”的渗透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并培养其良好品质。
【关键词】小学;跆拳道;礼仪
跆拳道是一种具有较强对抗性的运动,主要表现为运用手脚进行双方格斗。相比跆拳道的健身意义,更重要的是跆拳道的精神底蕴,它强调了一种“始于礼,终于礼”的原则,这是对礼仪的重视,同时体现了其精神导向的价值,从而能很好地与社会、经济、文化和谐发展的意义相联系。
一、跆拳道的礼仪
跆拳道礼仪是跆拳道的核心文化意义和基本精神内涵。学习跆拳道的礼仪,首先要运用谦逊的语言,拥有礼让的态度,同时还要有虚心向学,脚踏实地,勤恳训练的精神。这些是跆拳道学习者需要长期学习和训练的内容。以跆拳道的敬礼为例,跆拳道的敬礼是上述态度和行为的开端。在跆拳道礼仪学习中,敬礼是一种表达敬重、谦逊、礼让和虚心向学的重要的动作之一。跆拳道敬礼一般要求敬礼者自然站立,双手呈握拳状态,自然垂直于身体两侧,然后弯腰鞠躬,以示对对手的尊重。此步骤不是虚无的形式主义,而是要教会跆拳道学习者一种谦逊、礼让、克己、朴实的态度。
二、跆拳道礼仪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跆拳道虽以双方格斗形式进行,但其精神底蕴重在礼仪的传承,强调道德修养的培育和提高跆拳道对礼仪的重视,有助于学习者在思想、道德、意志等方面得到相应的锻炼和发展,同时能加强跆拳道学习者的心理素质。首先,学习跆拳道礼仪能使个体认识到“内外兼修”的重要性,由于跆拳道不仅讲求外在动作技巧的高水平,更重视的是学习者品质态度的形成和谦逊坦诚的品质培养。因此,在学习跆拳道的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能增强外在的体能,内在的素质也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其次,学习跆拳道礼仪,能对个体认知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当个体真正领悟跆拳道礼仪的精髓时,其中的处事态度、行为模式就会反映在其生活中,从而渗透到学习者的人生中,跆拳道的礼仪、精神和文化核心都将伴随个体的不断成长和发展。更进一步而言,当学习跆拳道的个体越来越多,该群体的行为态度都奉行“始于礼,终于礼”的原则,从而实现跆拳道的礼仪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机融合。同时,在跆拳道的礼仪学习中,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利于跆拳道的推广和发展。
三、小学跆拳道教学中“礼”的渗透
跆拳道的礼仪是跆拳道的精神内涵和核心文化,也是学习跆拳道的前提和基础。跆拳道在小学教学中,也应重视礼仪的教导和传授,从语言的谦逊、态度的礼让、虚心地学习、勤恳地练习中,让跆拳道的礼仪在其中渗透。
(一)以“道”养“心”
跆拳道教学首先要做到以“道”养“心”。对于小学生的跆拳道教学,也要恪守跆拳道礼仪渗透的原则和基本要求,不能因为学生年纪小、领悟能力较差就使礼仪规范成为形式主义。相反,跆拳道的礼仪教学是一种心灵的塑造和修养的提升,更应该从小学生抓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不断渗透。以“道”养“心”,是小学跆拳道教学中礼仪渗透的关键一步。在跆拳道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要有谦卑之心,对于对手要时刻保持尊重的态度,对于新事物保持学习的热情,为人坦诚、质朴、克己、奉公。教师践行跆拳道的“道”之教学,有助于从体育教学中实现对当代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同时促进学生内在道德素养的提高,是以“道”养“心”的终极目标。
(二)以“道”育“勤”
基于跆拳道的本质,是一种具有较强对抗性的格斗运动,因而对于任何体育运动而言,勤奋刻苦地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跆拳道中的“礼”也对脚踏实地、勤于训练有具体的要求。也就是说,小学跆拳道教学,不仅是学习一项体育运动,更是对学生勤奋刻苦精神的锻炼,吃苦耐劳品质的培养。以“道”育“勤”重在持之以恒,对于任何体育运动的训练而言,坚持都是成功的关键,由此延伸到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有志者,事竟成”是不變的真理。因此,小学跆拳道教学中“礼”的渗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精神,更是其走向未来成功道路的基石。
四、开展跆拳道对促进小学德育发展的作用
(一)跆拳道能够促进小学生身体发育提升建康水平跆拳道需全身协调配合,其主要是使用各种腿法表现出运动动作。跆拳道运动能够很好的促进小学生的身体全面素质的发展,从而达到强健身体的目的。由于练习者在练习或者比赛中需要现场发挥战术,需要临场选择快速攻击或者撤退反击等等,这就对小学生的神经中枢灵活性起着良好的作用。小学生学习跆拳道,可得到健全的体魄,可强健筋骨,还可以将各关节灵活性提高并能提升肌肉的伸缩性,全面提高反应、速度、力量、灵敏等素质。
(二)跆拳道能够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和积极的态度教师不断激励学生超越自我取得更好学习效果,不断追求更高、更远,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会帮助学生指正动作,修正错误,扭转失败并且不断的进步,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变得积极进取,还有遇难而上不放弃的健康心理。
(三)跆拳道能够培养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对待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小学生通过学习跆拳道,通过跆拳道教学和比赛,可以逐渐形成公平公正的信念,也可以养成遇到问题会观察,会分析,会解决的能力,学会靠自己的实力、技巧以及智慧来打败对方,达到正确竖立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跆拳道能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想要受他人欢迎,首先自己就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跆拳道教学课堂纪律严肃,可以让学生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化的练习规则也能够让学生养成对行为负责的精神。加强的列队练习更能够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身体姿势。学生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跆拳道的学习当中,无论练习或比赛都需要激发不怕脏不怕累,坚持到底的精神。还可以激发学生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跆拳道能够培养小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学习跆拳道可以让学生用积极的心理对面对问题,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用最快的速度去解决的品质,在学习中无意识的克服了懒惰的心理。小学生的身心正处于生长发育初期,跆拳道训练正好处在这个时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理发展,对学生的健康水平和思想品德都有着一举多得的效用。
五、结束语
跆拳道是一种讲究内外兼修的对抗性运动,其精神底蕴强调了一种“始于礼,终于礼”的原则,礼仪在跆拳道教学中尤为重要。在小学跆拳道教学中渗透“礼”的思想,可以通过以“道”养“心”和以“道”育“勤”的方式,实现小学生教育的本质内涵,并能从源头上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思想素质。
参考文献:
[1]唐晓芬.武术与跆拳道之礼仪对比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4.
[2]沙杰.论跆拳道运动的“腿技抢点,礼道求和”之乐[D].沈阳:沈阳体育学院,2014.
(作者单位:吉林省延吉市进学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