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培新
小青的父母每天早出晚归,周末也要经常接打电话忙工作。小青说:“有时爸爸回到家,累得躺在床上打着呼噜睡着了,很少有空理我。”这种状况下,小青想跟爸妈玩一会儿都是奢求。每天放学回家,作业完成后,他就会习惯性地守着电视和手机;每逢周末,除了上补习班,他也是赖在沙发上看电视或玩游戏。时间一久,小青变成了“闷葫芦”,失去了主动交流的意识,即使父母有时想了解他的情况,他的互动能力已经变差,不想和父母沟通了。出了事情,小青也不会主动求助。家长一说他,就耍起小性子来了。
碰到这样的孩子,许多父母都很无奈,只好随着孩子。有的孩子窝在家里看电视或玩手机,成了“小眼镜”。孩子们宅的时候大多是坐着或躺着,身体机能会随之降低,成了小胖子或“小豆芽”。更令人担忧的是,足不出户的孩子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也逐渐减弱,遇挫后更不愿与人交往,变成了一个“闷葫芦”。
其实,孩子宅的原因,多半都是受家长的影响。有些家长每天从单位到家,两点一线,即便有时间也不爱接触外界,以前是窝在沙发上追剧,守着电脑玩游戏,现在是手机占领了业余生活。正是父母的这种言传身教,养出了“宅宝”。
在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家长不能陪孩子外出接触大自然、寻找小伙伴,时间长了,孩子形成了内向的性格,既不愿意外出,也不愿意与人沟通,别人很难打开他的心扉,孩子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然而,很多家长看着孩子在家如此乖巧,觉得很省心,卻没意识到,这会为孩子日后的生活带来许多不好的影响。当“宅宝”逐渐长大,必须与人交往时,往往会感觉力不从心。
与“宅宝”相比,那些喜欢出去和小伙伴玩的孩子无形中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也许会出现一些问题和错误,但与他人交往的过程能锻炼孩子,拓宽他们的视野。要知道,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与从电视、手机获得间接体验,有截然不同的区别。例如,到现场看体育比赛的感受是电子媒介不能替代的。所以,家长在百忙之中,别忽略陪伴孩子的成长。电视、手机不能和孩子互动,不能替代父母的爱心和交流。父母可以在带孩子回家的路上,主动和孩子聊聊学校里的情况,也可以在晚饭后,带着孩子去和其他小朋友玩,鼓励孩子走出家门,探索广阔天地。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宅爸宅妈”需身体力行地走出去,可以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带孩子一起参观博物馆、去野餐,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如果孩子内向的性格已然形成,父母不要任其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要多与老师进行沟通,注重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尽量多参加一些亲子游戏,让孩子享受合作的乐趣。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童年时期是培养兴趣的大好时机。家长可有针对性地教孩子打球、游泳,孩子的兴趣广泛了,自信心随之增强,性格也就开朗起来了,自然就不愿继续宅在家里了。
(责编 刘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