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网络技术》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改革

2020-06-21 15:29王洪波凌永发
科技经济市场 2020年4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课程改革

王洪波 凌永发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需要大量从事网络规划建设、网站开发、网络信息安全以及网络服务的新型网络人才,然后分析了目前国内许多高校《IP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实施应用型课程改革的优势和作用,最后以贺州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的《IP网络技术》为例,给出了一个具体的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改革案例。

关键词:产教融合;课程改革;IP网络技术

0 引言

在计算机及相关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需要大量从事网络规划建设、网站开发、网络信息安全以及网络服务的新型网络人才,需求量将达到60到100万人,现有符合新型网络人才要求还不足20万[1]。因此,《IP网络技术》已成为国内许多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贺州学院的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也都开设了这门课程。

1 《IP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IP网络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IP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网络产品数据配置以及网络维护知识,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学习到当今世界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实际应用,为学生以后从事计算机及相关行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国内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及相关专业一般都开设了《IP网络技术》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1)《IP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存在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内容难度过高或过低等问题;(2)《IP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平台落后,实验设备过于陈旧,学生水平层次相差较大;(3)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无法匹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缺乏有效的实践练习操作;(4)《IP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引进新网络技术滞后,由于有些高校还使用旧版本教材以及任课教师缺乏行业、企业一线技术岗位的工作经验,所以导致无法把最新的网络技术引进到课程教学中去[2]。

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和企业等用人单位中需求的是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操作技能水平高的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网站开发工程师以及网络安全工程师,由于《IP网络技术》及相关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大多数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强、专业知识陈旧,显然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要求。

2 產教融合应用型课程改革的的优势和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诸多的《IP网络技术》课程教学问题,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实施应用型课程改革是很好的解决手段和途径,实施课程改革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同时有利于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促进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搭建和汇聚各种产业资源平台,实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企业、行业资源的共享,实现优势互补,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对学生就业有很大的帮助[3]。

3 成功案例分析

2015年,贺州学院成为首批教育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30所院校之一,校企双方共建了贺州学院“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共同培养面向ICT行业综合信息应用的物联网应用人才,此外双方还共建了贺州学院智慧学习工场、光通信传输、三网融合、云计算、智慧农业应用技术研发和推广中心等实践实训平台。5年来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经将企业先进的IT技术及资源前移到学校的专业教学体系中,从学院共办、专业共建、课程授课等不同的深度开展联合办学、携手培养IT行业人才。

为了适应社会对计算机网络等相关人才的巨大需求,贺州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对包括《IP网络技术》在内的核心专业课程实施了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改革,实施了“一课双师”校企教师混编教学模式,即每门专业核心课程由企业和学校各派一名任课教师共同完成课程授课。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校内教师不但学历水平和职称级别比较高,而且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比较深入,教学技能比较熟练,但是实践操作技能及行业、企业应用型能力较弱,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企业方教师由于在行业、企业中具备多年的一线技术工作岗位经验,所以实践操作能力过硬,对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把握比较到位,缺点是教师的学历水平与职称级别不高、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不足,教学规范的掌握以及教学技能偏弱[4]。对此,物联网工程专业经常组织“一课双师”开展教学示范活动,鼓励校企教师之间相互探讨和学习,发挥各自的长处和弥补各自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一课双师”这种互动性极强的教学模式,使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共识、共享、共进。此外,通过修订完善“一课双师”管理办法和出台教师教学三位一体量化考核办法,明确企业方教师和校内教师的工作岗位职责和提高课酬等待遇,鼓励和引导企业方教师和校内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校企双方共同打造一支优秀教学团队,不断增强教学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建立学习型教师队伍,有力推动教师整体素质与教学能力的提升,改进教学方法,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IP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人才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每年贺州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都会邀请国内重点大学或同类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专家教授、行业或企业专家一起探讨和论证,严格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12条毕业要求标准来办学,教学大纲的修订包括课程的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课时安排、章节安排和实践环节要求等内容。该门课程开设48学时,理论课和实验课各24学时,避免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突出问题。在教学内容方面,课程根据行业、企业需求的最新网络技术精选经典内容,包括三个模块:(1)第一个模块是基础部分,主要内容是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族,重点详解了IPv4的编制方法;(2)第二模块是任务设计部分,立足于行业需求,主要介绍了交换技术、路由技术和扩展应用等经典实用性内容,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3)第三个模块是案例设计部分,主要内容是以就业为导向,侧重于问题解决和故障排查,更加符合实际工作模型,符合企业发展趋势,突出实用,以解决实际岗位问题为核心,从交换技术、路由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和网络应用技术等方向精选了多个实践案例,主要案例有:(1)链路聚合失效导致业务中断案例;(2)设备之间端口不匹配导致丢包案例;(3)路由配置不当导致的路由环路案例;(4)OSPF协议特殊区域发布默认路由导致业务中断案例;(5)ARP病毒攻击导致用户无法上网故障案例;(6)病毒导致网吧用户掉线故障案例;(7)VRRP配置不当引起业务中断的故障案例;(8)校园网综合设计案例;(9)企业网络综合设计案例[5]。此外及时删除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去掉其它课程中重复的教学内容,注重专业知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及时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在《IP网络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校企双方共建的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智慧学习工场和校园网平台进行实践教学。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建设了数据通信、光传输、LTE 4G无线通信、云计算、三网融合等5个实验室,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行业最新的网络设备,相当于把通信运营商的高端机房搬到了学校的实验室。智慧学习工场建设了智慧教室,还建设了研究院工作站、VR仿真展示中心、教育大数据中心、虚拟演播中心等产教融合场所,非常像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运营管理中心。此外还加强与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的合作,学生在校课余时间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网平台和校园网络管理岗位,由企业方教师和校内任课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展实践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IP网络技术》应用型课程改革,幫助学生接触到当今世界最前沿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效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此外贺州学院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类专业学科竞赛、“互联网+”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专利申报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培养具有“高职业素养、较高专业技能、较高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贺州学院的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3个新工科专业,近3年来高考招生录取分数线逐年提高,平均就业率从95%增加到97%,近80%的毕业生在粤港澳大湾区计算机及相关企业就业。

4 总结

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改革解决了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开展《IP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通过实施一课双师教学模式、出台教师教学三位一体量化考核办法和整合校企双方资源,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高了本科生专业课的教学质量,满足了企业对新型网络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蒋建锋,周安石.软件导刊[J].ICT融合新形势下的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与课程体系改进,2018(11).

[2]王波.内江科技[J].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2019(04).

[3]卢穗华.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J].产教深度融合推动职教发展,2020(01).

[4]简必建,王辉,凌永发,李泽华.智库时代[J]产教融合模式下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机制研究与探索,2019(28).

[5]许圳彬,王田甜.IP网络技术[M].深圳:中兴通讯NC教育管理中心,2012(01).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课程改革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