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感染防控规范化培训方案的观察研究

2020-06-20 16:21:02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6期
关键词:放射科正确率口罩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放射科,陕西 西安 710032

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一种新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新类型肺炎[1-2],属于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COVID-19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性传播,有较强人际传染性,切断传染源是控制COVID-19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制定规范化防控方案十分重要。本院放射科为疾病诊断的重要科室,在COVID-19疫情期间承担较重诊断任务[3]。现对我院放射科感染防控规范化培训方案进行深入分析,为其他地区感染防控提供参考,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放射科医护人员28例为研究对象,包括医生、医技和护士,年龄23~46岁,平均年龄(35.62±1.76)岁,工作时间3~25年,平均工作时间(8.64±1.60)年,所有医护人员均有丰富工作经验,培训期间并无离职、离岗状况。

1.2 方法

首先组建感染防控规范化培训团队,团队所有人员均有6年以上专科工作经验,感染科主管医生、放射科主管医生和专科护理人员以及护理骨干组成。同时依据放射科实际需求制定防控培训方案。在进行培训之前均需编写培训大纲和教材,通过多名专家分析研究同意之后进行讲解。本次培训主要以线上培训为主线下为辅,通过微信、视频、问卷调查、线上答卷、现场提问、操作训练等方式进行培训和考核。同时也适当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和医师进行讨论,通过此种方式消化吸收培训内容,提升培训效果。

其中,放射科密切接触COVID-19患者的工作人员包括登记室接待人员、CT室摆位护理人员和操作技师需进行严格的二级防护,包括:正确穿戴一次性工作帽、护目镜或面罩(防雾型)、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佩戴方法、穿脱防护服或隔离衣、一次性乳胶手套和一次性鞋套,手卫生方法,医疗垃圾的管理规定,消毒方法,84消毒液的配置,紫外线灯的规范化使用,不同区域拖把的规范化使用。其他CT检查室以及不接触患者的医生采用一级防护标准。

常规消毒:紫外线消毒至少保持2次/d,30 min/次,为确保所有人员可正确使用,也需进行紫外线灯使用方法培训;地面则需使用10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以及喷洒,2次/d。所有设备表明也需进行消毒,采用1000 mg/L含氯消毒剂,2次/d,对于并不耐腐蚀的设备主要使用75%酒精进行消毒。

发热患者接诊后消毒:空气使用紫外线照射至少30 min;地面采用1000 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不耐腐蚀设备75%酒精进行消毒。

疑似COVID-19患者消毒。更换一次性床单;检查后3%过氧化氢喷洒;地面、物体表明采用2000 mg/L含氯消毒剂喷洒;不耐腐蚀设备75%酒精进行消毒。

1.3 观察指标

① 对比医护人员院内感染防控知识得分。采用我院自制知识问卷评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防控知识掌握程度越高,比较培训前和培训后评分;② 对比医护人员回答正确率以及操作规范度,其中以规范性要求为标准,由督导组专家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分析现场提问回答正确率、外科口罩佩戴规范率、手卫生正确率、医疗垃圾规范处理正确率、紫外线灯规范使用正确率。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4.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以t检验进行两组比较,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性。

2 结果

2.1 分析院内防控感染知识评分

培训前:(69.02±13.21)分;培训后:(88.49±10.57)分,感控知识正确率提高了22%,培训后院内防控感染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医护人员防控操作正确率

培训后手部卫生、医疗垃圾规范处理、外科口罩佩戴规范等正确率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操作正确率 [例 (%)]

3 讨论

2020年1月25日,陕西省启动针对COVID-19疫情防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Ι级应急响应。疫情发生之初由于核酸检测试剂盒短期供应不足、检测结果需要等待2~24 h、取样标本和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可能造成结果假阴性,为了尽快切断病毒的传播有专家建议以CT影像结果作为筛查的主要依据,一段时间放射科成为疫情防控最前沿的阵地,为做好防护措施规范化感染防控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

医院内部进行COVID-19疫情防控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方式[3-4]。为提升感染防控效果,对科室内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本次研究主要对我院放射科防控培训措施进行分析。为提升培训质量,首先组建培训队伍,主要目的为通过此种方式提升防控培训专业性和有效性[5-7]。在进行培训之前需制定培训教材,所有培训内容不仅需有传染学知识也需符合我院实际状况,降低对医疗资源过度浪费[8-10]。在多名专家共同分析之后方可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为减少人员聚集,因此采用线上培训为主的方式,不仅可节约时间也可降低感染概率。本次主要培训内容也涉及穿戴防护用品、物品消毒和口罩佩戴等知识[10-15]。由于放射科不同岗位防护等级不同,因此均需符合防护要求[10-16]。在接诊不同状况患者之后也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消毒,通过此种方式有效提升感染防控质量和效率。分析本次培训效果时发现,培训之后医护人员知识掌握度评分显著提升(P<0.05)。此种状况和培训方式先进性,以及线上配合线下两种途径,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对比医护人员防控操作正确度时发现,培训后现场提问回答正确率和外科口罩佩戴规范率等均高于培训前(P<0.05)。此种状况和培训操作严格,培训方式符合实际,同时也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有重要关系[17-18]。

疫情来袭,既往教学培训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今的培训要求,在此全科医护人员通过头脑风暴,持续改进培训项目和方法。成立规范化培训团队,对医护实施了同质化管理;通过网络理论考核平台进行考核,实现资源最大化共享等多项举措,从而使医护岗位感控胜任力、多站式考核成绩的满意度均得到提高,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为放射科医护人员进行全方位COVID-19疫情防控培训,可提升知识掌握度和操作正确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放射科正确率口罩
放射科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放射科专业基地入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戴口罩的苦与乐
意林(2020年9期)2020-06-01 07:26:22
因为一个口罩,我决定离婚了
海峡姐妹(2020年4期)2020-05-30 13:00:08
雾霾口罩
要戴口罩的雾霾天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