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晶
摘 要:计算思维是基于计算机科学基础的概念性质的一种系统性思维,是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属于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从“重视生活场景,序列认知”“寻求个例共通,触类旁通”“巧用思维导图,挖掘潜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意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建构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关键词:计算思维;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核心素养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的基础教学,包括理论基础、认知基础、能力基础等多个方面,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真实案例,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性地培养,启迪思维。
一、重视生活场景,序列认知
教学与生活是分不开的,应该充分地与生活相结合。信息技术教学也是如此,学生刚刚接触信息技术学科,表现出的认知反应各异,为了帮助学生对学科认知进行充分理解,我经常会重现一些生活场景,凭借学生对生活场景的熟悉,思维充分迁移。在设置问题中产生需求,激发探究的兴趣,又在获得的结果上达到序列上的认知,奠定计算思维的基础。
例如:“编辑幻灯片”教学上,学生对幻灯片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在PPT设计之初,往往有一定的设计想法,却在先后顺序的设计内容方面,逻辑混乱思路不清晰。借助生活场景,我以学生自己的“卧室”为主题,从门口到床、书桌、衣柜等物品的设计描述,都需要学生进行系统的设计。在最初的引导环节,我展示几张卧室图片,然后向学生们展示幻灯片序列,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马上产生了需求,借助自己对卧室的了解,学生开始设计。借助平面设计的构思,一些学生还设计了一些三维视图,通过幻灯片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生活资源往往给教学以意想之外的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多用、巧用,让课堂教学效果更佳。
生活场景也是学习场景,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重新认知的条件基础。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充分调动课堂主体的课堂活跃性是我们的一个目标,也是课堂高效与否的一个真实体现,更能对学生进行个性的启发。
二、寻求个例共通,触类旁通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就是“授之以渔”的一个过程,教学中我们往往期望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所学习的知识,更能从学到的内容上自主地理解到其他的内容,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为了给学生以更好地引导,我经常会在课堂上列举一些个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个例,通过多个个例寻求到其中的共通内容,进而对一类的内容都能自主理解。
例如:“初识LOGO”教学上,课堂展示了一个LOGO图案,学生先观察颜色形状,观察之后对这个LOGO进行一个了解,接着课堂又展示一个比上面的LOGO有难度的设计,这是两个部分的组合,学生也是观察颜色和形状,再次观察后对这两个LOGO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每个LOGO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其中也有自己的不同点。再下一个LOGO的展示上,学生很自然地进行观察,自主查找,发现新内容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学生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三个个例中,学生掌握到了“LOGO”设计的技巧,如颜色醒目,形状有一定的意义,突显品牌的特点,等等,在自主观察时很自然找到特点进行分析。
个例是个别,共通是通性,在个例中寻找共通点,就需要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的一种培养,从最初的引导学习到最后的自主分析,需要一个逐渐适应和掌握的过程,等学生的思维形成,会很自然地对其他内容进行自主分析与理解。
三、巧用思维导图,挖掘潜能
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思维导图又名心智图,是能够将学习、思考、记忆、分析多维有效结合在一起的高效方法。教学中,我们借助思维导图,将知识点有效串联在一起,学生凭借对一个知识点的理解,而对下一个知识点有初步的认知,从实践与探索中,进行理解和记忆,以此递进,潜能被有效地挖掘出来。
例如:“画正多边形”教学上,学生从最初的正方形开始,我会演示给学生使用多边形命令的方法。借助这个命令的方法,学生很快掌握了画正四边形的技巧,然后是正八边形,这个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依据命令的特点使用规则,借助思维导图的特点,将命令重新进行设计,类比推理,明确了整体的图形和边数、边长、重复次数、前进次数等多个命令格式,设计自然形成。再下一步是对“海龟画圆”的自主设计,在这个上,我没有向学生讲解,而是鼓励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内容,就自身的需要,自己进行利用多边形命令来画出不同大小的圆圈。整节课下来,学生反复用到画多边形的命令,也总结了一套自己的使用技巧,应用到自己的“S形”“W形”等设计之中。
思维导图的引用,是将学生的思维进行具体的形象化,将思维的发展分成几类,在处理和解决信息技术方面的问题时,思维导图往往能给学生以更加具体的引导,学生很自然地产生解决方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下,科学技术学科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这门学科已经从一门教学学科转变为了一门实用学科,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的意义非常深远。我们在教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时,以学生学到的方法为主,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想法和产生的需求,针对学生的特点有針对性地引导和启发,让学生们都能够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形成自己的独特计算思维。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环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