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
从云南到山东,80后艺术家信王军爆改3个小院,成立“先生书院”在乡村传播艺术,吸引来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他发起“艺术改变乡村”项目,带着来自全国各大美术学院以及专业壁画团队的100多位艺术家,在多个乡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涂鸦创作活动,让默默无闻的小村庄爆红网络,留住了人气,也带活了一方经济。
“先生书院”,
让艺术之花开在最偏僻的地方
2007年,信王军从云南艺术学院油画专业毕业后,就开始在先锋艺术的道路上狂奔。七年后,他成为著名艺术家、独立策展人,作品被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太和艺术空间、澳门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2013年,他被民国先生们的气质吸引,拿起一支0.3毫米的自动铅笔,为百余位民国人物画了铅笔小画。为了追随先生的风骨和精神,那时候,他就有了成立“先生书院”,“把最好的文化艺术传播到最偏远的地区”的想法。直到两年后,他重返云南,来到距昆明约700公里的德宏市梁河县,才找到梦想落地的地方。
这里自然环境非常好,只是文化贫瘠,贫瘠到连一起阅读,谈论文化、艺术的人都没有。信王军的大学同学,一个油画画得很好的男生,毕业回到家乡之后,只能在中学教体育。
信王军租下房子,用了二十天左右的时间来改造它。他用黄色的颜料在古老陈旧的木门和白得晃眼的墙壁上刷出了一道巨大的光芒,用“一束光”迎接所有走进“先生书院”的人。
“先生书院”让留守儿童和村子里的居民都聚在这里,还免费向每一个路过的人开放。在这里看书、看电影、学画画,说不定还会遇上全国各地的画家、作家、音乐家。
2016年春节过后,信王军去了德宏市海拔最高的小学——平河小学。235个孩子,父母大多在外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他们住在窗户玻璃残缺不全的宿舍里,大冬天光着脚穿着拖鞋来上课,经常在教室里被冻得瑟瑟发抖,但这并没有淹没孩子们的梦想和想象力。一个小女孩说:“我想要一本白雪公主的书。”一个小男孩说:“我想要一个新书包。”他们在画纸上按下235个红色手印,组成三座火焰山;他们画下心中树叶的形状和色彩,构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信王军的撮合下,这些图案搬上了“网红”袜子,被企业生产出来送到无数人手中,为孩子们换来了新书包、新衣服和新画笔。
留住故乡记忆,
被涂鸦改变的乡村
信王军的老家在山东寿光的东头村。这是一个有着2000余人的村庄,保留着部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民居、传统的制箩技艺,家家户户还能做一手流传了四百余年的传统特色名吃——虎头鸡……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一些老房子、老物件正快速消失,村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剩下的多是老人与孩子。信王军回乡后发现,故乡的味道越来越稀薄。多年以后,乡村会不会变成空村,曾经亲切的模样会不会在人们心里消失呢?
2017年,信王军决定把自家的老房子改造成“先生书院”。这是一个永久免费,可以喝茶、读书、聊天、聚会的地方。将旧的自行车改造成为桌子,将屋子与屋子的连接处砌成了一道“月亮门”,一朵“云彩”悬置在月亮门之上,屋内的墙上贴着自己家的全家福,桌子上摆放了电视机、搪瓷缸、留声机,屋里立着老镜子和老柜子,这两件是母亲的嫁妆……这一切都是为了留住乡村记忆,让年轻人可以多回家看看。
一年后,他如愿以偿,“先生书院”成为村民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慕名来拍照探访的人越来越多。他的举动对当地政府和村民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许多老房子得以保留。
隨后,信王军把想为整个村子装扮的想法告诉了村支书李春涛,李春涛听后非常支持。说干就干,信王军在网上发帖,召集了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以及专业壁画团队的100多位艺术家,启动以“艺术改变乡村”为主题的“农村涂鸦艺术节”。所有艺术家都是自愿免费地参加这次活动,报酬仅仅是信王军的母亲为他们做的几顿饭。东头村的村民为了迎接他们,准备了长亭宴,村民还自发编排了一系列节目,为的是让艺术家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进入东头村的第一幅涂鸦,画的是门神,但有两个彩蛋,第一个是写了英文,欢迎外国游客,第二个是在旁边画满了瓜果蔬菜,因为东头村是中国蔬菜之乡。这一幅画的创作过程很艰难,是来自连云港的七彩空间团队,在15米高的墙壁上画了整整3天才完成的。
云南艺术家杨春城,将村里的600年古槐树画上墙面,让老树焕发了第二春。
锦山团队画的是大公鸡,这只大公鸡也有一个彩蛋,就是你无论坐在哪里,都会觉得,这只鸡好像在看你,简直是公鸡版本的《蒙娜丽莎》。村里的老人没事,一个人觉得孤单了,就会搬把板凳坐在旁边,人看着鸡,鸡看着人,就算是一种无声的陪伴了。
就这样,100多位艺术家,大概持续一个月的创造,最终为东头村留下了几百幅涂鸦,把这个灰白色调的北方农村,变成了色彩斑斓的“网红村”,引发了1000多万网民的持续关注,很多游客慕名前来这里打卡。涂鸦中最出名的一幅是《母亲》,画中的人,就是村民唐学英,今年85岁。她说,自从她的画像上了墙,很多人慕名而来每天抢着跟她合影,让她体会了一把成为名人的感觉。
村民有了一些旅游收入,留守老人和儿童的生活也变得好了起来。“网红村”的影响甚至跨越国界,美国阳光瑞德国际教育三位教师来到村庄,和孩子们进行了一次美好的艺术探索之旅。
聚一群有趣的人,
造诗意的乡村艺术空间
“先生书院”建成和艺术涂鸦出名之后,在外工作的东头人自发成立了“东南西北东头人”微信群,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注自己的家乡,更想回家看看,更加想为家乡做点什么。东头村随后举办首届乡村电影节,以“乡村记忆”为主题,精选多部电影露天放映,并邀请导演现场交流,用艺术和电影的方式激活乡村记忆。
更多地方的村庄找到信王军,希望走上东头村的发展道路。于是,信王军带着艺术家们走进寿光古城街道番茄小镇,在村子里的墙上画满了番茄,让番茄小镇也成为了全国的焦点。他们来到了山西怀远村,用灯光、装置、多媒体和绘画的方式唤醒乡愁和记忆。信王军聚一群有趣的人,保留一种当地文化,玩一场颠覆式营销,造就一个个诗意的乡村艺术空间。
2019年11月,信王军带着1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来到寿光洛城街道寨里村涂鸦。这个村子因“唐王东征、安营扎寨”而得名,因此艺术家们决定,将这一历史典故画到村口的墙上,现场创作每天都吸引众多村民驻足围观。
信王军想做得更多,他的思维越来越活跃。现在,他扎根乡村,推出助农计划,从卖菜开始带动“乡村的艺术+农创”。谁说涂鸦作品只能画在墙上?他将番茄小镇的涂鸦作品做成圣女果的外包装,与村民一起建立合作社,从蔬菜大棚采摘圣女果后,装盒对外发售。一幅画、一个包装、一种特色产品、一次众筹,带动一个地区的产业。他对东头村蔬菜进行艺术包装,打造品牌,提升价值;和哈罗单车合作,发展骑行游览、旅游采摘等旅游项目;利用闲置房屋搞民俗展览,做特产销售……
艺术家们的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村民们的农产品摇身变为“网红”,游客们找到了可玩可看可吃的新地方,文艺生活带来的经济效益形成乡村振兴的亮丽局面。
(编辑 邢多多 1048572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