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满族博物馆的活态传承探究

2020-06-19 07:42贺雨娜施汉达
神州·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活态传承非遗文化吉林市

贺雨娜?施汉达

摘要:满族在其发展的历史长途中积累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而其包含的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传承。本文通过对吉林市满族博物馆的介绍,明确了吉林市博物馆对满族文物传承的重要性。对此分析了吉林满族博物馆的现在的发展详情,通过对现有的分析,明确了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问题,从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望在日后的文物活态传承中能够更好的对优秀传统满族文化加以发扬。

关键词:吉林市;非遗文化;活态传承

一、吉林市满族博物馆概况

吉林市满族博物馆于2009年成立,原址始建于伪满初期,馆址位于吉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百川居宅旧址内,该建筑采用二进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南北中轴线对称分布,坐北朝南。现有正房,门房,大小东、西厢房共30间房屋,门窗上的刻有精美的满族花格图案。建筑样式也富有满族民居特色,房屋的高度和跨度较大,磨砖对缝,雕梁画柱。正房与东西厢房前面均有木质孔漆明柱,回廊相望。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馆内现有文物1000余件,珍贵文物30余件。是吉林市满族文化重要的传承地。

二、吉林市满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现状

满族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民族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肃慎新开流文化时期。吉林作为满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在满族人民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独特的民族文化,保存也较为完整。满族博物馆的活态传承记录了满族及其先民部落、氏族、家族史发展的历史脉络,是满族人民精神、智慧的结晶。但是由于满族传统传统的活态表演是口耳代代传承,缺少文字资料记录。而当今社会民间非遗文化传承人的数量日趋薄弱和减少,是各个少数民族所面临的问题,满族同样存在活態传承人减少的问题,使得这一民族文化瑰宝濒临消亡。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作为吉林市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主要部门之一,在国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建设文化软实力的号召下,吉林市满族博物馆对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博物馆通过照片、民族文物、仿制品、影视资料、活态表演等向观众生动形象的介绍了满族在吉林这片沃土上发展变迁的历史变化,也综合全面的介绍了东北地区神秘古老的宗教——萨满教。

近年来满族博物馆在对外宣传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2010年6月,吉林市博物馆举办了首届“中国文化·发现满族说部活态传承大型展演”盛夏活动,获得巨大社会反响;2012年,《吉林满族过大年》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大赛,获得“最佳作品奖”。博物馆注重满族文化研究,代表性课题包括《满族锡克特里氏萨满祭祀研究》、《吉林乌拉萨满戏剧研究》、《吉林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等。

除了日产的展览工作外,该博物馆还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来宣传少数民族文化。例如:通过文物宣传进校园,促进学校与博物馆之间的联动,通过每月定期举行免费讲解满族时代的故事,吸引志愿者进行义务宣讲等活动,拉近了博物馆与公众与社会的距离,使满族博物馆成为了人们休闲时的一个好去处之一,促进了博物馆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周边地区发展。但是,尽管近年来博物馆获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部分游客反映展品较少,参观者与展品距离较远,大多实物用放在展柜还用隔离带围起来,部分展品缺少文字说明等问题。

三、吉林市满族博物馆活态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馆内领导者市场化认识不够

通过近几年吉林市满族博物馆通过进校园、文物展出陈列活动情况可以看出,馆内领导者对文物市场化的认识不够,无论是在馆内藏物进行展出时,还是在展品活动进校园时。馆内的领导者都以保持初心,保持原有状态去进行展摆。在一定程度上讲,保持初心,保留文化传承的原汁原味没有错。但是更要与时俱新,紧跟市场化的需求。(1)

活态传承重在“活”,在举办相关活动或者文物展出时,不能只是一味的以一种封闭的、静态的方式进行展出,以保守的思想去抵制市场化。文物展出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它的历史,向人们讲述它所出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相反的,在传承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融入到市场化中来,通过市场来激发其活力,在传承的过程中保护。非遗技艺的传承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不能怕“失真”而去放弃市场化这一主动保护策略,与其一成不变不如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创造,况且对于某些类别非遗仅通过静态保护很难实现有效保护的。(2)

(二)馆内运营资金短缺

吉林市满族博物馆作为一个市级事业单位,资金的短缺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文物征集和陈列更新困难,具有创意的策划无法实施等等。吉林市满族博物馆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以下几种形式:(表1)

“以商养馆”的形式来源于张謇南通博物苑的建馆模式。这类博物馆的资金来源是固定、有限、单一的。吉林市满族博物馆每年规定的投资金额约30万左右,占总金总额的30%,;另外一种资金来源形式是“以物养馆”,这种方式是目前吉林市满族博物馆资金的主要来源;此外吉林市满族博物馆的资金来源于博物馆的门票收入但这种方式资金仅占很小的一部分,原因是博物馆建立至今,门票收入也寥寥无几。

根据上表可以发现,营业利润呈下降的趋势,并且净利润占据的比例只有利润总额的一半。并且近三年来看,处于峰值的营业利润也只在近乎50万元左右。

(三)缺乏市场机制与人才的保障

吉林市满族博物馆作为满族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地,不仅受到当地政府,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更好的传承发展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仍处于探索之中。文创或民族产品仍以家庭小规模生产为主,同样也多以小摊位的形式出售,尚未形成集中生产,集中销售的产业链。要增加博物满资金来源就需要政府、博物馆、当地民族产品生产者联动,做好生产、销售、宣传的分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其次,对于满族博物馆这样一个特殊的民族馆,也就需要特殊的社会保障,因为它既是属于中华民族,也是少数民族的。文化部 2006年通过的《博物馆管理办法》适应范围有限,在应对这一问题上,其他地区往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博物馆管理办法》结合地区情况制定符合自身需要的相关的管理办法,这也包括了非国有博物馆的相关的管理工作,这种没有具体对象的规范条文,对于吉林市满族博物馆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就很难解决。而且吉林市满族博物馆缺少文博专业类的人才,这也极大的制约了吉林满族博物馆的发展。

猜你喜欢
活态传承非遗文化吉林市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产品销售信息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产品销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