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人类学纪录片的叙事研究

2020-06-19 08:12郑宇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7期
关键词:叙事结构非遗

【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保护已迫在眉睫。“非遗”人类学纪录片的“非虚构”影像呈现与聚焦“非遗”文化的特性为“非遗”文化影像化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阐释了“非遗”人类学纪录片概念并总结出线性叙事结构、平行叙事结构、“根茎式”叙事结构三种叙事方式。

【关键词】人类学记录片;叙事结构

【基金项目】1.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17DFWH016;2.南充市社科规划项目:川东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保护与传播研究——以巴山背二歌为例 项目编号:NC16C036;3.西华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资助专项,四川地区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巴山背二歌”影像传播与文化传承研究;编号:18D029。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世居少数民族众多,自然人文景观奇特。丰富的民族文化互相交融影响,形成神秘而历史悠久的民族地域文化,产生了独特的文化地理景观。在民族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是我国的长期关注的议题,他们展示形式多样,内涵深厚,与人民日常生活方式联系紧密,但也及其脆弱。对其进行有组织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对“非遗”文化的关注与传播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有利于“中国形象”的塑造和对外宣传效果提升;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尊。

现代化进程和“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民众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但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和空间景观变迁的加速,导致丰富而极有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正在以超乎常人的速度在消隐和逝去。变迁过程中还带来传统生活模式、生计方式以及文化习俗等方面的改变。

所以,对其进行影像化保护尤为重要,冯骥才先生如此看待影像化保护的意义“每一分钟都有一批文化消失,抢救的使命不是一种伤感,也不完全是一种惋惜,它是给后人留下来的。是站在明天的角度拍现在,为明天留下现在的一种文化形态。”

在多类型影像化保护中,纪录片以纪实影像,客观真实呈现的特性与多样叙事表现手法,成为拓展“非遗”生命力的有效形式。其中“非遗”人类学纪录片是影像创作观影与学术界新兴关注的表达类型,该类型除了关注“非遗”文化的制作工艺、展演方式等外在呈现手法,更多关注“非遗”文化的起源、发展与变迁和“非遗人”创作所处的社会语境与文化语境。

1. “非遗”题材人类学纪录片概念阐释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呈现内容,并对真实的人与故事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呈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人类学纪录片,是人类学与纪录片创造性结合的产物。过去被称作人类学电影,是由“民族志电影”发展而来。早在人类学成為一门专业学科的1880年代之前,人类学家们就已将摄影术用作田野研究的一种辅助工具。如爱德华·科提斯的美国原住民影像等。人类学纪录片是人们运用影视手段,旨在研究人类学和体现人类学研究成果而拍摄的纪录片,它的本质是纪录片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人类学是内在的表述内容,纪录片手段用于人类学研究。

在当代,由于摄制设备的普及化以及人们艺术文化素养的提升,人类学纪录片的可看性越来越强,也越来越受观众欢迎。其中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与外在表现属性,“非遗”题材类纪录片在人类学纪录片中占比较大。《川剧》、《巴山背二歌》、《面塑》、《一张宣纸》、《最后的大东巴》、《舌尖上的新年》、《聆听中国》、《桃坪羌寨我的家》、《摩梭人》、《西堡的故事》、《阿喝姑娘》、《白马山谷》、《羌》、《毕摩纪》、《寻羌》、《克智少年》、《生息》、《最后的母系部落》、《轮回情》等等一大批优秀“非遗”人类学纪录片涌现。《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合唱》、《100年很长吗》等人类学纪录片在院线上取得不俗成绩。“非遗”人类学纪录片在学术界并没有明确定义,笔者结合人类学纪录片的界定,认为“非遗”人类学纪录片是以人类文化与人类社会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材,使用影像介入手段,关注“非遗”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化内涵、传承人物、发展与变迁等全方面内容,兼具“非遗”文化研究的学术性与影视赏析的艺术性。

2. “非遗”人类学纪录片叙事结构

纪录片叙事结构是纪录片创作者通过对影像叙事元素的排列组合,进行意义的生产与表达的方式。不同影像,不同叙事结构会呈现出各异的叙事主体、叙事要素、叙事节奏。对影像内容的表达产生决定性作用。其目的是通过对影像内容进行“编码”,形成符合创作者表达主题与情感的影像序列,从而使观众在观看影像“解码”过程中,达到影像信息的接受与情感共振。人类学纪录片作品一般从个人与群体命展开,逐渐延伸到个体内心感受、社会群体命运,更大向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拓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展现对象的人类学纪录片,从“非遗”文化切入,关注“非遗”文化生态、“非遗”参与者等内容,聚焦“非遗”文化具体呈现面貌,立体呈现“非遗”文化地理空间。“非遗”题材的纪录片是否精彩,是否具有可看性取决于创造者如何把故事线索与文化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独特的叙事结构。笔者将“非遗”人类学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主要分为了线性叙事结构,平行叙事结构、根茎式叙事结构三种类型。

2.1 线性叙事结构

线性叙事结构,是影像叙事中常使用模式。其来源是戏剧的“三幕式”叙事结构。展示时间的起因、发展、高潮与结尾。通常认为第一幕与第三幕各占25%,第二幕占50%,但不是一成不变。第一幕展现,故事主题背景,主角出场,主角的生活被想要完成的任务所打破,踏上旅程。第二幕展现故事的发展与冲突,主人公的蜕变。第三幕展现主角最后的冲突。纪录片创作者为了增加影像的可看性,将故事片结构要素借鉴使用。在线性结构纪录片中,各结构功能板块关联密切。按照故事发展的线性方向,层层向前推进,推动事件发展。结构遵循一定的故事发展的逻辑关系,保持线性叙事结构特征。

比如在“非遗”人类学纪录片《巴山背二歌》中,笔者就采用了这种叙事方式。首先,故事在一开篇就是展现了事件发生的空间场域、故事主人公的现阶段生活状态与“非遗”文化的面貌。接下来,老人听到村庄因为要修水坝,需要搬迁的消息,生活与环境发生了冲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问题。老人就有了组建山歌队的想法。组建山歌队有组织人、得到政府同意与支持、宣传等三大问题,老人已70多岁,努力坚持一一解决,最后山歌队组建成功。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线性叙事结构纪录片。

2.2 平行叙事结构

平行叙事结构是指纪录片的各个影像结构单元互为平行、并列的叙事结构模式。线索之间既可独立同时向前推进,又可相互交叉进行互动。平行结构中通常以板块为单位,具有统一的的影像主题。在板块之间,有两条或多条叙事线索穿插其中,起连接过渡作用。这样,既保持了板块的相对独立性,又加强了板块之前的联系,使整部记录片被切分成块状、线条状仍然能保持表达意义的整体性。

比如在“非遗”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就采用了平行叙事结构来展示不同人物故事。在第一集《青铜器、宫廷钟表和陶瓷修复》中,纪录片呈现了漆器组、钟表组、青铜组、陶瓷组等几大不同修复小组的修复工作。一方面,几条叙事线绝大多数情况是平行不交叉的,不同小组分别呈现了屏风、钟表、唐三彩的修复,各个修复板块保持完美的整体;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小组是交叉工作合作完成的,所以,叙事线索完成了交叉叙事,使影像更具有可看性。

2.3 “根茎式”叙事结构

“根茎式”叙事结构又称为串珠式叙事结构,通过一条或者多条叙事线索将故事有机联系起来,不同人物、不同的视角都围绕同一个中心线索完成表達。该类型叙事结构,运用在大容量的“非遗”纪实影像中。在叙事元素的连接上,大体量的讲述为“根部”,不同人物,不同视角的连接部分为“茎”部,“根”“茎”有机联系,把庞大主题与杂乱素材梳洗清晰。比如在“非遗”人类学纪录片《彝族年》的影像中,主创通过对不同人物参加彝族年的准备与参与情况,完整的呈现出彝族年的全貌,不同个体的故事为“根”,他们之间的连接为“茎”,他们都同时指向主题的表达。

3. 结语

在现代化进程与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时代背景下,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也造成民族文化急剧变化,部分文化现象濒临消失等情况。“非遗”人类学纪录片对“非遗”文化起到了影像化保护的作用。为了让大众对“非遗”文化更感兴趣,影像的可看性显得尤为关键,所以叙事的讨论会一直与“非遗”纪实影像的创作相伴。

参考文献:

[1].黄凤兰,影视人类学及其作品的意义与功能.[J]文化学刊,2017年(3)406—415;

[2].卢钰仪,“非遗”人类学纪录片的叙事特征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5;

[3].张媛媛,浅析文化人类学纪录片的叙事方法[D].四川师范大学,2016;

[4].徐同磊,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的叙事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年(28):78-79;

作者简介:郑宇(1989.1-)汉,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传播影像化保护与传播研究。

猜你喜欢
叙事结构非遗
《哈利·波特》的魔幻叙事解析
贾樟柯电影叙事的板块结构分析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非遗视角下探析豫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电影《明日边缘》叙事动力解读
《西厢记》与《春香传》的叙事比较